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首要问题是研究课题的选择。课题的选择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应因地制宜。本文结合遵义本地的特点,阐述了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分类、课题的来源、课题的选择原则、课题的实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和教学实践,对体育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进行了研究.认知发现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是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体育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步骤有准备选题阶段、课题设计阶段、课题实施阶段、课题总结阶段、成果演示阶段.体育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价机制,注意研究性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适用范围,体育研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英语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性质,着重阐述了英语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相关要素、课题设置以及课题研究的内容,英语研究性学习的促进策略和成果评价。对英语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作了积极的构想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化学课题研究性学习的意义、课题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课题研究性学习中课题选择阶段的指导、课题研究阶段的指导、课题总结交流阶段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课题生成的过程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生成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决定研究性学习成败和成果大小的关键环节.生成了好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将会令研究工作势如破竹,节节胜利;生成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失当,则会使研究工作步履维艰,事倍功半,甚至虚掷光阴,劳而无功.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和教学实践,对体育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进行了研究.认知发现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是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体育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步骤有:准备选题阶段、课题设计阶段、课题实施阶段、课题总结阶段、成果演示阶段.体育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价机制,注意研究性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适用范围,体育研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生成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决定研究性学习成败和成果大小的关键环节。生成了好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将会令研究工作势如破竹,节节胜利;生成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失当,则会使研究工作步履维艰,事倍功半,甚至虚掷光阴,劳而无功。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是新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的新增内容 ,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新课题。要搞好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教师既要充分理解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的目的 ,又要加强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指导 ,还要指导学生完成课题报告并进行反馈评估。浙江大学附中对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作了有益的探索 ,“杭州市空气质量和汽车尾气排放现状关系分析”数列模型研究性学习是诸多课题中的一个例子 ,有一定成效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移动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和特点,探讨了一个高校外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包括课题、目标、过程、评价标准等。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研究性课题的设置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环节。高中语文研究性课题的设置上,应考虑课题的适应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教学研究选题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教学研究的选题策略主要是遵循选题原则和掌握选题方法,遵循选题原则就是遵循选题的科学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独创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掌握选题方法就是掌握理论指导选题方法、实践导向选题方法和他者引导选题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世界文学中的原型是可数的,一个原型可以不断地衍生出无数个主题。原型与主题之间是一种渊源与支流的关系。主题学研究同一主题在不同时代和地区的演变,也研究主题在不同文学体系中的表现。主题学的研究必须先探索原型,寻求到同一主题演变的渊源关系。探究原型的根源,进行宏观研究分析,将会为主题学的研究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天地,有利于促进比较文学的研究与发展,推进文学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需要加大高校思政课法治教育专题教学力度。思政课专题教学体系的实施,应当注重在专题教学师资人员选定、专题教学组织、专题教学管理、专题教学实施、专题教学评价等环节全过程融入新思想、新理论。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新闻媒体平台的重大事件进行话题演化建模分析,基于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DA主题模型算法)对话题动态建模,在变分推断主题模型基础上建立衡量话题内容和热度变化的流行话题模型(TTM-OLDA)。针对用户关注的重大新闻事件发展方向与热度,提出话题内容向量与流行因子,对整个话题生命周期进行量化,从而有效地从大量相关新闻中挖掘出话题演化细节,帮助用户更好地掌握话题发展情况。在特定新闻板块筛选的数据集下,通过设置对比实验和人工评测方式,验证该方法在困惑度上优于在线主题模型算法。  相似文献   

15.
人的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恒久而不废的哲学问题。当代中国哲学对人的问题的思考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步调一致的,对当代中国人的问题研究的梳理总结,就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回顾与反思。当代中国人的问题研究梳理总结:多学科对人的问题关注到人学的独立思考;人的问题研究主题内容的历时变换;人的问题研究的多向视角。人的问题研究发展前瞻:全球化语境下人的发展问题;人的问题研究的现实性和实践性问题;人的问题研究的学科复合和综合创新问题;关注人的个体发展、群体发展和类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句子结构不同,其话题结构也存在很大差异。英语是注重主语的语言,其话题常常隐藏在句子的其他成分中;而汉语则是注重话题的语言,话题常常置于句首。因此在汉英翻译实践中需要对话题进行适当转换以符合其含义和表达习惯。本文作者试图用实例来分析汉英翻译中的话题转换,其目的就是帮助英语学习者在翻译实践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等值翻译。  相似文献   

17.
无定主语的允准跟是否有成分满足话题需求有关.阶段层面谓词句可通过时空论元作阶段话题以满足话题的要求,所以可允准无定主语的存在;而个体层面谓词句没有时空论元,不能满足话题要求,所以不能允准无定主语的存在.对于将主语与话题等同的母语说话者来说,为阻止非类指的无定主语向话题位置移位,一般要求显性阶段话题与"有"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维吾尔语句子的话题与汉语句子的话题在结构、类型及标记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探寻维吾尔语的话题特点及特点背后的成因对汉语研究及类型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对维语话题结构的调查结果上来看,话题结构在维语中广泛存在,而且具有一些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特点。就话题成分与句法成分的关系而言,维语的主语和宾语都可以作为句子的话题;就话题性成分的语类而言,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甚至小句都可以充当话题。维吾尔语话题结构的表现手段有两种:一是通过语序来表现,二是通过添加话题标记来标明话题结构。通过对汉语和维语的话题结构的对比,可以进一步了解造成汉维两种语言话题结构不同的类型学动因。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statistical modeling of latent topic hierarchies in text corpora. The height of the topic tree is assumed as fixed, while the number of topics on each level as unknown a priori and to be inferred from data. Taking a nonparametric Bayesian approach to this problem, we propose a new probabilistic generative model based on the nested hierarchical Dirichlet process (nHDP) and present a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sampling algorithm for the inference of the topic tree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word distribution of each topic and topic distribution of each document. Our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odel can produce a more compact hierarchical topic structure and captures more fine-grained topic relationships compared to the hierarchical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model.  相似文献   

20.
敏感话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此,我们试图通过会话分析这一研究方法,从敏感话题、次级话题和基础对这三个层面对汉语电视访谈中敏感话题管理的结构进行探究,以期找到使得话题得以转换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