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长期以来,党中央对高校思政教育给予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爱国情怀。近年来,随着《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出台,强调高校美育的特殊重要性。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与美育融合发展,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和要求、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举措。思政教育强调思维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美育是感性教育,  相似文献   

2.
美育与思政铸魂深度融合是高校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可行路径。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协同育人,是高校突破思政教育发展瓶颈,解决活力缺乏、实效性不足的举措,同时可以促使高校美育工作有效实施。通过挖掘当地美育资源、丰富美育内容、拓宽美育形式、构建“美育+思政”新型思政队伍,提升二者协同育人的实效性,进一步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思政教育与美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两大板块,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存在未充分考量美育、教学方式单一、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影响美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入结合。高校要加强课程评价体系建设,发挥美育的特点,密切美育教师与思政教师间的交流沟通,丰富高校思政教育与美育的结合方式,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政教育新媒体矩阵建设,是基于统一高校新媒体时代教育思想及完善高校新媒体平台协同教育体系,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阐述了新时期高校新媒体矩阵建设意义与建设问题,针对高校新媒体矩阵建设发展进行了探究,分析了新媒体矩阵建设在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和教育有效性方面发挥的作用,提出了高校思政教育“新媒体矩阵”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李振礼  王盼 《教书育人》2023,(36):47-49
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由“灌输式”转为“启发式”教育,发挥美育的功能。当前,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存在美育缺失、制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和学校、教师、学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健全学校“美育+思政”育人体系、挖掘美育中的“思政资源”、提升教师队伍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行性路径,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6.
美育与高校思政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而网络美育则是数字时代技术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美育形式。网络对当今高校的思政教育和美育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将网络美育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因此,从顶层设计、学校、个人三个层面入手,形成网络美育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新工作模式,可以大力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教育体系中,音乐课程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美育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推手,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根本需求。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着重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知识与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音乐水平和审美素养的同时,保障学生文化自信、民族精神、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全面培养,使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本文立足于高校音乐教学实际,深入分析了其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现实意义及其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8.
树立学生立场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这是一项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生态工程,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而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新特征。构建和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必须牢固学生立场,坚持服务导向,遵循生态教育规律,优化思政生态环境,拓展新媒体平台,全面提升思政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要求当代高校课程设置需兼具专业性与思政性。舞蹈教育是大学美育的组成部分,以往总把培养专业舞蹈人才当作舞蹈教育的目标任务所在,忽略了舞蹈美育的素质育人作用,而舞蹈自古就有德化人心之效,因此加强高校素质舞蹈教育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及师生交流方式、教育方式的变化,促使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使命.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的几种素质用“长”“宽”“高”来概括.“长”是指思政课教师要擅长运用新媒体技术、擅长与学生沟通交流、擅长应对新情况和新变化,“宽”是指思政课教师必须眼界宽、知识面宽、胸怀宽,“高”是指思政课教师应该学术素养高、教学水平高、道德情操高.要达到这些要求,思政课教师就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努力提升自己备方面的素质和教育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对分课堂”模式,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爱科技”九大关键能力模型,构建“课程思政引领、知识体系搭建和营销实践拓展”三位一体的“新媒体营销”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分组合作和开放式讨论,旨在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社会责任、伦理价值的认识。“对分课堂”模式增强了“新媒体营销”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立。通过多元评估和即时反馈,确保教学效果,支持学生全方位成长,为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与教学改革提供新见解。  相似文献   

12.
美育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文章论述了美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定位和教育价值,探讨了美育能力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定位与转换的关键作用,通过对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审美素养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思政课教师的美育认知误区、专门研究思政课教师审美素养的理论成果缺失会造成高校美育建设的“孤岛困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文章认为,立足于强化审美素养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断提升运用美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能力,引导受教育者置身于审美实践活动,培育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鉴赏力,加强实施美育的制度建设是美学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形塑的可能开新之路,也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之策。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立德树人的根本和关键。新媒体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更加注意学生的思想状态。对此,我们展开分析和讨论,在明确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的特点,从而探究新媒体时代中高校思政课程教师传播正能量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真正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应用下高校思政工作与媒体的融合,可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的因势而新。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丰富教育资源,优化教学组织形式,促进施教者角色变革。对此,应积极促进线上平台与线下课堂无障碍衔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在思政教师与辅导员创新工作模式时,利用朋辈力量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从而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力求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两者互助互补。美育由来已久,具有灵活性、开放性、触动性、形象性和普遍性。美育与思政教育具有高度契合性,但目前高校美育仍存在受重视程度较低、功能尚未有效发挥以及美育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需进一步挖掘美育素材、开展美育活动、提高美育师资队伍质量,从而使美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把关”行为举步维艰,而新兴的“把关”需求却与甘俱增.只有政府媒介、教育者、学生意见领袖、学生个人四方面合力,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人”合力模式,才能解决这一矛盾现象,实现思政教育的真正把关.  相似文献   

17.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影响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导向和视野格局,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育人功能的实现。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教师应摒弃“在思政言思政”的弊端,深度融合美育与德育,通过以美促知、以美怡情、以美塑行,实现美育与德育相互增效,以陶冶情操、涵养心灵、塑造人格。  相似文献   

18.
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新媒体技术广泛的应用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基于新媒体技术探究高校思政网络育人工作创新思路与策略,激发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新活力,增强高校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9.
田华 《河南教育》2023,(5):12-13
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创新思政育人体系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路径选择。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分析新媒体对提高高校思政育人质量的作用,构建科学全面的育人发展路径,打通思政育人“最后一公里”,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进一步提升和创新突破提供实践遵循。  相似文献   

20.
<正>新媒体凭借其便捷性、传播性、融合性及交互性等优势,无缝式、多维度、全方位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致使思政教育内涵体系产生巨大变化,形成了新媒体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全新形态。这不但打破了以往思政教育以授课教师为主导、以单向灌输为核心的教育范式,而且转变了以往重视理论输入而忽略实践应用的惯性教育思维,切实转向以教育内容为中心,不断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因此,如何快速顺应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融合发展的全新形态,全面增强思政教育工作效果,探索思政教育全新技术路线,已然成为现今高校思政教育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