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讨论死亡问题。假若人能实现长生不老、不死的“美梦”,分析可见,这将使人失去作为人存在的一切意义,面临真正的灭顶之灾,由此反映出死亡对人生的积极意义。死亡之所以让人恐惧,是因为人对“我”死后的绝对无知,死亡的真实意义在于“我死”,而不是“他死”;死亡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应建立“我正在死亡”的死亡观,并将其作为我的积极人生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余华的《第七天》保持了以往作品中关注死亡的特征,但与先前作品不同,它是一部展开死亡的人文幻想小说,向读者敞开了“死无葬身之地”与所谓的安息地两种死后生存空间.通过呈示人类的理想型生存状态,尤其是弱者在活着时无法企及的存在氛围,作者吟述了理想社会小人物的人际关系建构并直指人的灵魂向度,表征了“死无葬身之地”才是真正的安息地.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死亡或死后灵魂的看法会对人生的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西方哲学多以灵魂不死的假设作为其人生哲学的根本支柱,以引导人类的行为向善,原子论者虽然例外,但其伦理体系并不健全,比较起来,中国古代儒家哲学在这方面表现出高超的智慧,它抛开灵魂问题不谈,只关注于此岸世界,把人生价值等同于现世的功业,却同样可以达到“勇者不惧”的人生境界,死亡问题是人生哲学的第二个主题。  相似文献   

4.
对朱湘诗作中有关“死亡”的几个美学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对朱湘诗作中“死亡”的深刻理解。这种探讨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朱湘诗作中的“死亡”是否成为一种美;二是朱湘表现死亡心理的许多诗作何以呈现“宁静”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5.
在诗人穆旦的大量诗作中频繁地出现了“死亡”意象,诗人使用这个意象并不意味着是对“死亡”的绝望和屈服,相反,是对生的渴望与追求。诗人虽然看到的现实是一方萧条残破、满目苍凉的世界,但在这一隅真实的生存境地里,诗人依旧希望人们能够正视现实人生、直面苦难。诗作中的“死亡”意象是诗人穆旦对此岸存活状态的焦虑与否定,凸显了诗人在苍茫愁思中依然力图救世,试图超越此在的现实,寻求彼在的希望,在绝望中燃起缕缕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在诗人穆旦的大量诗作中频繁地出现了“死亡”意象,诗人使用这个意象并不意味着是对“死亡”的绝望和屈服,相反,是对生的渴望与追求。诗人虽然看到的现实是一方萧条残破、满目苍凉的世界,但在这一隅真实的生存境地里,诗人依旧希望人们能够正视现实人生、直面苦难。诗作中的“死亡”意象是诗人穆旦对此岸存活状态的焦虑与否定,凸显了诗人在苍茫愁思中依然力图救世,试图超越此在的现实,寻求彼在的希望,在绝望中燃起缕缕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川端康成的说理性散《花未眠》,是从花未眠的这种胄然现象引出对自然美的探讨,然而细读本.就会发现作品中隐含着一种“死亡意识”。在这里,“死亡意识”不再是一种普通人的思想意识.而是作家审视生活和自然的哲学思考,其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人生意义。据统计,川端康成近三分之一的作品都与“死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死亡”简直就是川端康成作品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该篇章通过几首英美诗歌中对死亡的歌颂阐述了人们对死亡——这一人人都无法摆脱的命运的乐观主义态度。在这几首诗中有的诗人从为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当死亡来临之时就要坦然去面对“它”。你就会无所畏惧。有的则认为死即是生,死即是回归自然,死即是永生。因此,我们可以说只有正确对待生与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人的一生才会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多恩所处时代传统观念在新科学的冲击下,思维方式正处在转型之中,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力图揭示出这种时代背景对他的创作的影响。通过文本细读,本文认为多恩的诗作中存在着“合一-死亡-复活”这一模式的循环,并指出了这种循环在爱情诗和宗教诗中的不同体现,试图以此说明多恩忧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普希金死亡意识专题研究在国内外尚属一个新课题。普希金是一个具有强烈死亡意识的诗人,这与他的死亡体验密不可分,他是在深刻的死亡震颤下走上自由自觉的诗歌道路的。其深刻背景有三:一、“双希”死亡模式,二、普希金的生活体验,三、普希全学接受中的死亡化。  相似文献   

11.
中西诗歌中对死亡这一主题的态度相差甚远,究其原因,除了文化、历史等原因之外,宗教观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宗教基本肯定人的价值,人生观基本上是入世的,力求在今世做出一番事业,对死后的情景则不感兴趣,对鬼神也比较惧怕,敬而远之,因而生离死别和慨叹生命的短暂常用来入诗,成为主题。而后者则受基督教的影响,"原罪——赎罪——死亡——永生"等观念深深地渗入人的生命意识中,他们认为能赎去原罪,死后升入天堂,与主在一起才是真正和永久的幸福,因而对死亡怀抱豁达和向往的态度,常有一种"美化死亡"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温松峰 《双语学习》2007,(8M):138-138,140
西尔维亚·普拉斯是自白派中最年轻最有艺术才华又最早自杀的女诗人。她所创作的诗歌反映了她不凡的人生观,在她看来“死亡是一门艺术”,从她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她认为死亡即是永恒和再生。本文借她的一篇诗作《雪莉角》来分析她对死亡的看法,即,肉体的死亡并不可怕,因为精神可以长存,惟有精神才是永垂不朽的。  相似文献   

13.
元杂剧中的鬼魂形象作为一类特殊的戏曲艺术形象,活跃于戏曲舞台,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文章拟就鬼魂形象与之所联系的死亡原因及死后表现,以及它所带给人们的对于死亡的审美感知.结合当时元代的社会大环境进行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死亡是艾米莉·狄金森在诗作中关注的焦点主题之一.狄金森将死亡作为一个人生的参照系,对生命进行逆向透视,剖析人生,从而观照生存、想象死亡和体验死亡并对死亡加以本质思考.她把人生的智慧放在死亡的境遇中加以拷问与确证,将大限将至的惶恐不安转化成延续生命的可能性存在,达到活力迸发与从容悲悯的完美结合之境.狄金森的经典性死亡诗作中,蕴含了“如何生活”的人生哲理,隐喻了人生的法则:克制、退守、放弃和领会,呈现出其特有的某种生命智慧形式.  相似文献   

15.
萧红小说中的生命意识和死亡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红的小说有着深厚的蕴涵,展示东北这块黑土地上的文化生态和生存景观,萧红抓住了“生”与“死”——人生的起点和终点这两个主要环节,对人们的生命意识和死亡意识进行突出地展现和深刻地剖析。生命意识和死亡意识是相连相融的,死亡正是生命意识的重要内涵。这些使得她的小说充满了无限的阐释与解读空间。  相似文献   

16.
死亡主题贯穿了布朗肖的全部作品,把他对文学、语言、哲学、政治、伦理学的论述全部串联起来。死亡既是他理论著作中重点阐释的对象,也是他“叙事”作品中重要的意象。布朗肖肯定了黑格尔的死亡的否定性力量,认为这是死亡的“可能性”,他在海德格尔的基础上将死亡“不可能性的可能性”变为“可能性的不可能性”,提出了“不可能性”的死亡。布朗肖认为死亡与文学、语言、黑夜有相通之处,“不可能”的死亡即是文学的“第二个斜面”,是遮蔽的语言,是“另一种夜”。他所追求的死亡即是自由,是美和超越。布朗肖一生围绕死亡和写作在思考,他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空间和死亡美学。  相似文献   

17.
<正>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战争连年不息,生灵涂炭至苦,正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的变化必然导致思想上的变革。此时,传统的儒家思想衰落,旧的价值观念受到全面的挑战和怀疑,这是人的“觉醒时代”。而人的自我觉醒又是从对人的存在困境的深刻思索开始的,而对人的存在困境的深刻思索最主要最深刻的内容便是对死亡的观照和冥思。于是,死亡意识产生了。“死亡意识,正是指潜在于个体生命底层,从生命本身出发的对死亡的恐惧及由之引发的生的焦虑’。我认为,这里还要补充进一点,那就是:个体生命存在的体现何在,即人的生命价值何在。这样,这一意识的含义才算完整。死亡意识的勃兴,彻底打破了儒家所提倡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生活准则和在这种生活准则指导下的功利主义生死观。对死亡的魅力探索、对这唯一能和生命  相似文献   

18.
彝族先民认为,人死后,灵魂不死,灵魂到彼岸幽冥世界继续生存,而且人死后的鬼魂还可以分为“善鬼”与“恶鬼”,善的鬼魂行善事,造福人群;恶的鬼魂行恶事,为害人群。这种分法最早尚未涉及道德判断和阶级对立,而是以是否正常死亡为依据来区分的,后来发展到除了以死者生前的品行为依据外,还以死者谢世的日子为依据,来判定其灵魂的善与恶。  相似文献   

19.
浅谈存在主义文学中的死亡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存在主义文学中死亡意识三种类型的基础上,认为死亡是存在主义文学中的共同母题,并且指出“死亡意识”给存在主义文学带来了巨大生机。  相似文献   

20.
死亡意识     
一 "死亡意识"作为一个名词,它只是一种能指,指的是人作为生命的主体对死亡的认识和体验,这是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存在的普遍意识,它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而"死亡意识"的所指则是丰富多样的,也难以有一个固定的内涵,它具有高度的主体性,每个不同的个体基于自己的主体情况都有不同的死亡意识,而且可以肯定地说,在每个人之间也决不会存在完全一致的死亡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