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卢夏萍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教研员主题:区域推进以校为本的STEM项目化学习实践为推进STEM教育,拱墅区将STEM教育系统融入深化教学改革的区域实践。第一,通过种子计划支持学校常态化实施。培育教练型教师,凝聚先行力量,重视研修策划,贯穿实践任务。第二,注重培育以校为本的实践。帮助学校总结以校为本的实践样态,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模式,生本教育很早就应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但是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实施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追本溯源,探求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生本教育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哲学理论基础,以帮助学校更好把握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施,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开展区域网上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利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北京西城教育研修网为个案,应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区域网上研修活动的现状,指出当前区域网上研修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发布为主,兼有讨论",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整体设计,形成系列化网上研修活动主题;培养活动主持者,加强网上研修活动引领;建立网上评价制度,激励教师深入参与网上研修.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基于多年的课例研究实践,提出了“课例研修”这一概念。本研究具体阐述区域开展的课例研修与其传统的课例研究的区别、课例研修的意义价值以及北京西城区在区域层面开展课例研修的实践路径。区域层面的课例研修赋能教师自我成长,提升了教师群体的素养和学科育人品质,为促进新时代教学方式的变革寻求了一条可行之路,并在学理上丰富、创新和发展了传统的相对单一的课例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城乡教育发展越来越不均衡,农村初中发展相对迟缓,生源、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如何立足农村初中的发展实际,因地制宜,深入开展校本研修,进一步提高校本研修实效性,是目前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通过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校本研修的实效性,可以促进教师快速成长,促进学校健康发展,使农村初中教育逐步融入基础教育快速发展的轨道上来,实现区域教育教学的均衡、可持续发展。一、校本研修的内涵校本研修是在一个教育改革时期,能够使教师成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现状,简介了生本教学和信息技术生本教育特点,并着重阐述了初中《信息技术》开展生本教育实践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第79期在淄博的举办,生本教育实验改革在淄博市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展开。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是以学为本的教育。生本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广大教师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学生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专业发展。在此,笔者结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际,对初中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升初中的办学质量,改变学生普遍的厌学状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活课堂教学氛围,从2008年8月开始,成成中学初中部以生本教育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以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的生本教育实践,全面推开以“生本学案”为依托的“探究成因、共享成功”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学习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学是遵循生本教育理念进行的教学。生本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机会,给学生表现的舞台,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生本教学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的力度不断加强。对我国的初中数学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理念受到新的教学理念——生本理念的冲击。生本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少教多学,主要以小组学习形式,通过学生实践与集体讨论进行自主学习。本案主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本理念进行了全面分析与研究,并系统阐述了生本理念下应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发挥校本研修的作用,学校有必要构建实践取向的校本研修模式。实施实践取向的校本研修要求学校根据教育实际确定研修主题。以问题为基础的自主学习、以案例为支撑的情境学习和以群体为基础的合作学习是校本研修的主要方式。学校要通过建构校本研修理论、解构校本研修实践、收集校本研修成果等环节,对校本研修进行系统反思,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要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行为、形成教学风格等实施校本研修的"行为跟进",养成教师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2.
<正>受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领导班子的委托,笔者牵头组建项目组,分别于2014年、2016年为该校教师专业研修提供两轮的专业支持与服务,研修效果得到该校领导班子和教师的一致肯定。基于该项目的研究,本文就高校和中小学协作打造教师教育共同体,实施以校为本、以岗为本,以有专业引领的教师反思性实践为主要路径的教师专业研修工作进行总结概括,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当下在职教师的有效校本研修问题。一、"实践取向"的教师专业研修目标  相似文献   

13.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的研究形式,它是一线教师对教育教学行为的探索和反思,而这种探索和反思往往是以学校或教师本人亲身经历、设计的教育实践或经验作为技术支持的。因此,校本研修不仅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起着指向作用,更能促进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生本教育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对我县的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正在尝试实践生本。实践生本的第一步,就是要设置好学生学习前的"前置研讨单"。那么,什么是"前置研讨单"?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设置好"前置研讨单"呢?一、什么是"前置研讨单"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前置研讨单"是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学"为根本,教师适当的"导"为辅佐,以知识和能力的"用"为归宿的导读单。"前置研讨单"一般是以单张便笺的形式出现,方便学生专注思考和研讨,也方便教师抽查。二、目前数学学科"前置研讨单"存在的问题2013年,我县许多教师热情高涨地投入到生本课堂实践中,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不少生本实践经验。通过对全县数  相似文献   

15.
赵锋 《上海教育》2008,(21):26-26
作为教育部“幼儿园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实验区,普陀区在两年多的实践中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解决新课程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为重点,以教育现场为研究主阵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加强区域推进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实践研究,探索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园本个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八大教研机制:园际互动式教研机制、常规教研视导制、网上教研制、教研员蹲点制、教研组评优制、教研组长研修制、专家团队带教制、新教师培训制。  相似文献   

16.
所谓生本理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僵化的教育模式,改变过去将学生当成学习主体的教育理念,将学生摆在学习主体地位,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由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改变应试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考纲为中心的局面,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教育,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出现很多教学问题,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大多学生成绩并不理想,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方式有问题,还有学生学习态度问题,本文结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分析生本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以“优+”研修强师兴教,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通过更新文化表达、研制区域“优+”研修模型,系统优化顶层设计,构筑区域研修新生态。二是抓住关键环节,架构研训一体系列研修课程,以项目驱动、区校联动,助推区域教育教学改革走深走实。三是多措并举,通过打造优质研修员队伍、升级智慧研修平台、固化优质研修成果等,强化研修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职前与职后的一体化、连贯化培养是较为理想的模式.本研究通过在区域教育中,建立高等师范院校和中学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师范生课程建设、教育实习、区域学科竞赛、区域集体教研、大学参与中学校本研修等方式,探索实现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区域性合作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模式以中学机器人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几年的实践,在学科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能力提升、双方合作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的研究形式,它是一线教师对教育教学行为的探索和反思,而这种探索和反思往往是以学校或教师本人亲身经历、设计的教育实践或经验作为技术支持的。因此,校本研修不仅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起着指向作用,更能促进教师专业素质与技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来看,真正有效的教师研修必须是"最近发展区"意义上的研修,一种是先进的教育经验智慧型研修,以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观念为载体;一种是教育教学实践智慧型研修,以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教学事件等为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