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听了两节数学课,两位老师上的都是“毫米的认识”,现将几个教学片断摘录如下,供大家对比、辨析。一、毫米的引入教例A师:你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生:米、分米、厘米(教师随答板书)。师:1米等于几分米?1分米等于几厘米?生:1米=10分米摇1分米=10厘米(教师随答板书)。师: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你发现什么?生1:不到1厘米。师:今天,我们学习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板书:毫米)教例B师:你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能把它们比划出来吗?(学生:顿时活跃起来,一边比划,一边自言自语。)师:请量出一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想量什么就量什么。(学生有的量币,有的量…  相似文献   

2.
一、联系实例 ,感悟规律1 .谈话引入师 :同学们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连续减法 ,你们能举出一个例子吗 ?生 :我知道 ,水果店原有100千克苹果 ,上午卖了50千克 ,下午卖了20千克 ,还剩下多少千克 ?师 :不错 !你们想一想 ,除了水果店里卖水果 ,还有其他事例吗 ?请你写下来 ,并用两种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再观察这两种列式方法有什么联系。(学生先独立编题、列式解答 ,再在小组中交流。 )2 .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师 :各小组进行交流 ,请选出一位同学所编的题和解答进行汇报。生 :妈妈买来了20个桔子 ,第一天吃了8个 ,第二天吃…  相似文献   

3.
一、创设情境,游戏引入开始以“背一背”游戏引入,通过小组内任选两名同学背一背的体验,感受有的同学轻一些,有的同学重一些,依次来揭示课题。(析:用学生喜欢的游戏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郾交流汇报师:前几天,同学们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含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好吗?调查表物品名称净含量食盐500克大米5千克薯条85g面粉5kg生1:我调查的是食盐,每袋净含量500克。生2:我调查的是大米,每袋净含量5千克。生3:……师: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生1:有…  相似文献   

4.
教学实录一:教师首先出示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问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第3节中描写雪松的语句进行教学。师: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读书)生:老师,我觉得雪松很聪明,它不断地弯,再反弹。师:你还能读出什么?(学生再读)生:雪松不断地反弹,反复地……师:你觉得雪松有什么特点?生:不怕困难。生:雪松很有力量。师:你们再读读,不要放过每一个词。大雪压雪松,它会怎么想呢?相信你们还会有别的发现?(学生又一次读书)生:老师,雪松太了不起了,它不断地反弹。它是想先退一…  相似文献   

5.
<正>【案例背景】有幸参加校内的赛课比赛,授课内容是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案例片段】……师:时间到。把书合上,说一说刚才你们看书时知道了什么?生:要用所给的数字1、2、3组成两位数。师:两位数的意思是什么?生:个位和十位都要有数。师:你们都组成了几个两位数?统计组数的人数。看过书后一个也没有组出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不会自学或是根本没有看懂题目意思);组出一个的学生人数,  相似文献   

6.
学生和教师听音乐 ,一起模仿小猫、小狗、小鸟、小青蛙四种小动物进教室。师 :同学们好 !生 :老师好 !师 :今天有这么多客人来看我们上课 ,懂礼貌的孩子应该怎样说 ?生 :( 1 )应该好好表现 ( 2 )应该懂礼貌 ( 3)应该向客人问好……师 :对了 ,说得真好 (双手示意学生转身向客人问好 )生 :客人好 !师 :同学们 ,你们喜不喜欢玩游戏呀 ?生 :喜欢。师 :咱们一起来玩《找朋友》 ,好不好 ?生 :好。 (教师选出 8名学生在内圈 ,师生共同听音乐玩找朋友的游戏。)师 :你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么 ?生 :找到了。师 :老师这里有一首歌 ,名字就叫《好朋友》 …  相似文献   

7.
案例:下面是苏教版第八册《小数的意义》两个不同的教学片断。[片断一]教师出示例题: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米?这样的2份呢?让学生观察米尺后组织教学: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在米尺上是多少分米?生:每份是1分米。师: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怎样用分数表示?生:十分之一米(教师板书:1分米=110米)师:十分之一米如果写成小数可写成0郾1米。(板书:0郾1米)读作零点一。这样的2份是几分之几米?生:这样的2份是2分米,是十分之二米。(板书:2分米=210米)师:十分之二米也可以写成0郾2米(板书0郾2米)读作零点二。这样的7份是几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6页"分段计费"。教学片段:师:请仔细观察图1,从收费标准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师:"3千米以内7元"是什么意思?生1:行驶3千米一共花了7元。生2:不对,应该说3千米以内,都是7元。师:你能举个例子说一下吗?生2:哪怕行2千米,也是7元,不管多少,只要3千米以内都是7元。生3:比如说2.5千米,也是7元。师:正好3千米呢?生4:也是7元。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46-47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并说明算法和算理 (1)4米=( )分米=( )厘米 (2)500厘米=( )分米=( )米 (3)0.6平方米=( )平方分米 8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猜想一下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出示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模型.让学生猜一猜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出现的猜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3.揭示课题: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相似文献   

10.
一道拓展题,在学生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教师相机引导,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成就了课堂的精彩生成。在复习《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时,遇到同步练习册上的一道拓展题,引起了学生热烈的讨论,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拓展题如下:一根圆柱形钢管,长1.5米,外直径是8分米,内直径是6分米,求这根钢管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相似文献   

11.
忧思 :探究理性化在《语文课程标准》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之后 ,在许多的课堂教学中 ,探究之风便时兴起来。只要有问题存在 ,教师就会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 ,自行探究解决问题。教学片断实录 :(教师正在引导学生探究《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师 :同学们 ,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生 :神奇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师 :现在请你们读读课文 ,找一找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几方面?(学生读、画、找)生 :我认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他懂天时。师 :你是从哪儿读懂的?生1 :我是从这儿读懂的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第二天仍不见诸…  相似文献   

12.
徐丽 《四川教育》2006,(9):27-27
【情景再现】《少年闰土》教学片断师:同学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生感到无所适从,一脸茫然。)师:(微笑)你们可以设想自己就在这样的院子里,会看到什么?生1: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院子里看到的天空不大。生2:在院子里看到的东西太少了,除了高墙,就是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师:不是这个意思,请大家再想想。(后来无一学生举手,教师只得照搬参考书上的标准答案。)【诊断】问题过难,学生无所适从,只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这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这种脱离学生实际的提问源于教师在预设时对学情分析不到位,没有找准学…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熟悉《三字经》吗?我们来一起背几句好吗?(生背略《)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段师你们认识分数吗?能列举一个常用的分数吗?生举例1/2、2/3、5/10…师这些分数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结合分苹果来说一说这些分数所表示的意思吗?生1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1/2.生2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的2份就是2/3.生3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的5份就是5/10.师你们能说一说2/3各部分的名称吗?  相似文献   

15.
师:8个词语构成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你能来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吗?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生踊跃举手)生1:我来说“春回大地”。春回大地就是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师:很好。你……生2:我有不同的意见。(正当教师要表扬生1时,另一名学生举手。)师:噢?那你来说说。(满脸欣喜,语气鼓励)生2:“春回大地”就是小燕子回来了,柳树发芽了,桃花也开了。师:两种不同的说法。小朋友,你们更喜欢哪一种?生3:我喜欢生2说的,因为他说的和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差不多。生4:我也是。生2说的让大家一听就感觉春天回来了。师:那小朋友们还想再来说说“春回大地”吗?(…  相似文献   

16.
【问题思索】曾看过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教师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读的:师:竟然是什么意思?生1:想不到。师:想不到什么?生2:想不到母亲这么轻。师:怎么轻?生3: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师:我为什么会想不到?(生读这段中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7.
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练习课算。上,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开放题:超市师:那请大家想一想,两种解答第一天运来6箱草莓,第二天运来40方法的答案11箱和88千克有关系千克草莓,两天一共运来多少草莓?吗?课堂教学过程如下:(生交流之后)指名读题后,学生有的跃跃欲生:有关系,箱的质量就是8811试,有的皱眉沉思,有的无所适从,千克。有的欲言又止,有的回答:“6 40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箱和11=46。”88千克表面看起来不同,实质上是师:46?是46箱还是46千克?相同的。这时欲言又止的学生醒悟过在这道开放题中,我首先呈现来,着急地说:“单位名称不同,没办缺少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吨的认识》(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第六册第47~49页)时的教学片断实录。(课一开始,教师就在教室讲台两边各放了一个重25千克的大米袋。)师:同学们,你们能搬得动25千克的物体吗?生:(齐)能。(大部分学生神情中充满了自信,只有少部分学生脸上露出怀疑的神情。)师:那就请同学们试一试。请你们排成两排,分别来搬一搬这袋大米。(同学们有的只能拎起米袋的一角;有的小女孩用尽力气也不能把大米袋挪动一下;有个别大男孩想逞一逞能,用尽吃奶的力气,涨红了小脸,也只能把大米袋搬离地面一点点,想坚持一会儿都不可能。他…  相似文献   

19.
[教法一] 教师出示:(1)一只苹果的 质量是一根香蕉的3倍;(2)一 只苹果和一根香蕉共重400克。 师:看到这两个条件,我们 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一只苹果和一根香蕉各 重多少克? 教师出示:想一想,议一议。 (1)应设哪一个量为x?另一个量 怎样表示?为什么?(2)这道题的 等量关系是什么?如何列方程?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 解:设一根香蕉重x克,则 苹果重3x克。  相似文献   

20.
康立军 《山东教育》2004,(10):44-44
片断一:师:今天有这么多领导和老师来指导我们学习,你们高兴吗?生:(异口同声)高兴。师:(指一生)我看你最高兴了,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了?生1:我今年12岁了。师:还有想说的吗?生2:我今年11岁了。生3:我今年10岁了。师:还有年龄更小的同学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生4:(王兵)有,我今年9岁。师:那你们想了解有关老师的问题吗?(想)生1:老师,你今年多大了?生2:老师,你的体重是多少?……师:刚才同学们问了有关我的一些问题,告诉你们,我今年27岁。至于有多重,一会儿你们会知道的。(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师:根据王兵今年9岁,老师今年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