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
为解决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水质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问题,通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识别,在井场钻井工程建设阶段对地下水环境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工况下,钻探施工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非正常工况下,气井钻探过程中,事故状态下钻井废水渗漏会对地下水水质产生污染,但污染范围相对较小。另外石油类污染预测结果表明,气井在钻探施工事故状态下,钻井废水中的其它污染物,也会在钻孔周围局部范围形成污染晕,只是如石油类一样,范围较小而已。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海洋环境保护对于生态平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海上石油开采事业的不断发展,石油污染成为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石油污染不仅会危害到海洋生物的生存,对于人类也会造成严重威胁。据调查,2010年,美国南部墨西哥海湾一油井平台发生了爆炸,导致原油外泄,对墨西哥海湾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坏,很多海洋动物因此遭殃,该地区海洋产业也逐渐萧条。  相似文献   

3.
油田开采是石油勘探行业的基础工作,在开采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做好油田开采中后期的污水处理工作。油田污水是指一种含油的污水,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处理水中的悬浮物,还要控制好油等各项指标,避免对地表水等资源造成污染。油田开采的环境一般较为干旱,当地水资源比较贫乏,所以污水处理工作对当地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油田开采中后期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介绍,希望对相关单位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原油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大原油的开采工作,所以原油开采变得十分重要。但是在开采过程中会留下很多废物,这些废物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地损害,必须要加以清理。在油田洗井水和作业水的处理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现在出现的技术主要是气浮技术和生物滤池技术,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根据实践经验,对油田洗井和作业污水中出现的问题及这两种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简单地分析。  相似文献   

5.
原油生产过程中,实施油气开采,以获得最佳的油气产量,才能够满足油田企业的需求。本文着重分析油气开采技术的进展,促进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技术的进步,不断研究和应用油气开采新技术措施,提高油田开发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沈抚新城规划建设两座污水处理厂。为评估拟建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的污水渗漏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通过建立数值模拟模型,以三氮为污染因子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两座污水处理厂运行十年后,研究区局部地下水三氮浓度略有升高,但对地下水质量不会造成严重影响。进而提出污水处理厂防渗及地下水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7.
油田废水在经过处理合格后的水会回注到油井,处理后的废水质量达到相应标准且不会影响原油开采的效果。通过改进污水处理工艺,加强生化处理技术和反冲洗等污水处理工艺,得到了初步的成效,使水质有了很大的提高。600摄氏度以上的污水替代清水回灌薄油层,采用了热水驱油的方法提高了驱油效率。同时,根据热水驱油中水温较高的特点,对注水井进行工艺上的改进,以达到保温的目的。油田污水的深度治理和回用大大的促进了油田的开采。  相似文献   

8.
引言油藏的开采,会造成地层压力下降,需注水保持油层压力,提高油田采收率。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不同油田需注不同水。由于注入水与地层原油长期接触,其结果将引起地层原油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本文就是把不同含量、不同矿化度的水注入地层原油中,探讨注入水对地层原油泡点压力、气油比、体积系数及黏度等参数的影响及变化规律。这些变化规律,对于改进中、高含水期的开采技术及油田的调整、动态分析及水动力学的计算等都是不  相似文献   

9.
油田开采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高浓度污染废水。由于近年来加工原油性质变化较大,生产中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水质多变,使得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无法满足其废水处理的需求。本文旨在介绍几种有效的废水处理方法,以满足其特殊的废水处理需求。  相似文献   

10.
石油污染是在石油的开采、运输、装卸以及加工利用时,出现石油泄漏、排放而造成的污染。现今社会中,石油每年的总产量大约为22×10~8t,陆地油田生产的数量约为17.5×10~8t。每年仅石油污染就有8×10~6t进入到环境中。当前,石油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本文就石油污染危害以及治理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油田的开采开发过程中,下抽油泵、补充地层能量是油田措施施工中的一项非常常见、重要的生产工序,即通过采取下抽油泵的方式将井下的原油举升至地面,进而保证国家对石油的产量需求。文章通过总结有杆抽油泵检泵施工中常见的典型问题,给出了相应的现场解决措施,从而保证现场施工及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2.
从低产油田注水井中,把半衰期不到6小时的同位素锝-99m注射进去,在数千米井下方圆几百米范围内,就像给人体做“钡透”一样,能看清一次开采剩下的石油。然后,通过注水方法把石油驱赶出来.进行二次分离、收集,实现原油的增产增收。6月25日,河南省科学院宣布,他们完成的“同位素石油测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在大庆、胜利、中原等16家大中型油田中应用以来,增产原油1300多万吨,折合人民币631亿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开发形势的变化,为保证原油4000万吨稳产,需加大开发力度,对注入水质要求提高,注重污水全过程管理,通过加强技术改造,推广应用节点管理、系统控制的管理模式,加强水质管理,使水质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针对边远油井、低产低渗油井开采的现状.JS油田引进了一种新型移动抽油设备T815套管捞油车,针对套管捞油车存在着钢丝绳易打扭、工具易脱扣落井、井口原油外泄量较大、以及部分井由于道路问题原油不能及时外运造成不能正常生产或死井等问题,进行了攻关与改进,提高了套管抽汲采油工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有效地提高套管抽汲设备的利用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邯邢煤矿区是我国华北地区的重要煤炭基地之一,煤炭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邯邢煤矿区是典型的岩溶大水矿床,长期面临“煤水共存”的问题,水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为防止奥灰水突水,大量疏排地下水,致使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造成泉群断流、水质污染、水资源浪费、当地供水短缺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这引起国家决策部门和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客观现实要求必须系统总结研究矿区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水环境变化,查明煤矿开采引发的主要水环境问题,评价煤矿开采对矿区、区域地下水系统和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为科学论证研究煤炭资源开采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为利用经济杠杆更好地保护地下水资源,把地下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也纳入“绿色GDP”核算体系,需要对地下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但其评估方法至今仍没有研究出来。“浓度-价值损失率法”比较早也比较多地用于地表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评估,但用于地下水污染损失评估的报道至今未见报道。本文以石家庄滹沱河地下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评估为例,通过深入地对该地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水质等资料进行分析,并采集水样测试,取得相关水文地质、地下水质量和地下水污染参数后,利用“浓度-价值损失率法”评估地下水污染造成损失。结果表明, 滹沱河两处污染源对地下水污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0.4632×108元,间接损失为2.5474×108元;“浓度-价值损失率法”依据污染物对地下水质量的损害程度即损失率与未受污染的同一水体的总经济价值K乘积来计算,符合环境经济学的原理,理论依据充分;只要能准确求取地下水水质参数、水文地质参数,利用此法能准确地计算地下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7,(23)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如何将开采产物进行有效的处理,达到油、气、水三部分完全分离开,是目前石油沉降脱水技术主要的研究方向。现阶段,利用石油沉降脱水技术,达到油、水分离,是通过油水密度的差异性来实现的。目前,世界石油发达国家,正在对原有沉降脱水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原油脱水的效果和质量。本文主要对原油沉降脱水技术进行研究,并对影响破乳的因素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原油含水率不断上升,对回注水质要术越来越高,污水水质不迭标将直接影响油田开发效果.采油污水处理已成为注水开发油田的重要工作.只有提高污水处理工艺,才能满足保护地下环境和油田可持续性发展,采油污水处理改工艺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田家湖 《内江科技》2004,25(3):51-51
本文在分析开采桩西油田馆陶组过程中技术难点的基础上,通过模拟试验、施工参数优化 等手段配套完善了防砂、注汽、井筒举升以及原油降粘等工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研究菲律宾蛤仔在不同原油浓度条件下对石油烃的累积过程以及受原油污染后在清洁海水中排出污染物的恢复过程和特征的研究,发现:菲律宾蛤仔对石油烃的累积和排出速率均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且排出速率慢于累积速率;菲律宾蛤仔累积和排出的石油烃量以及完成时间与水环境中的石油烃浓度呈正相关;菲律宾蛤仔体内石油烃含量低于20 mg/kg时,不影响其可食用性。本研究还发现:通过把受石油烃污染的生物体放在洁净无污染的环境中进行阶段性的驯养,可恢复其可食用性或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