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教育》2012,(16):34
目标:1.感受"碎蛋壳"花纹的特点,尝试用折线装饰"花瓶"。2.感受线条与色彩相结合的艺术效果,进一步体验油水分离的刷色乐趣。  相似文献   

2.
正设计意图:烟花能扮靓夜空,怎样让孩子用画面表现这美丽的夜景,浪漫的烟花呢?由此,我设计了这节课,让孩子在绘画美丽烟花的同时感知绘画技巧带来的奇妙效果。活动目标:1.学习油水分离作画的方法。2.能画出烟花的主要特征,感受烟花的美。3.感知油水分离的奇妙效果,体验不同方式绘画的乐趣。重点、难点:重点:欣赏图片感受烟花的美丽。难点:掌握油水分离画的方法,进行绘画创作。教学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3.
正活动目标:1.尝试用"卷、贴、画"的方法来体现狮子的形态特征;2.体验运用不同材料进行美术创作的乐趣,感受组合创作的成功和美感。活动准备:1.各种颜色的便条纸、黑色卡纸若干、各色颜料、排刷笔、排笔、塑料吸管、范画;2.幼儿已有画狮子的经验。活动过程:一、感受作品师:今天老师带来两幅画,请小朋友看看都画了什么,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师:这幅画里除了用笔画的地方,还有用纸条粘贴的部分。这样的画我  相似文献   

4.
目的:1.欣赏各种花瓶,感受工艺品的美。2.根据花瓶造型的几个部分及其变化设计花瓶。准备: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花瓶。2.绘画纸,油画棒,水粉颜料,勾线笔,用水果包装网扎成的“菊花”。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第二课时益智器具:四巧板一、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通过画一画、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等活动方式,进一步探索并掌握图形与几何世界中图形面积的计算策略。2.通过观察、想象、操作等数学活动,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培养空间想象力,识图分析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拼图游戏、设计组合图形,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感受组合图形的"美"与图形变换的"妙",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协作精神。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四巧板木质器具、练习纸、草坪图卡、花瓶  相似文献   

6.
肖静 《湖南教育》2005,(14):19-19
教学的课题是《对称图形》。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初步感受并认识对称图形,在欣赏、设计对称图形中感受美、创造美。怎样达到目的?我们从欣赏对称美的图形引入:你喜欢看这样的图形吗?为什么?再出示同上面对应的不对称且不和谐图形,你又喜欢这样的图形吗?为什么?学生很快作出了回答,谈了自己的初步感受。然后设计了一个学生动手题:画出对称花瓶的另一半。学生画完后,教师拿出明胶片做的完全对称的花瓶图形,放在学生画的花瓶上检测,看学生画的是否对称。结果因是随手画的另一半,并不是很对称,学生一下便能看出。那么,怎样得到一个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7.
一、蛋壳动物——鹅 1、把厚白纸对折一次,分别画上鹅的头(连颈)、嘴、翅、尾。(注意要与蛋壳的比例适当)。再剪下并适当着色。 2、先将头的上部合拢,粘上嘴,画上眼,下部分开粘在蛋壳大的一端。双翅分别粘在蛋壳中间的两  相似文献   

8.
富贵硕果     
1.淡线勾勒出花瓶轮廓。在花瓶右下角画一组葡萄,要分出浓淡、深浅。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62页~63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2.引导学生读懂折线统计图,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2.体验收集、制作折线统计图的过程,建立统计观念。教学手段和必要条件:教具:多媒体课件一个;实物投影仪一台;搜集到的折线…  相似文献   

10.
承可芹 《幼儿教育》2002,(12):44-44
圣诞老人材料:蛋壳、电光纸、棉花、旧挂历纸、胶水、彩笔、剪刀。制作方法: 1.用彩笔在蛋壳上画出圣诞老人的五官,将棉花撕成眉毛、胡子状贴在合适部位。 2.用电光纸做帽子戴在圣诞老人的头上。 3.将旧挂历纸卷成圆筒状,把圣诞老人的头固定在圆筒上,圣诞老人就做成了(图一)。  相似文献   

11.
目标:1.学习用吹画和添画的方法表现各种形态的小鸡。2.在作画过程中能细心操作,掌握吹画的方法、步骤。3.感受画面的美,体验泡泡吹画的乐趣。准备:1.物质准备。(1)黄色(深浅不同的三种)和黑色的泡泡水(用水、水粉颜料、洗洁精自制而成),吸管,黑  相似文献   

12.
蛋里藏画     
洋洋是个小实验迷。这天,他拿来一只生鸡蛋,把外壳冲洗干净,用醋酸在鸡蛋壳上画上了自己喜欢的画(图1、2)。晾干后,将鸡蛋放在锅里用水煮熟。等洋洋从锅里取出鸡蛋时,蛋壳上什么痕迹也没有了,而剥去蛋壳后,奇迹就出现了,洋洋画在鸡蛋壳上的画,居然透过蛋壳清晰地印在蛋白上了(图3)。同学们如果不相信,不妨自己试一试。  相似文献   

13.
刷一刷梳一梳目的:增强宝宝皮肤的敏感性,提高其触觉感受能力。材料:牙刷、毛刷(毛笔)、梳子。玩法: 1.大人可选用牙刷、毛刷(毛笔)、梳子,先在宝宝最敏感的手掌、脚掌部位刷一刷、梳一梳,然后再随心所欲地在他全身各部位刷一刷、梳一梳。只需轻轻的力量即可。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教学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合理的解释,并能根据数据信息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2.经历探究折线统计图的分析过程,感受从具体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3.感受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相似文献   

15.
黄斌 《江西教育》2023,(22):39-42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教学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合理解释,并能根据数据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2.经历探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感受从具体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3.感受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教学要求:1.在幼儿基本掌握喷刷技巧的基础上,教其先用树叶剪拼遮挡物,然后进行喷刷。2.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完成小猫后,鼓励幼儿添画。教学准备:梧桐树叶若干,喷刷用具、剪刀人手一套,装有颜料的盘子及空盘子每组  相似文献   

17.
目标: 1.能画出各种花纹、图案。2.感受合作绘画、拼画的特殊效果,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理清行文思路,找出文中四幅"荷画"图。2.朗读品味语言,品味荷之韵,感受作者对荷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3.学习文中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让学生尽快地学会给课文分段,应指导学生运用几种基本的分段方法。一、折线示意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故事性强,情节较为曲折的课文。如教学《景阳冈》一课时,可先在黑板上画出折线示意图:(?)。然后,用小黑板出示填充题:1.武松在酒店__;2.武松提着哨棒__;3.武松在景  相似文献   

20.
活动目标 1.体验水与墨在玻璃上的融合,感受色彩渐变. 2.尝试用宣纸与水墨对印,感受水墨的表现效果. 3.能大胆地添画水墨之景,体验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多幅PPT水墨画、范画、未完成的添画. 2.学具:墨、水、玻璃桌、宣纸、围裙、毛笔、国画颜料、水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