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教育要在“法”中行走,但中学教育有时却不是这样,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特别是教育界的关注。据《中国青年报》6月27日报道,今年,重庆一考生的满分作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被确认为抄袭之作;2003年,海南一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最美丽的鸟》涉嫌抄袭;2001年,四川一考生高考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涉嫌抄袭……高考抄袭显然不只是这些,因为它们仅仅是满分而受到公众关注。贾平凹的话可以作为这种现象的总结:“抄袭现象在中学生中常有发生。”高考作文抄袭现象不断出现,受到了广泛强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许多高考作文题目明确要求考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以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为例,在18道作文题中,有13道提出上述要求.“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既是命题者对考生画出的一道红线,又是命题者对考生的温馨提醒.但仔细揣度,笔者以为在高考作文题目中加上“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的要求,颇似画蛇添足. 考试最需要公正、公平,“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乃考试之“公理”,就像“不得偷盗、不得杀人”等道理一样被众人周知.高考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经历过多次考试、训练有素的高三学生,对作文“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的道理,不可能不了然于心.个别考生抄袭、套作,定是明知故犯,铤而走险,应该就低打分,让其自食苦果.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公布出来的高考满分作每每被发现抄袭.大家已见怪不怪,今年比较奇怪的是,在重庆高考考生的满分作《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被发现为抄袭之作之后,媒体上为其鸣冤叫屈的呼声不绝于耳。《中国青年报》6月24日盛大林《“抄袭”的满分作不应改判低分》之强词夺理,在该报随后(6  相似文献   

4.
谢为 《高中生》2015,(3):13
据《央广新闻》报道,华中农业大学91名大学生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读书笔记时,因抄袭得了零分,其中两名学生竟然原文照抄小学生的读书笔记范文。大学生居然置诚信于不顾,去抄袭小学生的读书笔记,确实让人不可思议。2014年,媒体接连曝出“辽宁、河南高考体育加分造假”“哈尔滨中考加分集体造假”和“河南  相似文献   

5.
李剑亚 《陕西教育》2010,(7):120-121
今年全国高考结束后.编辑部接到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二中一名高考考生的实名举报.称“紫金二中高考考点秩序乱得很.考生进入考场时根本没有检查是否携带电子通讯产品.几乎每个考场都有考生把手机带人”。于是,记者赶赴广东.对这名考生举报的问题进行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6.
从今年2月教育部下文鼓励推行高考“平行志愿”开始,广东各方面对这一录取方式的观点交锋就未曾停息过。在未推行“平行志愿”的今年,填报高考志愿时,许多考生家长患得患失,踌躇不决。第一批录取中,复旦、武大、同济等名校意外爆冷。有专业人士呼吁,广东明年应该推行平行志愿,增加公平性,让考生凭本事而非凭运气上大学。  相似文献   

7.
话题作文的出现给高考吹来一股清风,考生们摆脱了过去那种“戴着镣铐跳舞”的畏首畏尾的心理,可以在话题所限之内大展身手,扬长避短,张扬个性,展示才情,但话题作文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考生押题的心理,出现了不少宿构和抄袭摹仿的文章。那么,我们在作文训练时,应如何避免抄袭嫌疑呢?一、变故事为材料“变故事为材料”是就写议论文而言。不用故事,而变为材料,其原因是议论文不必像记叙文那样,用形象的笔法展开具体的描述,只通过概括简叙大致情节即可。如2001年高考有一篇题为《说诚信》的优秀作文,就简叙了三则小故事作为事…  相似文献   

8.
《教育》2010,(8):16-16
吕六玫7月1日在《大众日报》撰文:6月26日,湖南省高考成绩揭晓。令人惊讶的是,一些考生和家长发现,各种名头的“高考状元”中,有不少人是“武林高手”,他们都因武术项目获得了10到20分的高考加分。娄底一中今年高考前12名考生均因武术项目加了20分。(6月30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9.
高考作文命题变幻莫测.让考生很难“碰中”,但总有一些话题是常考内容,比如2001年高考全国卷、2009年高考辽宁卷、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均涉及“诚信”话题。而高考作文需要体现时代精神,于是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素材便成为考生的最爱,但这样难免会给阅卷老师千人一面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2002年高考作文题是: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考生从“常常遇到、见到、听到”的“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中,选取素材,写“不得抄袭”的作文。我们认为,这个题目是实行新一轮高考改革以来,最不认为满意的一个作文题目。一、囿于去年道德类话题没有突破去年高考作文出了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诚信”属于道德类话题。以它深深触及了社会道德和人性道德的本质而引人关注,产生强烈的社会共鸣。可以说,“诚信”话题的提出,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人们心里,都掀起了轩然大波。它甚至引发了一场关于“诚…  相似文献   

11.
热点聚焦     
《四川教育》2014,(7):4-4
6月7日,济南警方在高考考场一举将18名替考考生抓获,组织者王某也被当场控制.这些“枪手”都是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他们伪造考生准考证,事先准备指模,开考后冒充考生进入考场.(摘自新华网)本刊点评:每一年高考前夕,从教育部到学校都会叮嘱考生要诚信考试,但舞弊现象仍然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2.
记得2010年江苏高考中的一篇满分作文《绿色生活》几乎90%与散文家李汉荣的《购物记》雷同,此事被曝光后在广大读者及中学师生中引发热议,后经江苏教育考试院有关专家“认证”,该作文系“仿作”而非“抄袭”,遂让这名考生得以继续保留高分。  相似文献   

13.
2001年:“诚信”是一个伪话题在2001年高考作文命题中,也有“立意自定”的明确规定,似乎符合话题作文的特点。而实际上,“立意自定”只是一张空头支票,无法兑现,考生无法自定立意。因为“诚信”已经明确规定了它的价值取向,涵盖了所有的意象灵魂,即使是异想天开,妙笔生花,也无法挣脱母题的桎梏。考生无论怎样地翻新,总逃脱不了命题定向思维的手掌心。这与创新思维的开放性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从高考作文的实践来看,“诚信”也算不上话题作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高考之后,报刊上陆续登载了大量的高考优秀作文。…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招生》2009,(10):10-10
就在众多考生热盼一纸大学通知书时,各种“加分”丑闻频频见诸报端。“浙江高考航模加分”和“重庆31名考生民族成分造假”等一系列事件,让执行多年的高考加分政策面临信任危机。有人提出,为了公平起见,应该取消所有高考加分项目,让考生全部“裸考”。  相似文献   

15.
继续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确保公平公正,以人为本,服务考生是全省各级招考部门、广大招考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在2009年高考即将来临之际,为了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安全有序、诚实守信、拼搏奋斗的高考,我在此提醒广大考生:考试须诚信,录取必有据。  相似文献   

16.
今年教育部把高考作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重要一课,不仅让学生通过学业考核,而且通过诚信检验,进一步采取措施,精心打造2006年诚信高考。深入开展诚信考试教育。教育部提出,结合“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高考前对所有参考的学生和工作人员进行以诚信考试、遵纪守法为荣的专题教育,使参考人员自觉遵守考场纪律、维护考场秩序。组织所有考生签订“诚信高考承诺书”,促使考生学习并遵守有关考试纪律。强化诚信考试管理。实施更加严格的诚信考试记录和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从今年开始,诚信考试记录内涵进一步扩大,由考试环节扩展到报名…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语文》2007,(7):31-31
高考前一天,有家电视台做了一则各单位为考生提供良好的考武环境的报道。报道的标题是:“各地纷纷为莘莘学子们参加高考足供便利。”其中,一名记者在报道结束时说:“祝愿莘莘(xinxin)学子都取得好成绩。”看完之后,不由得为考生发愁:若是高考卷子上出现了这个词,看节目的学生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18.
一、彻底放开文体,提供背景(情景)材料1999年和2000年高考作文题都具有开放性特点,这虽然有利于发挥考生的创造性,但如果没有一定的限制,往往会漫无边际而导致套作、仿作、抄袭之作应运而生。鉴于此,2001年高考作文题在仍保持开放性的前提下又对其作出了一定的限制:作文必须紧扣“诚信”这一中心,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内。而文题规定“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和看法信念”,这又是在内容、题材上的开放性,不仅保证了考生有话可说,而且有利于考生张扬个性,抒写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9.
批阅作文时,在学生的作文里看到了这样的句子:“上个星期我给我GG发了一个伊妹儿,我说我太0001000,希望GG给我买小四的书,我是四迷。GG回信让我好好STUDY,我好:-(,7456。”读完这段文字,我云里雾里,急忙上网搜索,终于破译出了这段文字:“上个星期我给我哥哥发了一封邮件,我说我太孤独,希望哥哥给我买郭敬明的书,我是郭敬明迷。哥哥回信让我好好学习,我好失落,气死我了。”这段文字让我想到了他们即将面临的高考,我想,作为一个有多次高考阅卷经历的语文教师,我有必要给我的学生以及其他考生提个醒:高考作文不欢迎“网民用语”。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电脑》2005,(2):4-4
名“80后”作家郭敬明日前因抄袭被判赔偿20万元。与此同时,一篇名为《郭敬明,你有一万个理由放弃忏悔》的章全面解析了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作家庄羽的作品《圈里圈外》的真相,中指出,《梦》共57处与《圈》相同或相近似。侵犯了庄羽的作权。此案结果一出,在大、中学校园里引起震动,令人惊讶的是,绝大多数学生对“抄袭”抱无所谓的态度,于是,一件抄袭案很快便转化成了一场关于诚信和个人喜好的激烈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