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资质过剩是近年来组织管理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虽然已有研究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资质过剩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但研究结论却并不一致。基于个人成长整合模型和拓展建构理论探讨资质过剩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279份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工作繁荣中介了资质过剩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作用,即资质过剩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繁荣感,进而抑制创造力;服务型领导和任务型契约不仅负向调节了资质过剩与工作繁荣间的关系,而且还负向调节了工作繁荣在资质过剩与员工创造力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小兰  李贞  张体勤 《科研管理》2018,39(3):90-100
成就目标导向作为成就动机的认知倾向,既是个体性格的稳定特质,同时存在不稳定的情境性特征。具备不同成就目标导向的个体由于动机认知结构的差异,对外呈现出不同的显性知识共享意愿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而组织绩效考核取向作为普遍性的情境因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对51家企业的678个样本进行层级回归分析发现:掌握目标导向与成绩趋近目标导向对显性知识共享意愿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掌握目标导向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并且随着绩效考核取向的提升,两种目标导向的主效应会逐渐减弱,反之则增强;成绩回避目标导向对显性知识共享意愿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随着绩效考核取向的提升,成绩回避目标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负向关系有所减弱,反之则增强,这类个体的显性知识共享意愿不受绩效考核取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资质过剩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普遍,如何避免资质过剩感的负面效应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基于公平理论,研究构建资质过剩感与创新行为的关系模型,采用60个组织259名员工与主管的配对问卷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工作繁荣反映个体积极而有意识学习并展现充沛活力的状态,在资质过剩感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而组织分配公正氛围和绩效报酬跨层次调节了员工资质过剩感与工作繁荣的负向关系,当组织分配公正氛围和绩效报酬处于高水平时,其负向关系不显著。有调节的中介检验发现,绩效报酬显著地调节工作繁荣的中介作用,而组织分配公正氛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组织有必要注重工作繁荣,在报酬方面采取激励措施并形成公正氛围以规避资质过剩感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相对剥夺理论,通过分析251套、三个时间点的配对数据,探讨了领导谦卑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及员工资质过剩感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和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领导谦卑正向影响员工的资质过剩感,进而正向影响其越轨创新行为;员工的主动性人格负向调节了领导谦卑与员工资质过剩感间的关系,同时也负向调节了员工资质过剩感对领导谦卑和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广平  陈雨昂 《科研管理》2022,43(1):184-191
    以相对剥夺理论、人-岗匹配理论等为基础,以523名90后新生代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回归法,对资质过剩感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Bootstrap法检验了离职倾向和工作卷入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资质过剩感对90后新生代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离职倾向及工作卷入在其中起到了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对于进一步厘清资质过剩感对90后新生代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以及更好发挥其创新效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相似文献   

6.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检验了资质过剩、工作疏离感、心理弹性对员工积极主动的工作形塑行为的内在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资质过剩对员工的工作形塑行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资质过剩对员工的工作疏离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工作疏离感在资质过剩对员工的工作形塑行为影响过程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3)心理弹性在资质过剩对员工工作疏离感的影响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心理弹性较高的个体,资质过剩对其工作疏离感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资质过剩感是未充分就业领域最近兴起的研究热点,对其积极效应存在争议.基于认知—情绪的双过程模型和创造力理论,构建了资质过剩感与员工创造力关系的理论模型,揭示员工的认知反应和情绪反应所起的不同中介效应以及个体调节定〖JP〗向的权变作用.基于527份员工数据的分析表明,资质过剩感对员工自我报告的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愤怒在两者之间起负向中介作用,创造自我效能在两者间起正向中介作用;员工的防御性定向倾向越强,资质过剩感对创造自我效能的影响越强.结论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正确地应对员工因大材小用而产生的认知和情绪反应,采取合适的人力资源招聘、培训和激励措施来提升员工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孙道银  宋维翔 《情报杂志》2012,31(6):125-128,134
通过对126家企业IT员工的问卷调查,研究了自我效能、乐于助人、注重形象、互惠感等社会资本要素对员工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乐于助人和互惠感对显性知识共享意愿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都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自我效能对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不显著,注重形象对显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是负面的,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则没有影响.研究结论对企业知识共享实践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小兰 《软科学》2017,(1):90-94
基于认知视角,探索团队追求成就的动机倾向如何通过团队信息开放性影响团队学习的实现。基于团队数据的汇聚分析与层级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团队的掌握目标导向与成绩趋近目标导向对团队学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共享意愿在两个主效应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团队的成绩回避目标导向对团队学习与知识共享意愿的负向影响均未达到显著,相应的中介效应未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30名知识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知识型员工资质过高感知与知识分享行为和情感承诺的关系,并检验了组织支持感在其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资质过高感知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知识型员工的知识分享行为,显著负向预测知识型员工的情感承诺;2组织支持感在知识型员工资质过高感知和知识分享行为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在资质过高感知和情感承诺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