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工的父亲     
20年前.我出生在辽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里。村子前面是山.后面也是山.放眼望去除了连绵起伏的丘陵之外.就是爬满山岭的梨树。当时,家里只有我和哥哥两个孩子.一家四口靠三十几棵梨树勉强度日。在我刚6岁时.妈妈又给我添了一个妹妹。随着年龄的增长.哥哥读了中学.我也上了小学。那年月,孩子多.有时吃饱饭都成问题.而且妹妹出生不到半年,家里的梨树挨了一场冰雹,那年不但没结几个梨.  相似文献   

2.
艺术种子从幼儿期萌芽 艺术是孩子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它表现了孩子的个性和其对生活的感受。幼儿艺术是纯洁无瑕的.它没沾染成人世界的媚俗,它的出发点不是为迎合任何一个人。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享受其中,认真投入.成果雅拙、粗犷、大气.懂欣赏的人.看后都会感到心灵震撼,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3.
王小波 《家庭教育》2007,(4S):10-10
在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的过程中,家长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认为“小时说谎不用管,长大了就好了”。有的孩子喜欢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还谎称是小朋友送的。对于这种“顺手牵羊”的行为,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充其量只能算是爱占小便宜,没必要小题大做。有的家长发现孩子说谎。马上暴跳如雷,不问青红皂白。严厉斥责,甚至大打出手。其实,孩子说谎可能是因为害怕惩罚,或是为了得到表扬、为了争强好胜、出于想象.或只是为了开玩笑……[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徐玲 《广东教育》2005,(6):65-65
优质的生命在于享受幸福,优质的教育在于能让学生体会幸福。每个孩子第一次背上书包进校门.总会乐得屁颠屁颠,因为他觉得能做学生很幸福。但不消几时,此番热劲就会烟消云散。为何?因为孩子发现随着他们一天天地做学生,所面对的家长和老师不知为何却变得一天比一天没趣。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的家长教育孩子,总是说长大了不当大官就要赚大钱,  相似文献   

5.
不少父母都会问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但细细问来,还真没发现他们的孩子不爱学习.  相似文献   

6.
在21世纪的今天,由于应试教育的作祟,广大的莘莘学子还是用分数作为敲门砖。而应试心态使很多的中国孩子每天只是也只能拼命的读书,把考高分当作唯一的目标。没时间交朋友,忽略人际关系的培养,无法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的现实将很多孩子培养成了高分低能者,  相似文献   

7.
这样爱学生     
有人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师爱是世界上最神圣的爱。冈为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爱别人的孩子是崇高。“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你讨厌你的学生.那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  相似文献   

8.
在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玩具,而家长却出于某种原因把玩具拿走了。这时.有的孩子不吭声了,而有的孩子却哭闹不停。许多家长都喜欢前一类孩子,认为这类孩子“乖”、“听话”,是好孩子;而后一种孩子却太“犟”,不听话.因此.常常遭到家长的斥责和批评.  相似文献   

9.
李卫 《江苏教育》2005,(1A):16-17
——《都市女报》消息:七成孩子不知感恩反哺。近日,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局选择一所小学做了一次调查,发现“认为父母对自己非常关心”的学生高达90%,而能为父母的付出感激和回报的仅有30%。调查中,多数孩子对父母为自己的付出已经“见怪不怪”了.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没必要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相似文献   

10.
日前,天津市妇联和家庭教育研究会对1000多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8.9%的家长不同意“孩子学习课本知识是学校的事,家长没必要管得太具体”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招生考试通讯》2012,(10):43-43
上高三有一段时间了.李明几次考试的成绩都不稳定.起伏很大。李爸爸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孩子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我比他还紧张。考得好了.怕保不住名次,更加起劲儿地督促孩子;没考好就又急又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特别烦躁.总是在想该怎么办呢:又担心孩子消沉下去,对学习失去信心.不像以前那样用功和热情……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孩子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简单到什么程度呢?如果你不自觉地使用对了方法,你好像什么都没做,好像该千什么就干什么,也没有特意追求,孩子自然而然地健康成长起来。如果你要是教育方法不对的话.孩子的成长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们班搞的生成活动“鞋”,已经接近尾声了。在研究鞋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展开了想像的翅膀,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我们把孩子的作品挂出去,让家长共同来分享孩子的快乐。面对孩子的作品,家长们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有一个孩子看见妈妈来接他时,像小鸟一样扑到妈妈怀里,拉着妈妈的手,走到自己的作品前,对妈妈说:“妈妈,这是我画的灯笼鞋……”没等孩子说完,这位妈妈就大声呵斥:“你这是画的什么乱七八糟的鞋,你看能穿吗?”这个孩子登时低下了头,满脸的不高兴。而另一个孩子情况就不一样了,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地…  相似文献   

14.
不少父母说:“我的孩子太任性,应该怎样教育他呢?”有的家长甚至说:“我的孩子是天生的拧种,真没办法。”就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任性不会是天生的毛病。那么,孩子任性是怎样造成的呢?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相似文献   

15.
佚名 《师道》2004,(2):27-27
一次,有个孩子照老师的范画画好了一个小朋友后,旁边又加一团黑色,画完后,老师问:“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孩子回答:“小朋友的影子。”“谁叫你画的,你没看见老师就画了一个小朋友吗?”孩子看着范画,再看着老师严肃的脸,呆呆地点了点头,顺从地把“小朋友的影子”擦掉了。  相似文献   

16.
有问有答     
我看过很多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中国外国的都有,也试着用其中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有的还挺管用但说实话更多的是没太大作用,对我的孩子效果不大。难道这些书真的没必要读吗?还是我使用的不得法?  相似文献   

17.
又到开学季,孩子们的学习又成了头等大事。很多家长反映说,自己没少下功夫,可孩子却不领情,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怎么才能改变这一情况,让孩子变得爱学、会学?  相似文献   

18.
小班的孩子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学习意识淡薄.活动积极性不高.在一些活动中.常会发现一些孩子对教学活动不太感兴趣。他们有的静坐在椅子上呆呆地想心事.有的专心拨弄着衣服上的一些小饰品,有的开心地和小伙伴聊天,更有的按撩不住径直冲往洗手间。任你老师在上面讲得绘声绘色、唾沫四溅,他们依旧一副漠然处之、事不关己的态度.让你有劲没处使、有火没地发。《纲要》中指出:“幼儿同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过程。”“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现在,我们随处可以听见一些家长、老师教育孩子的话语:“不努力学习,就没有出路”。言外之意就是学习不好,就没活路。让孩子努力学习并没有错,但一味苛求孩子的成绩,把学习成绩的好坏变成了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就过于片面了。众所周知,角度不同,  相似文献   

20.
第一境界:把学生当孩子。正确对待自己教育对象的教师才是称职的教师。把学生当孩子,你会宽容孩子的缺点,原谅孩子的过失。你不会因为孩子的一点错误而伤害孩子的身体。更不会挫伤他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曾经有一个调皮的学生因误会了老师对他的关心,便故意将墨水偷偷洒在了老师的衣服上。这位老师知道后什么都没说。只是给这位学生写了这样一首诗:“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彩霞,拥有了美丽;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后来这个学生幡然醒悟,主动向老师承认了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