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听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课,以下是该节课的一个教学片断。出示例4:做一条短裤要用布0.67米,56.28米布可以做多少条短裤?师:读了例4,你认为该怎样列式呢?生:56.28÷0.67。师:我们已经学会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请你们讨论一下,该怎样计算?生:把56.28米改写成5628厘米,0.67米改写成67厘米,就变成了我们会计算的5628÷67。师:他利用“1米=100厘米”的知识进行了换算,把“一个数除以小数”转变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很好。你们还有其他方法吗?生: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和被除数都扩大100倍,再…  相似文献   

2.
案例:出示例4:做一条短裤要用布0.67米,56.28米的布可以做多少条短裤?师:读了例4,你认为该怎样列式呢?生:56.28÷0.67。师:我们已经学会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请你们讨论一下,这题怎样计算?生:把56.28米改写成5628厘米,0.67米改写成67厘米,就变成了我们会计算的5628÷67。师:他这样算,是利用“1米=100厘米”的知识进行换算,把“一个数除以小数”转变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很好。你们还有其它的方法吗?生: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我们还可以把除数和被除数都扩大100倍,再计算。师:为什么要同时扩大100倍…  相似文献   

3.
[案例一]师:昨天老师去制衣店做衣服时,了解到这样的信息:“做一条短裤要用布0.67米,制衣店运进了56.28米这样的布,请你们帮这位老板算一下可以做多少条这样的短裤?(课件出示)生:56.28÷0.67师:你觉得这道题跟以前学的除法相同吗?生:不同,这道题的除数是小数。师:对,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答这道题呢?学生试算,汇报。生1:我把0.67米和56.28米都换算成了用厘米作单位的数,即0.67米=67厘米,56.28米=5628厘米。5628÷67=84(件)生2:我是换算成了用毫米作单位的数:0.67米=670毫米,56.28米=56280毫米,这样56280÷670=84(件)生3:我是利…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重在启发。合理而巧妙的设问,可以启迪学生主动去探究新知。一、设问要有一定的角度问题要有一定的“导向”,使学生的思维有明确的方向和重点。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教师先出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练习(如3.22÷14),然后自然过渡到除数是小数的计算(如3.22÷0.14),再提出问题:①这道题与上题有什么不同?②怎样使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而商的大小不变?由于问题导向明确,层次清楚,促使学生思维集中于除数的小数点的处理,顺利地从旧知迁移到新知。二、设问要有一定的难度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相似文献   

5.
平面几何是研究在一个平面内的图形性质、大小、位置关系的一门学科。在平面几何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1)精心设问,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如在教“三角形分类”时,可先提出“三角形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接着提出:“三边是三条线段”,那么这三条线段之间有几种不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讲究课堂设问的。因为问题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导火索。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可从生活事例中设计问题情境,先提出“每支铅笔0.8元,用5.6元可以买这样的铅笔几支?”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可很容易说...  相似文献   

7.
余涛 《现代语文》2011,(2):80-81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问,以求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一、设问激疑,启迪思维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从思维,积极的思维活动源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问、布障、激疑,引导、诱发、启迪思维,令学生  相似文献   

9.
杨玲燕 《快乐阅读》2012,(15):19-20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课堂设问,必须精心设计和全方位的思考。本文就课堂设问的误区和策略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设问、启发不仅能够激发、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且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课堂上巧妙的设问与启发是启迪数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课堂设问,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堂设问进行精心地设计和全方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学贵有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保持活跃的思维,教师做学生的启发者与提问者,提前设计好设问点,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与均衡性。  相似文献   

13.
一、“梳理教材意思”是阅读的基本要求 1.圈画式阅读。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学生先阅读例题.由生活经验懂得0-3元=0.30元.通过阴影部分大小比较,得出0.3=0.30。接着,再让学生看直尺,填一填,比较出0.100米=0.10米=0.1米,从而领会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其结论中的关键词“末尾”,  相似文献   

14.
课堂设问是为了开启学生思维,而启发学生的思维是教师教学启发艺术的主旋律,也是教师教学艺术核心。对课堂设问的基本特点、原则、类型、功能的认识程度决定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动性的差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思维的成败。笔者以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体会,对探讨课堂设问作粗浅论述,以有利于今后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一、中学数学课堂设问的特点及原则 1.课堂设问的特点: (1)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评价学生,越来越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不少教师对学生的应答一味地用简单的赞美之词,结果导致课堂效益不高,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的进一步培养。笔者根据教改实践,借鉴同行的经验,对设问后课堂评价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思考,现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索。一、肯定为主、实事求是“课堂设问是课堂上师生交流最普遍的方式”,它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重要作用。设问后教师对学生的应答该如何评价?这是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个恰当的设问与中肯的…  相似文献   

16.
我们课堂提问不仅要使学生“通其义”、“得其要”。而且要叶旨点”学生掌握“下手”的方法。 一、课堂设问的技巧 好的设问要渗透学法,抓住本质,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使学生积极思维。课堂设问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某一数学知识,只有让学生参与思维过程,并成为学生思维的结果,才能算是学生自己的知识。一、设问、质疑,引发思维。孔子说:“疑,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但设问过简,或坡度太大,都是阻碍和影响学生积极思维的。因此,设问需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例如,在教学“反正弦函数定义”时,在让学生作出“y=sinx”的图象和它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象后,问学生:“当x∈R时,这两个图象所表示的函数是否互为反函数?为什么?”这一设问,激起了学生“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进取状态,一部分学生肯定是互为反函数,也有不少学生反对。  相似文献   

18.
“问”是教学过程中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手段,“问”也要讲究方式,以利于启迪学生思维。一、在恰当的关口设问设问的关键在于一个“设”字。“设”有两个方面的技巧:一是善于无疑生疑,二是善于设在一个恰当的关口。例如,《赫耳墨斯的雕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中的设问应有『度』刘珂课堂教学重在引导,而引导之法贵在善问。课堂设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时,应从角度、难度、跨度、梯度、广度和密度等方面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渐由已知导向未知,达到释...  相似文献   

20.
卓伟 《语文天地》2012,(16):29-30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设问对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课堂上,做"智者"进行"巧"的设问,对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如何投一石以激千浪进行有效设问,优化课堂结构呢?一、有效设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