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小学体育课在发展跳跃能力的教学中,利用跳箱盖、跳绳、吊球等辅助器材做各种不同的跳跃练习,对提高练习的趣味,调动学生的兴趣十分有利。一、用跳箱盖做练习(一)双脚连续跳上跳下练习练习者面对跳箱盖,双脚连续  相似文献   

2.
一、跳箱在身体素质方面的辅助练习1.俯卧撑。手撑在跳箱盖上,脚在地上;或手撑在地上,脚在跳箱盖上,做俯卧撑。2.仰卧举腿。学生仰卧在跳箱盖上,手扶住跳箱两侧,做收腹举腿练习。3.仰卧起坐。学生仰卧在长跳箱盖上做仰卧起坐。4.俯卧挺身。学生俯卧横放跳箱,上体前屈,两手抱头或后背,辅助者两手抓住其脚踝。然后上体向上  相似文献   

3.
一、跳箱在身体素质方面的辅助练习 1.俯卧撑.手撑在跳箱盖上,脚在地上;或手撑在地上,脚在跳箱盖上,做俯卧撑. 2.仰卧举腿.学生仰卧在跳箱盖上,手扶住跳箱两侧,做收腹举腿练习. 3.仰卧起坐.学生仰卧在长跳箱盖上做仰卧起坐. 4.俯卧挺身.学生俯卧横放跳箱,上体前屈,两手抱头或后背,辅助者两手抓住其脚踝.然后上体向上慢慢抬起至直体或最高,再前屈,如此重复练习数次.  相似文献   

4.
<正>我利用跳箱盖训练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几种"斜面训练法"特别行之有效,现介绍给大家,供研讨之用。1.头高脚低的负重练习:头朝高处斜躺在跳箱盖或专用仰卧起坐斜板上,双手持握包裹好的10斤杠铃片放于胸前或脑后进行负重仰卧起坐练习。2.头低脚高的练习:头朝低处仰躺在斜放的跳箱盖上,双脚勾住跳箱盖的侧面。双臂在胸前抱住杠铃片,然后用力将上体向上抬起,直到上体与双腿垂直,整个过程中大腿保持静止,停留3~5秒后,再继续练习。  相似文献   

5.
双杠分腿坐前进动作是初二年级双杠项目中规定的基本教材,教学中利用跳箱代替双杠进行辅助教学,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第一课次(?)跳箱上分腿骑坐练习(图1)双杠上跳上成支撑以及摆动练习第二课次(?)跳箱上完成难点动作:挺身展髋动作(图2)双杠上完成分腿骑坐动作第三课次(?)跳箱上完成难点动作:挺身展髋后前倒直压腿弹杠(图3)双杠完成跳上支撑摆动成分腿坐动作  相似文献   

6.
1.防滑教师先试跳几次检查一下踏跳板和垫子是否放平、放稳,有没有滑动。其次,在学生练习时提醒学生手撑箱时要及时推手,以防向前滑动;下落着地要缓冲。2.防翻教师检查一下跳箱是否放牢固,避免起跳撑箱时,跳箱或跳箱盖向前翻转。其次,撑箱时间不能停留太长,避  相似文献   

7.
跳箱的妙用     
一、利用跳箱的高低落差,改变动作的开始姿势或改变动作的时空条件技巧跪跳起:在跳箱盖上由高处向低处做跪跳起,帮助练习者体会小腿和脚背压垫后提膝腾空的感觉,逐渐缩小落差(在跳箱前加垫子),直到同一平面的练习。技巧鱼跃前滚翻:①站在箱盖上半蹲,向下做前滚翻,体会两臂控制弯曲的感觉;②根据练习者能力,用不同高度的跳箱做障碍物,做跃过横箱的鱼跃前滚翻体会腾空的感觉,提高动作规格。技巧手倒立前滚翻:蹲在跳箱盖上手撑垫子做前滚翻,体会由高重心向低重心转变过程中手臂的控制弯曲。技巧头手翻、前手翻:手撑跳箱盖向低处做,可提高完成动…  相似文献   

8.
1.过“独木桥”。将跳箱盖排成“一”字形(或“之”字形似九曲桥),中间没有间隔成“独木桥”,将学生分成四路纵队,面向“独木桥”站立。教师发令后,站在队前第一位的学生走上桥,平稳地走在跳箱盖上,安全通过后站在对面,其他学生也依次走过“独木桥”。本队所有学生都能平稳通过的队为胜。刚开始游戏时只用箱盖,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可逐渐增加跳箱的高度,提高练习难度,发展学生的平衡能力,培养勇敢精神。2.翻越障碍跑。用几个跳箱摆放在队前,跳箱后面落地处放上体操垫成一个可以翻越的障碍物,做翻越障碍跑的游戏。跳箱高度可根据教学年级和学…  相似文献   

9.
拜读了2005年第2期中吴灵萍老师的《跳箱的妙用》,对文章中关于跳箱的辅助练习的办法,笔者进行了教学实验,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自己几点建议,愿与吴老师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一、技巧跪跳起:在跳箱上由高处向低做,由于箱盖太硬,弹性不大,不容易做跪跳起,而且刚练习者动作一般不太熟练,如果跪跳而不起,容易造成身体前旋,失去重心,形成头栽地。在练习时,保护者立于一侧,手握练习者大臂,顺前摆臂上提,助力下使其体会压垫后提膝腾空的感觉。二、鱼跃前滚翻:1.站在箱盖上半蹲,向下做前滚翻,如果上肢弯曲控制不当,低头团身不及时…  相似文献   

10.
一、游戏类1.搬运接力。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队,每队一副跳箱盖,每队两人一组进行跳箱盖往返搬运接力比赛,最先轮完的组为胜。2.投准比赛。拿去跳箱盖,将跳箱箱体的各层横向置于距起点线4米、5米、6米、7米和8米处。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队,每队队员轮流以投掷实心球的方法将篮球投向跳箱框,投进4米框得1分,投进5米框得2分,以此类推,最后累计每队得分,得分多者为胜。3.攻坚战。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组,距各组20米处各放一副跳箱,跳箱上放一面小旗。比赛开始时,各组排头快速跑向跳箱,爬上跳箱后举起小旗挥动,第二位学生看到排头举旗时迅速起动,…  相似文献   

11.
1.搬运接力(利用短跳箱):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队,每队一副跳箱盖,每队两人一组进行搬运跳箱盖往返跑接力比赛,最先轮完的组为胜(如图1)。  相似文献   

12.
高抬腿跑是一项经常用于掌握与改进跑的技术的辅助性练习,学生做得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跑的正确技术动作,特别是初学者。我在教学训练中采用原地跳箱练习高抬腿,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一腿跪在跳箱上,另一腿做上下摆动,上摆时提髋带腿,膝盖不要超过跳箱水平面,大小腿尽量折叠;下摆时用前脚掌着地,上体伸直。在练习过程中,前后摆臂要协调放松。跳箱高度以摆动腿能伸直着地为准.  相似文献   

13.
<正> 跳箱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常用器材。现用跳箱存在着难以适应各级学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能学生的练习需求的缺点。为改变这一状况,本人设计制做了这种装拆容易、组合多变的三段式多用组合跳箱。该跳箱有以下几种优点: 1.适应教学组合多变三段式多用组合跳箱打破了现用跳箱的结构模式,克服了旧式跳箱纵向不可调的不足,从长、宽、高三个方位皆可做调整。大箱小箱自由组合之优点,使它更加广泛地适应于大、中、小学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能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组合出几种不同长度的大、中、小跳箱,极适合低年级和体能差的学生练习。另外,教学中还可根据不同动作的结构特点,组合出“凹”形、“台阶形”等不同形状的异型跳箱供学生做辅助诱导练习,更是旧跳箱所不及。 2.分段使用一箱三羊三段式多用组合跳箱,分段使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访谈专家和教师、结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跳箱教学的辅助练习进行研究,提出了助跑、起跳、支撑、落地和完整动作的若干辅助练习方法,旨在为中学跳箱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澳大利亚,一般在下列两种情况下进行这套放松练习:①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②比赛前感到很紧张的时候。因为这套放松练习有催眠作用,因此做这套放松练习和比赛之间至少要相隔两小时,不可做完这套放松练习就去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16.
一、跳深练习 运用跳箱替代传统的跳深练习,既不占用过多的场地,又经济实用。将60~90厘米高的跳箱放置在场地上。练习者双脚或单脚跳上箱,跳下,接着再跳上箱,跳下,反复练习。要求练习者起跳落地上体要立腰平稳,用前脚掌着地,尽量不用脚后跟,起跳迅速,落地轻稳,注意动作的连贯性。每组20~30次,3~4组。由于跳箱可以灵活地高低放置,这就给练习者带来一定的趣味性和游戏性,提高练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1. 顶肩推手是支撑跳跃中最难掌握的技术,因为由第一腾空到支撑,顶肩推手形成第二腾空之间的时间差会造成许多学生的动作变形,如推手晚,人会向前扑倒,推手早,人会坐到跳箱上,甚至整个人伏在跳箱上,推手力量不足就不会有第二腾空等。因此,在教学中应以顶肩推手作为重点,为减少一些错误的动作的产生应反复练习顶肩推手动作,如对墙练习,支撑过人背练习(一学生身体前屈、双手撑在膝盖上,练习者从此学生背上跳过去)等。当基本掌握动作后,再到跳箱上练习。另外还可用先降后升跳箱高度的办法来进行练习。 2. 学生练习时教师…  相似文献   

18.
巧用跳箱     
跳箱除了用于体操教学之外,还是学习、改进田径跳跃项目技术和进行力量训练的好“帮手”。现将用途及方法介绍如下:一、跳高 (一)俯卧式跳高过杆练习。将跳高海绵垫紧贴跳箱外侧放置。练习者起跳后身体俯卧在箱体上,起跳腿屈膝于箱侧,然后做起一跳腿外展翻转身体落垫的俯卧式跳高过杆模仿练习。 (二)背越式跳高过杆练习。将一块体操海绵垫搭在箱体上,跳箱外侧放置跳高垫。练习者站在助跳板上,背靠横箱站立,然后做原地上体后倒仰卧成“桥”练习,继而进行原地起跳背越过箱的练习。为了有较长的腾空时间体会过杆时的身体感受,也可…  相似文献   

19.
跳箱是中小学体育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结合实践,充分挖掘、开发跳箱在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潜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一、巧用跳箱,发展身体素质1.发展上肢、肩带肌群力量的练习如俯卧撑:两手扶在跳箱上,与肩同宽,两足跟并拢,脚前掌着地,四指向前,根据教师的口令进行收臀紧腹连续做俯卧臂屈伸。每组练习  相似文献   

20.
<正>一、见缝插针,增加练习内容案例:学习内容为跳箱"横箱分腿腾越"。男、女生各24人,跳箱4组。将学生平均分成4组,每组12人,面对跳箱成1路纵队站立,依次练习分解动作或完整动作。分析:由于器材特点和数量的原因,教师通常采用1名学生练习,10名学生观看,1名学生保护与帮助,学生完成1次练习之后,在较长的等待时间内无事可做,整节课,学生练习次数大约为3~5次,严重浪费了体育课有限的练习时间,降低了练习密度,最终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