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英  杨丹  姚松峰 《内江科技》2011,32(4):203-203
数学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又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瑞瑶 《科教文汇》2011,(14):148-148,163
现代外语教学已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师生间频繁的双向交流活动随即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显著特征,而对外语习得产生深刻影响的情感因素必须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自己在情感教育中的积极地位,关注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以及学生情感因素的积极转化。并学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以提高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韩登峰 《科教文汇》2008,(16):13-13
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情感起主导作用。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因此探索数学教师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表现形式、作用等,有利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余磊  朱蔓 《中国科技纵横》2009,(11):108-108
学习是师生间心灵接触和情感交流的过程,生动的引入语,活泼的课堂气氛,情感的投入,有利于师生间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学习,轻松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5.
任何课堂教学都是双向交流的,教师把握好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师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初中社会是一门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要求学生掌握社会综合知识的同时,更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其教师更要学会把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交流,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任何课堂教学都是双向交流的,教师把握好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师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初中社会是一门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要求学生掌握社会综合知识的同时,更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其教师更要学会把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交流,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就是通过真挚的情感传递,达到师生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的交流,从而得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它对学习活动具有定向、启动、调节和维持的作用,是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学理论指出,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之间知识输出——输入的认识过程,而且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现谈谈在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感来开展教学能有效促进化学教学质量提高。在化学情感教学应用过程中,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得到很好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受教育者向他爱戴的教育者敞开自己的心灵,是一个彼此促使思想和感情高尚起来的过程。"马克思也有句名言:"用爱来交换爱。"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信任感,从而拉进师生间的心灵距离,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爱又是学生获取积极情  相似文献   

11.
陈星华 《知识窗》2014,(22):76-76
正如列宁所说:“一个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意、思考。”所以说,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参与度。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课堂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关心、体贴、尊重每一个学生,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不随意批评、指责学生的过失,一直保持好师生间建立在教与学基础上的友谊.这种友谊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所以说,课堂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维系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纽带,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其理由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潘樱 《科学大众》2013,(4):65+117
人不仅需要物质条件,更需要精神关怀;人不仅依赖于理性,同时更多地依赖于情绪、情感的感受和体验、安抚和驱动。师生互动,是一种师生间的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活动。作业留言栏、心语箱、悄悄话等工具是增进师生情感交流零距离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那些文章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充满着对家乡、对祖国、对人民、对亲人的真挚情感,字里行间洋溢着或崇高壮美或优美淡雅的美感,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怎样让情感教育永远植根于小学语文课堂:建立融洽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挖掘教材情感因素,唤起学生情感共鸣;重视朗读教学,提升学生情感价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情感教育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5.
许洪松 《内江科技》2008,29(1):181-181,53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正逐渐地渗透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头脑中,改变着广大师生的生活。情感教学,就是随着这场改革洪流被推上了教学舞台,并初显其诱人魅力,迸发出耀眼光芒。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形式,也应该顺应改革大潮,把情感教学纳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这对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形成终身体育观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素有重技术轻情感的偏颇。信息技术教师本身也更多注重专业技术的修炼,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形成常常会被削弱,人机对话一直是信息课堂的主流。而新课标提出的多维目标,更需要我们注重课堂的人文性,特别是情感互动,进而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协作、快乐创新的优良品质。本文阐述信息课堂建立良好师生情感的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7.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相对宽松、快捷、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介绍了网络教学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和作用,研究了网络教学中的情感交流,并提出了促进师生情感交流的一些措施,以期为日后的网络教学情感交流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在语文教学领域被广泛运用。这既是教育的进步,更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多媒体不合理的运用削弱了对语文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抑制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变成了现代版的"填鸭式"。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时应坚持以人为本、要正确定位、要与语文教学特点和内容相结合、要提高教师的课件制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发扬民主性 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不只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更应该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积极创造一种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随学生获得我是学习的主人的体验,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主要纽带,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的脑力劳动效率。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