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燕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为目的,阐述了保护传承燕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和现状,分析了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图书馆参与保护燕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研究了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职责,探讨了图书馆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区域视角探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其文  刘俊杰  吴玉鸣  徐伟 《资源科学》2013,35(5):1104-1112
在分析广西国家级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总结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基于区域的视角,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民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类别,并考虑行政区划因素,建立6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包括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三江龙胜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东兴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和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原地活态整体性保护和传承.最后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规划和建设需要注意的6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4.
毕德强  孟桂荣 《现代情报》2009,29(11):105-107
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对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职能给予了准确定位,充分论述了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以及应采取的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珍贵历史记忆和重要情感纽带,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影响力大、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教育机构,理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发展的主体,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及作用为切入点来分析、探究高校与非物质文化传承、传播、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区,因其独特的人文、地理和气候等因素,形成了数量众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独一无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技术,给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文章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和传承与传播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运用数字化手段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为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与传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传承人概况,分析了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现状;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其在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创新的实践经验,提出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传承保护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潘觉敏 《情报探索》2011,(10):98-100
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含义,以端砚为例分析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因素,提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措施,并就其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作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浅谈地方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重阳 《科教文汇》2009,(14):18-18
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视,地方大学应发挥大学文化教育功能,更好地维护民族的文化命脉,保护和传承民族本土资源。本文从教育的角度研究地方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地方大学保护与传承文化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杜红艳 《科教文汇》2011,(34):197-198
陕西自古以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就有着优良的传统和积极的探索,并从中积累了丰厚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汉唐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这对当今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陕西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南通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置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开发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市旅游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文化内涵开发不够、与其他旅游产品整合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旅游者需要以及旅游产业的特点,提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广西地理及气候等多种条件,形成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利用当前的数字化条件,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具广度和深度的展示与研究,有助于广西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文章从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技术发展,结合展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的可利用性,研究数字化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和经验。希望通过资料整理,能够给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传承下来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对文化进行了传承,更重要是成为了增进民族感情的基础。因此基于"非物质文化"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不仅具有学术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份,拥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遗失和灭绝。因此,省级政府应针对这种状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条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传承和发展予以规定,以确保黑龙江省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扬。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8)
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元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内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元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梅花 《现代情报》2010,30(7):60-62
地方高校图书馆是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可以丰富图书馆的特色文献。泰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分为十类。泰州的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练市小学为个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基于学校教育的基本立场,对该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船拳传承的现状及成功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研究发现了练市小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船拳传承方面尚存在的不足,并对学校应如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船拳的教育与传承提出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保护与传承"美丽乡村"的非特质文化的意义,分析了唐山"美丽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唐山"美丽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图书馆依托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传承工作的优势,探讨了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传承下来的活态文化,也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文明得以延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因素.吉林省作为具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铸就了许多历史文明,传承了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萨满文化作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支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萨满文化是我国北方历史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北方各族人民历经时代变迁留存延续的智慧结晶.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大力扶持,萨满文化又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萨满文化对北方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经济的影响与推动产业价值链整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不断同化,萨满文化不断地萎缩、离散,处于正在消亡的遗存文化地位.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体现其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价值、带动文化产业链的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