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怀贤治疗骨伤病案一千例”,是我院向全国文教群英会献礼项目之一。我院附属体育医院骨伤科训练班学生在参加此一献礼项目的研究整理工作中,献出了很大力量,并取得了不少收获。这里刊载的两篇文章(包括下一篇“郑怀贤对骨折、脱臼的整复与固定手术的科学性”一文),是他们学习心得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体育疗法简称体疗,也称医疗体育。这种疗法可以防治多种慢性疾病,是公认无疑的。对于一般新鲜骨折,普遍认为整复固定是其首要疗法。笔者不用整复固定,而用体育疗法,即体操和按摩治疗8例胸腰椎屈曲型稳定型新鲜骨折,疗程短,功能好,后遗症少。兹作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解决由运动造成肘关节挫伤或脱臼后创伤性关节炎及肘关节强直的预防及康复问题。方法①将损伤的肘关节进行传统固定(3周)结合主动运动后与健侧对比;②将损伤的肘关节进行有限固定(1周)结合综合治疗后与健侧对比。后者方法:48小时内按照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处理;48小时后行关节腔内抽积液,同时Triamcinoloni Acetonidum腔内注射;72小时后开始关节活动度(ROM)的连续被动运动(CMP);1周后进行肘关节的主动运动,结合理疗、按摩及体能(5km慢跑)训练。结果将传统方式与健侧肘关节ROM进行显著性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t>0.05,P<0.05);有限固定结合综合治疗后与健侧肘关节ROM的显著性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t< 0.05,P>0.05)。结论对肘关节损伤后采用有限固定结合综合治疗方式的功能恢复优于传统治疗方式;前者治疗后的肘关节ROM与健侧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运动员可迅速康复而投入正规训练。  相似文献   

4.
腕舟骨骨折治疗后,腕关节运动幅度是否受限对于从事对腕关节运动灵敏度要求较高的项目(如篮球、体操等)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对12例腕舟骨骨折运动员的临床治疗观察与总结认为,采用正骨固定配合中药薰洗和功能锻炼治疗腕舟骨骨折效果较佳,通过患侧与健侧对比,采用关节运动幅度测量仪测量桡腕关节的运动幅度为指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疗效判断,治疗痊愈率为67%,显效率为17%,有效率为8%.  相似文献   

5.
在体育运动中 ,运动员腰部损伤中胸腰锥骨折和滑锥症时有发生 ,受伤严重者可累及脊髓、神经 ,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胸腰锥不稳定型骨折的治疗目的是矫正畸形 ,恢复椎管内径 ,解除脊髓受压 ,稳定脊柱。用 Dick钉能固定脊柱 ,并基本达到上述要求 ,临床应用效果满意。有必要就有关应用解剖、骨科生物力学、手术方法、适应症和手术并发症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治疗工作中,中西医骨科工作者在治疗膑骨骨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学习和总结这些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骨折愈合的矛盾发展与转化规律以及膑骨骨折的特殊矛盾,我们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膑骨骨折的又一种方法——膑骨潜入固定法。该法系在中医膝圈固定原理基础上,结合西医内固定而构思出来的。从我们有限的实践中体会到,该法在避免手术时的过大创伤和缩短疗程以及提高疗效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下面将1974年9月至1975年12月所接治的25例治疗情况报告于后,提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手术内固定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一种方法,但在治疗晚期常有内固定器材弯曲,骨折成角或内固定器材断裂再骨折的病例发生。我们从1988年以来采用以手法折骨、骨牵引、小夹板固定等4种方法治疗了18例内固定3月一2年后因固定器材弯曲、断裂、骨折成角或再骨折的病例,在6个月内骨折全部得到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在讨论中笔者认为选择股骨干骨折治疗方法时应权衡中西医结合的手法复位、骨牵引小夹板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利弊,除了严重开放骨折,大块粉碎骨折外,均应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尤其是儿童股骨干骨折更应避免采用手术内固定的方法。对已发生的并发症,笔者认为采用手法折骨或钻孔后手法。折骨变陈旧性骨折为新鲜,再结合骨牵引小夹板固定,内服外敷中药的方法治疗,避免了再次手术对断端血循的破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8.
选择了40例常见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分组对照的方法,对“郑氏”骨折治疗组和石膏固定治疗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证明“郑氏”骨折治疗组明显优于石膏固定治疗组,显示了郑氏骨折疗法具有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薛晨肩关节脱臼术案例进行分析,探索优秀运动员备战奥运会期间从手术后到重返训练场间的身体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安排。方法:借鉴重返赛场训练的方法手段,从康复医学、体能训练和运动表现等多学科角度设计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法。通过对比训练前后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功能动作筛查结果以及下肢力量爆发力测试结果检验以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肩关节脱臼为个案分析重返赛场的可行性训练策略。结果:通过10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损伤侧肩关节内外旋活动度、均有所增加。功能动作筛查分数降低。但损伤侧肩关节内旋肌力、腹侧核心耐力有所下降。结论:以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肩关节脱臼重返赛场的训练策略为个案分析,探索从运动损伤术后至重返赛场训练过程的周期安排、训练方法的有效性;通过科学整合康复训练、体能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不同训练内容,循序渐进的帮助运动员恢复专项技术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力竭运动对小鼠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进一步了解免疫机能与运动的关系,采用小鼠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免疫器官、绵羊红细胞(SRBC)介导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单核吞噬细胞的观察.发现试验组在大强度运动后,其免疫器官重量无显著变化.而免疫细胞功能明显下降,体液免疫虽有下降趋势, 但不如免疫细胞明显.而对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功能则产生抑制作用,这种免疫抑制可能会导致人体的某些损伤  相似文献   

11.
运用郑氏手法整复四肢骨折214例的体会王有裕(成都市青白江区红十字医院骨伤科)整复手法,又名正骨手法,是骨伤科处治的重要方法。它不仅应用于骨折和脱位的楚复,也是治疗伤筋的基本手段;尤如《正骨心法要旨》所说:“手法者,诚整骨之首务哉,”并提出了正骨八法...  相似文献   

12.
前臂尺挠骨干骨折比较常见,骨折整复往往比较困难。大多数学者对该部的手法处理均较重视,也有不少经验总结与专题论述。但综观各学者意见,都较强调和突出“拔、伸,牵引”、“对抗牵拉”为整复的基本手法。临床运用,不少患者未能成功,甚而骨位较整复前还差。  相似文献   

13.
骨骼肌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效应器官,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控的重要靶器官。但近年来研究表明,骨骼肌也具有分泌活性物质的功能,其能表达、合成和/或分泌多种活性物质,其分泌的活性物质不仅以旁/自分泌的方式作用于肌肉、调节其生长、代谢和运动功能,还能通过血液循环远距离作用于器官、组织,调节机体功能。所以有学者提出"假说",认为骨骼肌不仅是人体主要的运动器官,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本文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运动引起骨骼肌内分泌变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椎体压缩骨折,多发生于胸腰交界处,最常见为胸十二、腰一。按作用于脊柱暴力方向之不同,可分为屈曲型和伸直型两种。在临床中以屈曲型椎体呈楔形为多见,约占椎体骨折的60%。由于外力的强度和方向不同,造成椎体骨折程度亦不一样。轻者畸形不明显,椎间盘可无改变;严重者可伴有椎间盘破裂,甚至造成脊髓受压,前纵韧带形成皱褶,产生血肿。由于过度屈曲迫使脊柱后方的韧带与肌肉有不同程度的撕裂损伤,如棘间、棘上韧带、关节囊、关节突,背部伸肌群的损伤等。由于骨折损伤的程度不同,所致骨骼、关节、软组织、脊柱生理弧度的病理改变亦有所  相似文献   

15.
在实践中感到治疗股骨干骨折用手法早期复位再固定有诸多不便。因此,在总结过去经验基础上,运用生物力学原理设计了一套治疗方案,即用适应性重磅快速车引复位,再以四合一小夹板固定,尽量发挥患者主观能动作用,加强功能锻炼。用该法治疗13例闭合性股骨干骨折病患者,获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重症缺血性肌挛缩症,效果不佳.本文报告了35例缺血性肌挛缩畸形患者康复的效果.通过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和除挛Ⅰ、Ⅱ、Ⅲ号中药浴疗等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康复率达54.29%,总有效率为88.57%,经最长为10年时间的临床随访,效果巩固.同时对Volkmann氏挛缩症手功能及ADL的评价问题以及缺血性肌畸缩畸形的康复程序进行了讨论.十年来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该综合疗法是缺血性肌挛缩畸形非手术康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距下关节脱位合并踝关节半脱位、距骨后结节撕脱骨折极为少见,我们采用郑氏手法曾对一例伤后14天的患者整复治疗成功,特报告如下: 一、病历摘要患者男,21岁,门诊号125481,X片号38197。于1986年3月10日从约五米高处跌下,左足呈跖屈内翻位触地致足踝部受伤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经当地诊治两周后无效,转来我院就医。检查:一般情况好,心肺及腹部阴性。左踝至足部肿胀三度,足呈跖屈内翻位,踝前外方突起畸形,足踝关节活动障碍,足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例分析,指出变异语言是对形式逻辑和语法常规的突破、违背和超越。分析客体的唤情功能、主体的感知系统及主体对客体感知过程中的切分、删除、增补和整合等程序,指出主体的表达紧迫感和固有语言模式的矛盾是变异语言产生的根本原因。分析变异语言受到的制约因素,最后指出语言就是在变异和制约的矛盾运动中变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腕舟骨骨折在运动员中是较常见的损伤,尤其是在体操、武术和球类项目中更多.腕舟骨的解剖特点是血运较差,故损伤后恢复日期较长,有的运动员甚至为此而不得不结束其运动寿命.对这种骨折的治疗,过去认为理想的是保守疗法,即短臂石膏固定.近年来,各家意见不同,中西医之间更存在明显分歧,特别是在应否早期活动的问题上,争论较多.我科在近  相似文献   

20.
红细胞的功能是转运氧,红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其功能密不可分,运动训练会造成红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是影响红细胞功能和破坏增加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对大鼠进行7周的递增负荷跑台训练,运动引起大鼠红细胞中刺状细胞显著增多,异常率显著增加,红细胞破坏增加,是引起运动大鼠血红蛋白浓度显著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经过7周中药干预同样运动大鼠的红细胞异常率显著下降、刺状细胞数显著降低,表明中药干预有利于改善运动大鼠红细胞形态以及功能,对减少运动造成的红细胞破坏、维持血红蛋白浓度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