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索绪尔的语言符号是任意性学说一直是语言学界所公认的真理,但近年来,许多语言学家以可论证性或象似性特征为依据对任意性提出了挑战。就索绪尔及外界评论进行了简要评价,指出语言符号任意性是普遍存在的,它是语言符号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非语言符号具有原始性、普遍性、非结构性、和附属性等特点。本文从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符号的功能和特点出发,论述了在课堂教学中非语言符号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朱厚敏 《科教文汇》2007,(11Z):35-35,43
非语言符号具有原始性、普遍性、非结构性、和附属性等特点。本文从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符号的功能和特点出发,论述了在课堂教学中非语言符号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非语言符号具有原始性、普遍性、非结构性、和附属性等特点.本文从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符号的功能和特点出发,论述了在课堂教学中非语言符号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越来越多的研究文本和语篇的学者开始意识到仅仅研究语言是不够的。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使用的社会符号越来越多,例如使用图像,手势和声音等来表达。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语言之外的交流方式,即从单一的语言文字文本扩大到包括图像,声音,动画等多模态文本。本文是在克瑞斯和勒文(1996)的《阅读图像》主要分析图像等符号在语篇中的作用,重点探讨图像中的人物、地点和事物是如何组成视觉模式,实现其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进行了多模态话语分析,帮助读者了解不同模态作为社会符号是如何共同作用构成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索绪尔在1916年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其根本属性.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其他语言学家从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和认知的理据性等角度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语言符号在不同层面既有任意性.叉有象似性;象似性以任意性为基础并为任意性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李蓉  李军 《科教文汇》2009,(9):186-186
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都属于人类信息符号系统的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信息传递是通过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共同实现的,其中,非语言符号是对语言符号必要的补充和深化。非语言符号的内容繁多,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对技术动作进行表象、情感表露和对动作或行为理解、促进师生交流互动和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等作用。体育教学中运用非语言符号应根据实际教学环境、针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合理、有效、灵活地运用,并注意与语言符号的合理搭配,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8.
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都属于人类信息符号系统的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信息传递是通过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共同实现的,其中,非语言符号是对语言符号必要的补充和深化。非语言符号的内容繁多,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对技术动作进行表象、情感表露和对动作或行为理解、促进师生交流互动和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等作用。体育教学中运用非语言符号应根据实际教学环境、针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合理、有效、灵活地运用,并注意与语言符号的合理搭配,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9.
符号政治经济学是鲍德里亚早期文本中的重要思想,是一个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成立的命题。鲍德里亚认为,在今天的社会中,商品不再作为一种使用价值而存在,同时物也不再作为商品而存在而是作为一种符号而存在,充斥整个世界的不是商品而是符号。鲍德里亚通过对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人的需要和商品拜物教的否定,从而彻底否定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他断言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要推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必须把政治经济学全面推进到符号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留下来的一块瑰宝,剪纸艺术不仅以其精湛的技法、巧妙而美好的含义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它在民间文化观念及剪纸材料的特殊性方面所呈现出的意象符号也是民间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所在。本文就剪纸艺术的意象符号特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进行简单分析,从而让人们对中国剪纸艺术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产品设计中.符号总是与产品的实用技术功能及它的操控方式有关,符号功能直接可以表达产品的实用功能.而符号象征功能是产品语言中最复杂部分.产品的符号象征性正是由文化的、社会的和自我的这三个方面所影响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文本,是马克思很多思想形成的萌芽文本,也是马克思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很多后期重要的思想都可以从这部文本中找到痕迹。自1932年《手稿》发表后,引起了很多学者的争议,很多观点围绕文中异化思想展开,而且异化概念贯穿了这部手稿的始终。不过,对异化概念扩大化、浪漫化和庸俗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从原文出发研究马克思异化观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学术场域实际蕴含了两个社会:学者社会和学术符号社会。布迪厄关注学者社会,把符号看成学者的象征资本,从社会学角度剖析学者社会中的学科结构、学术利益和学者性向对科学研究的影响,从而探究学术场域知识生产的主观性。而本文则关注学术符号社会,以危机研究为案例,一方面把学者看作符号的生命源泉,从生物社会学角度剖析符号社会中符号的诞生、成长、竞争和繁殖,从而探究学术场域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一方面对危机研究中符号概念混乱的学术状况进行重新梳理,并试图将这些概念符号归入新的符号社会组织结构中。  相似文献   

14.
正符号学的基本前提是:所有的传播形式(电影、电视、书本、绘画、交通信号灯,以及其他)都可以分割成个别的意义单位,它们可以从各自的特征加以研究。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可以从它们如何与其他意义单位互动的角度加以理解。最小的意义单位是符号(sign),它和其他符号组合起来成为系统,这就构成了"文本"。马塞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一书中提到隐喻和象征的艺术手法,本文就影片《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中的电影符号具体分析导演隐藏在影像下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电影《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是根据王朔的小说《一  相似文献   

15.
李健 《知识窗》2009,(9X):44-45
《红楼梦》作为一部世界名著,至今仍是世界红学会热衷探索研究的引人至胜的谜。用结构主义语言学创始人索绪尔的观点来说,一个字一部作品就是一个符号,它用声音和形象发出指示,指向某个事物,这两者的关系只有放在该种文字或文化的系统中才能解释,他用历时态纵向研究诸语言因素在历史中的演变;同时又在同一时期内横向研究诸语言因素的相互关系又称作同时态研究。在德里达看来,文学就是一符号文本对另一符号文本的模仿。模仿与模仿对象之间既相同又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相互的替补和撒播中不断地延异,文本的终极意义无法恒定,这就是文本或者说是文本意义的"撒播",它带来了文本意义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文本意义不是以一个静态的实体存在于文本之中,而是通过译者翻译与读者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动态生成于读者通过文本与作者的"对话"进程中。一部《红楼梦》,其文本意义鲁迅阐述得非常经典:"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此处,《易》是五经之一,周易之易经;"排满"是指排斥满族人之排满思想。)读者是带着自己的知识、修养、价值观去解构语言文本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我给认知下了一个定义:认知是一种符号效应。还拖了一个尾巴:符号之外无认知。符号是什么?符号是代表别的东西的东西。一样东西代表自己时,什么东西就是什么东西不能成为符号。一样东西只有在代表别的东西时,才能成为别的东西的符号,别的东西就成了被它代表的对象。符号是两个不同东西(实体、属性或关系,物质的或非物质的)之间的关系。没有对象,无所谓符号;没有符号,无所谓(符号)对象。符号与对象的代表关系只存在于认知之中。例如:玫瑰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人》2009,(6):82-82
尽管在过去存在着争议,但现在研究人员说,印度河地区人的古代脚本(目前尚未破译)确实应该归属为一种人类的语言。它在结构上与DNA序列、电脑程序语言或其他的符号系统不同。在一篇文章中.Rajesh Rao及其同事介绍了他们是如何对该印度河书写文本与其他的语言学(如苏美尔文字、古泰米尔语、黎俱吠陀梵文、英文等),非语言学(如人类的DNA序列和细菌的蛋白质序列)及人造系统(如Fortran电脑语言)进行了符号序列统计结构方面的比较的。  相似文献   

18.
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世界上有许多语言是只有语言符号而无文字符号的。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而文字符号却不是任意的。因此我们不能说表意文字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相矛盾的。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门学科。数学之所以在很多人眼中严谨、简练、美丽。是因为其中有很多意义丰富,功能强大的数字和符号。这些数字和符号是怎么来的?它们是如何演化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随着社会语言学以及语用学的建立、兴起和发展 ,我国语言学界对语言的功能、语言的使用和语言与文化的研究日益重视。学者们从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语用规则、翻译、外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等不同角度对交际与文化的关系作了探讨 ,展开多方位的研究。并从语言交际的实际出发 ,指出语言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以及文化在语言使用中的重要性。学者们发现 ,只懂些语言 ,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交际问题 ,而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它制约着人们的行为 ,也制约着人们的语言行为。所以 ,跨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当前语言学界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