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晓慧 《现代语文》2010,(4):104-105
任何教学改革、教学理论的创新及教学观念的改变,首先是教师观、学生观和师生关系观的更新。怎样看待每个学生,教师角色如何扮演,以及怎样处理师生间的人际关系是教学改革更深层的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重视情感因素及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作用,他将自己关于对治疗者——病人人际关系构成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学校教学之中,从而形成教学的人际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2.
王欣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1):106-109
“非指示性”教学是郑逸农等人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的一种语文教育理念。它体现出了崭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和教师观,具有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具体表现在:教学的开放性;教学的非线性;强调自组织,注重学生选择的多元性;在师生关系上,倡导教师“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52):173-174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将其人本主义理论运用到教育领域,形成了人本主义教育观,具体包括人本主义教育目的观、学生观、学习观及教师教学观。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与当前外语人才人文素质培养有内在的联系和契合点,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王欣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1):106-109
"非指示性"教学是郑逸农等人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的一种语文教育理念.它体现出了崭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和教师观,具有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具体表现在:教学的开放性;教学的非线性;强调自组织,注重学生选择的多元性;在师生关系上,倡导教师"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5.
罗杰斯的教育思想是他“以人为中心”的非指导性心理咨询疗法在教育领域中的直接运用。他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培养“完整的人”与“自我实现的人”的教育目的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观,以“真实问题”为主的课程内容观,注重学生“自主评价”的教学评价观。基于罗杰斯的上述教育主张,文章论述了其教育思想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罗杰斯的教育思想是他“以人为中心”的非指导性心理咨询疗法在教育领域中的直接运用。他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培养“完整的人”与“自我实现的人”的教育目的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观,以“真实问题”为主的课程内容观,注重学生“自主评价”的教学评价观。基于罗杰斯的上述教育主张,章论述了其教育思想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从介绍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思想着手,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论述了罗杰斯的教师观、学生观、师生关系观以及他的情感教育学说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罗杰斯基于人本主义观点,提出了知情统一的教学目的观、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三大观点。本文主要通过对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观内容的分析,探讨出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点的优缺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思想精髓,并运用到我国教育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培养"自我实现"的人的教育目的观,自由学习和意义学习的学习观",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观和真诚交往的师生观。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本质有许多契合的地方,研究和借鉴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于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教育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通过教学来实现的。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学改革成为教育备受关注的话题,新课程、新教材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人成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改的推进对现代教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观和教师观也因此需要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1.
卡尔·罗杰斯的教育思想是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典型代表,“非指导性教学”的思想是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思想是在否定传统教育思想的认识背景下提出来的。当时,美国的传统教学将教师和书本置于教学活动的核心位置,学生反而成了教学中的“奴隶”。按照罗杰斯的设想,教学活动应把学生放在  相似文献   

12.
罗杰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提出了意义学习的学习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对高职教育有借鉴之处.通过简要介绍人本主义学习现的主要观点,从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建立师生平等关系;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四个方面分析了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观对高职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受传统学生观的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存在着很多对学生的错误认识,阻滞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文章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阐述了如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有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人.  相似文献   

14.
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以全新的视角全面超越了传统智力理论,对教学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从分析成功智力理论对教学改革的影响入手,提出教师应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评价观,旨在帮助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培养教学行为,为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斯金纳、罗杰斯教育思想家的共同点在于对传统的教学进行了批判,特别是针对学生在旧教学模式中的地位问题提出了批评,其教育思想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模式等方面观点的不同。其教学思想对我们当前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在教育发展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现在仍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罗杰斯提倡的教师观—教师即促进者这一观念对中美两国幼儿教育中教师角色定位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美国幼儿教师在罗杰斯教师观影响之下的角色定位,并阐述了美国幼儿教师角色对中国幼儿教师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论罗杰斯教学过程的本质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杰斯教学过程的本质观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论述罗杰斯教学过程的本质观,揭示罗杰斯教学过程的特征,并从心理学、课堂社会学的角度加以评析,对于人们认识罗杰斯教学过程本质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教育观念是教育行动的灵魂,对教学改革起着先导和统帅作用。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基础教育推行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创建了新的课程观、教学观、价值观、学生观、学习现、教师观、评价观,形成了完整的新教育理念体系,实现了我国基础教育在教育观念上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9.
程荣旺 《文教资料》2011,(25):125-126
"非指导性教学"思想是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该思想是在否定传统教育思想的认识背景下提出来的。当时美国的传统教学将教师和书本置于教学活动的核心位置,学生反而成了教学中的"奴隶"。按照罗杰斯的设想,教学活动应把学生放在居中的位置,把学生的"自我"看作教学的根本要求,学校所有的教学活动不仅服从"自我"的需要,而且围绕着"自我"进行。基于这种认识,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思想。本文通过分析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思想的内涵,探究该思想对于当今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教师该如何适应改革的需要,充分认识自己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这次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确立全新的教育观在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全新的教育观。包括学生观、教学观、教师作用观三个方面。笔者就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