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体制结构上的限制决定了绝句叙事必须采用"留白"手法。在绝句叙事的三种结构形式(连线型结构、断线型结构、焦点型结构)中,留白手法的具体表现状态各不相同。作用上,它扩大了绝句欣赏的艺术空间,能够引发读者艺术上的再创造,使诗歌意境更加深远。  相似文献   

2.
论叙事绝句     
在即将翻过的将近一百年里,认为绝句是抒情诗体的独家领地,“绝句难于叙事”几成定论。而跳出了叙事的“事”等于“故事”、“长篇故事”、“完整故事”的框子,那么便可以发现,叙事绝句也是多姿多采、美不胜收的,其中更存在着大量的“叙事——抒情绝句”的中间结构,即半抒情绝句或半叙事绝句。这种精萃的叙事绝句在世界文学里也是独树一帜的。  相似文献   

3.
曹禺戏剧叙事理论的探究可从叙事观念、叙事主体、叙事方式、叙事结构等方面展开。在叙事观念上呈现为曹禺的人生经验和西方戏剧理论的影响;在叙事主体上强调隐含的叙事主体的话语策略以及角色人物的多重身份和"看"与"被看"之关系;在叙事方式上交互应用对比叙事、同一意象反复迭现、悲喜剧交叉叙事、表现主义手法、"回溯法"等丰富叙事技巧;在叙事结构上采用多维渐进结构,从而达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4.
“熔事”与叙事:论绝句艺术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诗歌鉴赏,习惯于从"情景"概念出发,但这一概念只是一味地强调情景之间的"交融",从而或多或少在无形中遮蔽了诗歌中"叙事"艺术的重要作用.事实上,诗歌中的"事",对于"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把"熔事"艺术作为一种鉴赏角度来关照唐人绝句,将产生新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发现.所谓"绝句熔事"之论,则是意在通过"绝句"之体,来揭示中国古典诗歌在叙事方面所具有的独特艺术方式和不容忽视的艺术成就,这也为绝句的艺术鉴赏开辟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叙事语篇普遍具备强烈时间意识:或直陈时间;或叙事时间与故事紧密交织;或以"从前"类时间词语开篇,赋予儿童可贵的想象;或在结尾通用"美好"未来时间模式;或长于线性时间叙事,温婉而流畅;或积极运用概要与省略,同阅读者要求与丰富生命体验的渴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历史叙事的首要原则是"真实性",教育叙事的首要原则是"教育性"。具有双重学科属性的教育史学,其叙事研究也兼有教育叙事和历史叙事的特点。教育史叙事的"真实性原则"体现在"生活真实""、逻辑真实"以及"情感真实"三大层面;其"教育性原则"体现在"教育性的历史"和"历史的教育性"两大层面。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历史的"真实"叙事得以被重新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老的"天时"观念不断地渗透到古代小说文本中,从而形成独特的叙事机制。《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不断地通过"天时"观念来演绎社会人生的兴亡律。与此同时,因"天时"变化而形成的天气异常意味着宇宙失序,与之发生感应的社会就会发生变故,这也给古代小说叙事带来了很大动力。另外,由"天时"观念引发而来的"时运"、"时机"之说也对古代小说叙事甚有影响,有的作品借此传达某种人生警悟,有的作品借此形成"天人之道"循环结构。  相似文献   

8.
古龙小说中叙事策略的极变表现在:从人物身份、侠客武功等"形象"的塑造实现了叙事权威;利用独特的干预叙事策略,使叙事者、被叙事者与读者关系交织,从而极具艺术张力;同时,对传统武侠模式进行颠覆,体现了过分追求"个体"完整性等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9.
家族小说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有许多写作家族小说的作家,其中巴金写作的家族小说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其作品的主旨意在对"五四"文学传统中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发扬。以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为切入点,从作品的叙事对象,从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进行分析;再次是叙事语言,分析语言的艺术特色和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总结巴金家族小说独特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10.
叙事时间是叙事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热奈特在《叙事话语》第一节的开头就引用了克里斯蒂安·麦茨的一段话来加以说明:"叙事是一组有两个时间的序列……:被讲述的事情的时间和叙事的时间。这种双重性不仅使一切时间畸变成为可能,挑出叙事中的这些畸变是不足为奇的;更为根本的是,它要求我们确认叙事的功能之一是把一种时间兑现为另一种时间。"其中"被讲述的事情的时间"即故事时间,"叙事的时间"即话语时间。由于"叙述作品和其他任何作品一样,只是有换喻意义上的、向它本身的阅读借用的时间性",所以话语时间"通常以文本所用篇幅或阅读所需时间来衡量"。本文就此谈谈《夏洛的网》的叙事时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市场化年代的文学叙事有个突出特征,就是文学被市场化意识形态所统一而形成了市场叙事,市场叙事的叙事意识与市场化的现实生存意识保持着一致。任何一种文学叙事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逃离意识形态化,问题在于,怎样追求文学叙事与现实的想象性关系。在市场化年代的文学情境中,认识历史精神和意识形态的基本点,就是找到个体话语与历史话语、个体生命态度与人类总体自由的融合点。意识形态叙事本来不一定与历史叙事、精神叙事、人性叙事分离,文学叙事是历史活动与历史精神的同时叙事,历史与文学的结合也应该是历史与精神一体化的叙事。  相似文献   

12.
论唐五代小说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五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它的出现表明中国古典小说创作已摆脱子、史的束缚,逐步走向成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指出唐人“有意为小说”,叙事艺术的增强是唐五代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唐五代小说的叙事艺术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勾勒唐五代小说叙事视角的多样化以及各种叙事视角自身的特点;二是在叙事时间上,标注年号、有意识“扭曲时间”,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预叙等叙事笔法的运用构成唐五代小说独特的叙事时序;三是叙事结构上,呈现出程式化、板块状的特点,作还通过设置“小说之眼”,使叙事结构趋于谨严、完整。  相似文献   

13.
余华在创作之初深受川端康成的影响,因而两者在小说叙事艺术上有其相似点,具体体现在叙事结构、叙事语言和叙事风格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电影《山楂树之恋》用政治语境下的"纯爱"故事展现人性,其叙事手法与海明威"压力下的光辉"及"冰山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山楂树意象蕴含着三个维度的隐喻:政治和人性、生与死、人与物,从而使影片形成一种富有张力的叙事结构。影片用政治色彩的解构反衬至美的人性光辉,用生命易逝的缺憾凸显人类存在的悲剧宿命,用灰白色调衬托自然永恒的空灵之美。该片是张艺谋艺术风格的转型之作,也是对当代大众娱乐文化的反拨。  相似文献   

15.
洪迈的《夷坚志》虽然是一部文人书写的文言小说集,但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民间文学的叙事特性,即真实性、传承性和奇异性。根据洪迈在《夷坚志》各志序言中的叙述,民间性的叙事特点可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即"信"、"传"、"奇"。《夷坚志》里的绝大多数故事都具有"信"而"奇"、"奇"而"信"的民间性的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16.
叙事在本质上说就是对信息进行选择与组合以产生一个有意义的陈述。人类是通过叙事来理解与表达意义的,研究者必须通过研究特定的叙事来理解人类行为与现象,这是叙事之所以如此重要的根本原因。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它首先要符合特定的研究规范,所以我们不能把叙事研究理解成"通过叙事来研究",叙事研究应该是"对叙事进行研究"。根据海登·怀特对叙事结构的分析,在对叙事进行分析时研究者至少有四方面内容可以探究。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是一种"为了生命"的教育,可以让教育回归生命的本真,实现教育价值最大化,是现代教育的理想和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除了精心设计安排、完善丰富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之外,更要努力关注和寻找与之配套的有效教学方法。为此笔者坚持在五年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最后找到了心理学的叙事疗法。本文阐述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关键阶段重点运用叙事的精神理念和方法技巧,以期更好地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中国"家族"作为大可扩延至国家和社会、小能浓缩为家庭,它是不可或缺的社会中介组织。家族内部各成员对其负责,受其管辖。《古船》是一部家族意识浓厚的长篇小说,通过深入解读小说中的家族叙事,以此来剖析家族叙事的传统性特征与现代性特征,以及两种特征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叙事。传统特征主要从族长统治和家族复兴观念为主;现代特征主要从隋家两代人的"出走"和抱朴的超越思想为主;传统特征与现代特征的矛盾叙事主要从族长形象的两面性和隋家两代人"出走"之后又相继"回归"的矛盾性出发。  相似文献   

19.
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是小说文本叙事的重要内容。"空间"在毕飞宇的长篇小说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对细节的重视与关注,完成了对易逝"时间"的补充,是小说空间叙事功能的体现;对空间节奏的把握与个体空间的凸显也使得其长篇小说拥有了自己的文本特征。当然,这些与作者对"宏大"小说的理解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0.
《五色石》是清代拟话本小说中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对全书的内容、每篇作品的形式和结构等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在叙事艺术方面有较高的成就。"说书体"的叙事方式、"补天"的叙事策略、"转折性"的叙事技巧,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特点,这些都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