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化学反应的调控"是根据化学反应原理指导实践的重要内容,揭示了知识的实践价值.分析并归纳从理论学习到科学实践层面的主要难点,以"合成氨工业条件选择"为例,通过处理合成塔中真实物料数据、合成氨反应机理示意图、铁催化下合成氨反应历程-势能图等一系列真实信息,引导学生从反应限度-速率-技术-效益等综合角度构建真实情境下化工条...  相似文献   

2.
以“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为例,基于“CASES-T模型”为学生创造真实情境,以实验为研究手段,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小组展示、动手实验、实验异常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建构控制变量在对比实验设计中的思维模型以及形成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外部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原因,体会理论模型建构的过程。本次教学实践,学生无论在能力还是思维上,都得到比较大的提升,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张红 《化学教与学》2023,(5):56-58+96
以复习“燃烧与灭火”为例,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入课题,建构燃烧反应模型,运用变量控制思想及绿色环保理念设计燃烧条件实验探究方案。从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条件、反应现象等视角认识燃烧反应,形成化学反应的系统思维意识。结合实例认识合理利用、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学习利用质量关系、比例关系定量认识化学反应,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对促进学生思维从定性向定量的转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教版新教材中的实验方案操作复杂,一线教师很难在课堂中真正实践完成。本文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进设计,此实验步骤简单,方便课堂生成,便于引导学生从“宏观-曲线-符号-微观”四种表征方式对反应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思维转变,提高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以探讨新能源物质——氢气制取过程中的新物质、新方法为主题化情境,将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融入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理解和创新应用中,实现知识结构化;通过设置辨识关联、分析解释、创新设计等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建立真实问题解决的认识视角,实现认识结构化;在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建立真实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型,发展高阶思维能力,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王瑶 《化学教学》2016,(7):35-38
通过“任务驱动”进行“乙酸乙酯的制取”的教学设计,把任务分解为思考酯化反应的特点、选择酯化反应条件和装置设计系列任务。教学实践表明,“任务驱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时,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能基础把主任务分解成适当的任务系列;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也要起好引导和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2022年高考试题为例,分析高考化学反应原理试题的命题特点:基于真实情境解决复杂问题;基于概念理解考查精准计算;基于图表信息考查思维过程。针对学生存在的障碍点,提出复习备考策略:建立思维模型,形成稳定的认识角度和思路;优选情境素材,在真实问题解决中应用知识;重视思维训练,提升信息读取和加工能力;全面覆盖考点,夯实基本概念,强化通解通法。  相似文献   

8.
化学反应进程是指反应的速率、反应方向、反应进行的程度等.对于反应进程的影响因素,学习中往往只注重于速率因素,而速率影响因素又局限于反应物本身结构及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催化剂等.而实际上,随反应进行,反应物自身浓度减少、反应伴随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反应本身产物、物质水解产生的酸、碱性都会成为影响化学反应进程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以高三一轮复习课“广义水解”教学为例,引导学生建构认知模型,并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把“电性效应”思想渗透到化学反应的教学中去,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通过模型建构和学科思想的渗透,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避免了学生机械记忆,提升了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如何通过引导探究、自我提问、思维导图、揭示本质等方法来促进学生活学化学反应,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激活化学思维.  相似文献   

11.
以“工业合成氨”教学为例,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个维度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体会化学理论的学习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和反应进行的方向等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是在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有助于加深理解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反应,后续学习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实际上是化学平衡知识的延续,因此它还是后一章内容学习的基础.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并掌握通过实验测定某些  相似文献   

13.
高中化学学科的深度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项目式教学中依据学科知识和思维过程,结合应用实例,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为深度学习搭建有效的学习平台。本教学设计以“泡沫灭火器的制作”为项目主题,开展高中化学“盐类水解的应用”的教学。学生通过完成“梳理灭火器应满足的条件”“选择反应原料,设计泡沫灭火器方案”“构建水溶液思维模型”“泡沫灭火器实用性研究”4个任务活动,实现真实复杂水溶液体系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4.
以高三复习课——“尿素的工业制备”为例,依托“工业合成尿素”这一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从原料的选择、合成条件的优化、相关数据的计算、环境与能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解决工业合成尿素的实际问题。在项目式教学中融合STEAM教育理念,辅助学生体会学科融合思维,建立工业流程问题的思维模型并应用模型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化学反应进程是指反应的速率、反应方向、反应进行的程度等。对于反应进程的影响因素,学习中往往只注重于速率因素,而速率影响因素又局限于反应物本身结构及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催化剂等。而实际上,随反应进行,反应物自身浓度减少、反应伴随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反应本身产物、物质水解产生的酸、碱性都会成为影响化学反应进程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梁军灵  孙萍 《甘肃教育》2021,(6):130-131
文章以“铁的转化”为例,介绍基于价-类-耦合反应的思维方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中的应用。在元素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建立价-类二维认识模型的转化观,以耦合作用为载体,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热力学理论理解复杂化学反应中的耦合反应,帮助学生建立分析复杂反应的热力学模型,发展学生的模型认知素养。  相似文献   

17.
面对高中有机化学反应教学中偏重机械记忆的问题,通过分析新课标对有机化学反应的教学要求,基于结构视角理解有机化学反应教学研究现状和实践效果,建议以结构视角为突破口,开展促进学生结构与性质整体理解的有机化学反应教学。以"再探乙烯与溴水的反应"为例,建构基于杂化方式、电负性、电子云密度、键的极性等相关结构要素分析有机化学反应的认识视角,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结构思维。  相似文献   

18.
通过解析浙江省2023年1月选考化学第15题,探讨从定性和定量视角审视沉淀溶解平衡与盐类水解等可逆反应的本质,形成从化学平衡常数等定量视角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平衡思想等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9.
崔凯 《中学生阅读》2008,(1):129-132
从2006起化学考试增加的“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考点,体现了高考较强的导向性——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问题。由于这一考点的增加使得“化学工业”在高考中的地位明显增加。有关“化学工业”主要知识点有:合成氨工业、合成硫酸、氯碱工业的生产原理、设备、生产流程、尾气的吸收与处理,除要考虑生产流程、原料用量、价格,同时还要考虑反应所需的条件,以及对设备的要求等。  相似文献   

20.
一、指导工业生产的进行(如获取原料、选择条件)【例1】关于合成氨工业,回答下列问题:(1)氢气的来源有多种途径,试从原料易得的角度考虑举出其中适宜的三种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出各反应的应用前景:①,②,③.(2)氮气的来源:①是,②是.(3)合成氨反应的特点是:①,②,③.工业上合成氨选取的适宜反应条件是.这些条件中既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又有利于增大反应进行程度的是.分析:本题以合成氨工业的原料来源、反应特点、生产条件等要素为剖析对象,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及思维的灵活性.(1)①红热的焦炭与高温的水蒸气反应:C+H2O CO+H2,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