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静  张庆艳 《考试周刊》2007,(52):134-135
社会语言学将语言或语言的任何一种变体统称为语码。现代社会经常会有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操着方言、普通话并时常夹杂英语进行交际的现象,这都属于语码的夹杂与转换的研究范围。本文即对年轻人语码转换现象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玉坤 《现代语文》2007,6(7):81-83
一、引语 语码指的是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可以是一种语言,语体,或是语类.语码转换指"发话者在同一话段或语篇中同时使用两种或更多的语言的现象".Mayer~Scotton(1993)认为,凡是含有语码转换的话语或语篇,其中一种语码属于既出语,另外一种或几种属于嵌入语.语码转换可以发生在句子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句子内部,也就是主语的句内嵌入另外一种语码的单词,也称为语码混合.在本文中语码转换界定为基础语为汉语的语篇中嵌入英语句子、短语、单词或者缩略语.  相似文献   

3.
雷永红 《文教资料》2009,(25):54-56
语言是一种具有社会规约性的符号系统.语码转换是指在一语篇中,从一种语言或者变体转到另一种语言或者变体的语言现象.本文作者结合汉英语码转换的实例.分析部分语言属性在汉英语码转换这一语言现象中的反映和体现,进而说明汉英语码转换的存在是和其所具有的一些语言属性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赵峰 《现代语文》2010,(2):92-96
本文首先总结了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把语码转换的研究领域划为五大类:语码转换的语法研究、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话语分析研究和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并且讨论了其贡献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从语用学角度,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语言、社会、心理(认知)、文化等因素探讨了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英语课堂语码转换是特殊语言环境中的转换,是在顺应性基础上灵活的语言转换形式.本文从顺应理论角度分析、探讨了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6.
浅析电影《小孩不笨2》中的语码转换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这一语言现象作为社会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被首次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双语或多语的国家常常发生语码转换现象,基于此,以一部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2》为题材,分析其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语码转换实例并探讨其实现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语码(code)是指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语体或语类。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中的普遍现象,在言语交际中,它是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语码转换不仅是一种讲话技巧,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它既传递语言信息又具有社会意义,反映说话人的社会背景、经济地位、文化素养、民族出身等方面的信息。流行歌曲中语码转换的现象同样体现了其独特的语言功能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码转换是一种有趣而又独特的社会语言现象。目前,有关语码转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对语码转换概念的探索以及对这一语言现象的历时性研究;2.大量的关于语码转换的语用及句法结构特征的个案研究。本文探讨了语码转换的社会属性及其语用功能。同时,鉴于以往研究中人们对语码转换这一概念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也试图为语码转换提出一个工作定义。  相似文献   

9.
语码转换是双语体社会中的一个独特的社会语言现象,它是社会生活习俗在语言使用上的反映。本文以语码转换的社会属性为视角,探讨了语码转换在人们日常交际中所传递的社会语言信息。同时,鉴于以往研究中人们对语码转换这一概念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也试图为语码转换提出一个工作定义。  相似文献   

10.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它也存在于高中英语课堂这一特殊的教育域中。对这类语码转换的认识,体现着人们对汉语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所持的相应态度。本文试分析了英语课堂中的四类语码转换,并指出恰当地运用语码转换,有助于增强交际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中的普遍现象,它指的是说话者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本文以新疆地区大学民族班英语课堂出现的多语语码转换现象为研究对象,采用语用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教师在大学民族班英语课堂中的语码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语言学中,语言、语域、方言、俚语等被通称为"语码".语码的选择、语码间的转换或混合构成了社会语言学的重要内容.当今商务英汉翻译中汉语与英语夹杂使用的现象,可以用语码转换理论进行解释.分析了商务翻译中语码转换的形式和成因,并对其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语码转换是指一种语言中夹杂别的语言形成混合语码.<围城>中大部分主人公都有留洋的人生经历,所以文中出现了许多外语,其中出现最多的是英语,还有一些法语、德语等.因为汉语是方块文字,而英语、法语、德语等是字母文字,所以语码转换在小说中特别醒目.本文试图结合主人公不同的社会背景,运用顺应性理论探讨<围城>中语码混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谈香港影评中的语码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码转换在双语社会里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不同的语言及变体的语码转换有不同的特点.由于历史等原因,语码转换这一语言现象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次和领域并成为香港的语言特征.科技的发展为这一现象起到了推动作用.该文从互联网上收集了香港电影影评多篇,试图从结构形式和嵌入语的成分上分析香港的这种特殊语篇中语码转换特点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双语人或多语人越来越多,他们在交谈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语码转换.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语码转换成为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应用语言学界广受注意并得到大量研究。本文主要介绍语码转换的类型、作用和起因。  相似文献   

16.
"粤-英"语言混合是广东地区青年人群常见的语言现象。本文结合真实语料对珠三角地区学生群体在粤语和英语之间语码转换形式进行分类,并分析此现象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语码转换是一种普遍而复杂的社会语言现象,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同样存在.国内外的语言学家在这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并且语言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类.笔者通过深入课堂,观察教师与学生的言语,分析听课材料得出的结论是:语码转换可分为无意语码转换和有意语码转换两大类;而产生有意语码转换场景有4种,即表达有障碍、讲解语法、课堂管理、宣布重要消息和布置作业.课堂上的语码转换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但在转换过程中要注意度和量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优化目的语输入,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傅雷家书》为语料,探讨了其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并分析了语码转换的功能。得出语码转换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使用语码转换是出于一定的语用目的,以便达到更准确、更方便地传递信息、强调观点、向对方靠拢以及解释说明等目的,具备一定的社会及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9.
语码转换是双语或多语语言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在以汉语为主体语言的歌词语篇中,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语码转换相当普遍,这些转换主要出现在港台歌曲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内地的流行歌曲中。歌词语篇中的语码转换既有同一切语码转换相同的功能,又有其特定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从语言本身以及语言使用和社会的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贾慧 《考试周刊》2009,(1):88-90
语码转换历来受到众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在当今国内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语码转换在语言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中一直是备受争议的问题。本文将从语码转换与二语习得的关系来探讨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功能、目的及使用原则,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语码转换的作用.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