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唐代边塞诗人在创作中将文化、心理、情感诸因素积淀到“意象”中,形成了边塞诗独特的意象群。作为边塞诗人的情感媒介,“征衣”“陇头”“玉门关”这三个意象对深化边塞诗的情感境界和拓展边塞诗的美学意蕴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唐代兵制由府兵制逐渐向募兵制过渡,征人的衣物供给由自备逐渐转变为官给,征衣供给形式的变化并没有减弱征衣本身所寄寓的情感。征衣作为具体的生活物象,寄托了征人和思妇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多样情感。在唐代边塞诗人的创作实践中,思妇、征人的情感倾向以及征衣与闺情相结合所构成的情感意境,使征衣意象的情感触角伸向了全社会。唐代边塞诗人在边塞诗中着力表现征衣意象的社会内涵,情感愿望和现实境遇的结合使征衣成为唐代边塞诗中含有丰富情感内涵和文化意蕴的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3.
唐代是边塞诗创作的繁荣时期,而初、盛、中、晚唐不同时期的边塞诗风格又不尽相同。唐王朝在由盛转衰,由治转乱的过程中,人们的精神面貌所发生的变化是唐边塞诗反映出不同特点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唐代边塞诗源流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塞诗在唐代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因此有人说边塞诗乃唐代特有的产物 ,此说有失公允。边塞诗的繁荣是在承袭前人创作基础上的结果 ,它远在《诗经》中就已萌芽 ,经历了汉魏南北朝时期的发展 ,由隋代完成其过渡 ,方进入了唐代的繁荣。我们试就唐代边塞诗的源流粗加梳理 ,还其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5.
张慧 《语文天地》2012,(9):23-24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无论是浴血沙场的战争画面,还是穷沙绝漠之地归期遥远的思乡之情,都为唐代边塞诗增加了无穷的魅力。唐代边塞诗极大地丰富了当时诗歌的创作,同时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的限制,对边塞  相似文献   

6.
张慧 《语文天地》2012,(5):23-24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无论是浴血沙场的战争画面,还是穷沙绝漠之地归期遥远的思乡之情,都为唐代边塞诗增加了无穷的魅力。唐代边塞诗极大地丰富了当时诗歌的创作,同时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边塞诗源远流长。它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各部落间军事冲突为题材的歌谣;秦汉帝国建立后,边塞诗得到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边塞诗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盛唐,可谓“高潮中的高潮,巅峰上的巅峰”(黄刚师《边塞诗论稿》)。盛唐取得这种成就的原因多而复杂,尤与当时诗人的创作心态密切相关。本文拟就边塞诗人的心态,对盛唐边塞诗的创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和亲作为唐王朝与周边游牧民族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当时人的生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直接促进了唐代边塞诗的创作。吟咏和亲女子的诗歌在唐代和亲类边塞诗中占有重要比重,其中咏当朝公主和咏汉代和亲女子王昭君的诗歌尤其值得关注,这些诗歌为唐代边塞诗注入了一种新的格调,使边塞诗在刚健慷慨的主流之外,又增加了庄雅端肃的庙堂气和幽怨苦恨的宫怨气。  相似文献   

9.
朱珠 《鸡西大学学报》2009,9(4):124-126
在中国诗歌史上,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边塞诗可谓贯穿始终。一般认为,盛唐的边塞诗是唐代边塞诗创作的顶点,也是其终点。其实,边塞诗的创作是继续贯穿到中晚唐时期的。中晚唐时期虽然没有一个公认的边塞诗派,但从事边塞诗创作的诗人并不少于盛唐时期。试通过对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边塞诗的分析来证明此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已经是流派众多,百花齐放。呈现一种繁荣热闹的局面,出现了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怪奇诗派,并且今人对他们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对唐人创作的咏侠诗却极少关注。往往将它看作边塞诗的内容之一。如果说隐逸的社会风气促进了山水田园诗在唐代的发展和繁荣,战争和多民族的融合促进了边塞诗创作的形成和繁荣,那么唐代的任侠风气则产生了波及整个唐代社会的咏侠诗。  相似文献   

11.
鸟类在古诗词曲里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意象,用以表达诗人的喜乐哀愁。它们寓含丰富的文化,译者翻译时需放在文化语境里考虑。文章从文化角度探讨了鸟类文化意象诗歌的翻译方法,以向译语读者展现鸟类诗歌特殊的韵味,是古诗词跨文化翻译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2.
诗词之妙在于诗人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意象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这些文化意象都承载着独特的民族韵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理解诗歌的核心在于理解诗歌中的文化意象。通过对中西方意象理论的介绍,以期让读者对文化意象有一个大致了解。  相似文献   

13.
论初唐山水田园诗人人文生态思想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唐山水田园诗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生态思想,如适性为本、和谐思想、民胞物与等等。因此应以人文生态观对其进行观照,深入挖掘诗中的生态智慧,从而推动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促进真、善、美的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14.
喧哗年代的行吟歌唱——论汤松波的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这样一个充满紧张感与破碎感的喧哗年代,汤松波以其朴素、简单的诗笔重又接通了现代汉诗和社会现实、文化记忆的关系,拓展了诗歌的趣味.他的诗歌出色地接纳了现实经验,在技巧实验和思想深度之外,展示了当代诗歌别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咏史诗的形成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诗》、史文化的传播培育了良好的咏史诗创作与接受的话语环境;《诗》、史在社会功用上的融合规定了咏史诗的诉说对象;用诗方式和史学思维为咏史诗的创作与接受提供了思维模式;知识分子在沦落中坚守的文化心态是咏史诗创作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6.
汉字与汉语诗歌的美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典诗歌有其特定的美质。从汉字的文化美学角度 ,可以认识诗歌美质同汉字之间所发生的联系。汉字本身的特征不仅隐含了汉语诗歌的诗性思维特征 ,而且在汉语诗歌的写作方面、结构形式方面均发生约束与激发创造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强调了经典古文的美学特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古诗文教学应从文化、思想层面去解读古诗文;通过增加教师的知识积累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重视诵读,把握节奏,培养良好语感;教师用自身的情绪感染来调动课堂气氛;创造自主学习空间等五方面入手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萤"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多次被写进诗作中,成为文人骚客吟咏的对象.在唐代,咏萤诗及与萤意象有关的诗突破了前代诗人对萤物理特征的描绘,被赋予了历史、文化甚至人格方面的涵义.  相似文献   

19.
“萤”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多次被写进诗作中,成为文人骚客吟咏的对象。在唐代,咏萤诗及与萤意象有关的诗突破了前代诗人对萤物理特征的描绘,被赋予了历史、文化甚至人格方面的涵义。  相似文献   

20.
崔蒙 《唐山学院学报》2020,32(5):62-65,73
长屋王是日本奈良时代的皇族、朝廷重臣,他爱好汉诗,是奈良时代重要的"文化赞助者"。现存其四首汉诗,分别收于《怀风藻》和《全唐诗》。其汉诗具有日本汉诗发端期的典型特点,文学价值虽然不高,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袭了中国"诗赋外交"的传统,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