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海藻酸钠作为包埋载体,对苯酚降解菌株JY03进行细胞固定化,并对降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合适的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2.5%,CaCl_2浓度3.0%,包埋菌体量0.3 g,钙化时间8 h.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2℃,pH值6.5,接种量30 g,对苯酚浓度800 mg/L降解36 h,其降解率达到88%以上.菌株JY03通过海藻酸钠固定化对苯酚的降解能力与耐受能力均大于游离细胞,这将为进一步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方法处理含酚废水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盐培养液对从绝缘材料厂排放的活性污泥进行驯化,从中分离筛选到1株苯酚降解菌,编号为JY04.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优化了该菌株固定化条件,并且考察了该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在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SA)浓度为5%,湿菌重/包埋剂为6/30,CaCl2浓度为3%时,固定化时间为8 h,降解率可达82.6%,并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确定其对苯酚降解最适条件为pH 7.0,苯酚浓度为400 mg/L,温度32℃,接种量为25 g,培养时间42 h,其苯酚的降解率可达97.3%.该菌株固定化细胞的降解苯酚能力和耐受苯酚能力均大于游离细胞.固定化菌株对苯酚有较强的降解和耐受能力,是处理苯酚废水的良好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3.
优化纤维素降解菌株CY10产酶条件,为该菌株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方面提供实验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对CY10菌株产酶条件进行优化,依据纤维素酶(CMCase)和滤纸糖化酶(FPase)活力大小确定最适培养时间、初始p H、碳源、氮源、温度、接种量及装液量等.结果表明:菌株CY10产酶的最适初始p H为6.5,碳源为麦麸(2.0%),氮源为酵母粉(0.5%),在30℃培养42 h;该菌株所产CMC酶和滤纸酶的酶活性最适温度为45℃,最适p H为6.5.在此条件下,CY10菌株的CMCase和FPase活力分别达到21.26 U/m L和23.57 U/m L.为此,菌株CY10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从绝缘材料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到的1株苯酚降解菌作为试验对象,以聚乙烯醇(PVA)为包埋剂,氯化钙(CaCl_2)为固定剂制成固定化小球,通过研究不同包埋条件对固定化小球性能的影响来确定最佳包埋条件.结果表明,该菌株包埋的最适条件:聚乙烯醇的质量浓度12%、Ca Cl2的质量浓度5%、菌胶比0.8/30、交联时间12 h,苯酚降解率达到82.5%,且包埋后的小球机械强度和传质性能都比较好.这将为进一步采用固定化包埋技术处理含酚废水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绝缘材料厂活性污泥作为研究材料,以期获得一些酶活较高的苯酚降解菌.试验采用苯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筛选、16S rDNA序列扩增与序列测定以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菌株JY04与葡萄球菌属的菌株聚为一簇,与Staphylococcus nepalensis E3菌株在同一分支中,且16S rDNA核苷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9%以上,因此,命名为Staphylococcus sp.JY04.  相似文献   

6.
采用磷酸浸渍葵花籽壳在350850℃的炭化温度下制备生物质活性炭并用自制的生物质活性炭吸附水溶液中的硝基苯.通过对磷酸浸渍比、磷酸浓度、炭化温度、溶液的p 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吸附结果的影响等因素的研究,得到在磷酸浸渍比为2:1、磷酸浓度为50%、炭化温度为650℃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达到1494.883 m2·g-1;在吸附时间110 min、吸附温度为20℃、溶液p H为7的条件下其对水溶液中的硝基苯有最佳吸附效果.硝基苯的吸附去除率可达到95.82%、吸附量达到47.91 mg·g-1.  相似文献   

7.
配制以甲苯为单一碳源的培养基,通过厌氧条件下的驯化、富集及双层平板分离,从石油化工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对甲苯有较强降解能力的兼氧光合细菌菌株AQ-02。该菌株在54h内能完全降解100mg/L的甲苯(28℃、15%接种量),通过形态特征分析、16s RNA分子鉴定技术,鉴定为荚膜红细菌属(Rhodobacter Capsulatus),其在甲苯初始浓度为100~250mg/L、温度20~30℃、pH值6~8范围内能有效净化甲苯,48h甲苯降解率为26.8%~76.0%。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影响菌株降解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温度、初始甲苯浓度、pH值均对降解甲苯效果有显著影响。影响因子按重要程度排序为:温度>pH>甲苯浓度>接种量。菌株降解甲苯最优条件为:温度30℃以上、中性或弱碱性环境、甲苯初始浓度100 mg/L和15%的菌种接种量。其对苯系物中的二甲苯具有一定降解效果,能在60h内降解浓度为100mg/L的二甲苯。实验可为苯系物污染废水的生物治理提供高效、低能耗、无二次污染的功能微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离筛选出高效降解毒死蜱菌株,明确其生物学分类地位,并优化其降解条件.方法:采取平板划线和摇瓶复筛法从农药厂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高效降解毒死蜱菌株,并通过16S rR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对其进行鉴定;运用HPLC法检测降解菌株对毒死蜱的降解效果,研究其在不同培养基、接种量、温度及pH条件下的降解能力.结果:从农药厂土壤样品中筛选得到一株能够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高效降解菌株OP7,经16S rRNA基因序列聚类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进一步的降解条件优化结果显示,菌株OP7降解毒死蜱的最佳培养基是10%LB、最适接种量为3%(v/v)、最适温度为35℃、最适初始pH为9.0.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菌株OP7有望成为新的菌种资源并应用于环境中毒死蜱污染物的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9.
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乳酸菌Lact.1对不同浓度亚硝酸盐的降解能力以及不同温度下乳酸菌Lact.1纯培养液降解亚硝酸盐的动态变化,并以豆角为原料,探讨了自然发酵和人工接种发酵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接种量的乳酸菌Lact.1纯培养液能有效降解亚硝酸盐,其降解亚硝酸盐的最佳浓度为320mg/kg,最适温度为37℃。人工接种乳酸菌生产酸豆角能缩短发酵时间,降低亚硝酸盐含量,为酸豆角的安全生产和消费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饲料为原料筛选出一株既产乳酸又产芽孢的益生菌,经过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命名为T-8。从培养基碳源、氮源、有机物浸出液、培养基pH、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方面对菌株T-8展开发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6 g/L、豆粕粉15 g/L、小麦麸皮浸出液60%、酵母粉5 g/L、蛋白胨10 g/L、氯化钠10 g/L,pH 5.0。以5%的接种量将种子液转接至最优培养基,在47℃的摇床中以200 r/min的转速振荡培养28 h,菌株T-8的细胞密度达到4.8×109 CFU/mL,芽孢率达到95.2%。本试验可为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应用于饲用微生物菌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