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现代教育技术》2016,(12):24-30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传播冲击、改变着纸媒阅读,引起纸媒阅读与屏媒阅读的争论。从形式来看,纸媒与屏媒在文本属性、媒体特征、载体信息属性以及交互性方面存在区别;从价值来看,屏媒促进了儿童语言和读写能力的发展,但纸媒仍然存在优势。文章以"读写生态模式"和"集装箱模式"理论重新审视了数字时代的阅读生态,并基于对阅读生态丰富性和动态性的思考,对当前的屏媒阅读实践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及便携式移动通信的支持下,我国已进入"微时代"。"微时代"具有与传统大众传媒时代不同的内涵和特征,对文化传播、社会心理、人际交往和生活方式等产生着强烈的冲击。在"微时代",由于传播主体的大众化、传播内容的多元化、传播方式的自主化、传播环境的扁平化、传播法规建设的滞后性等因素,对主流价值观提出了严峻挑战,而选择什么样的应对路径就成为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应对之策,从而利用"微时代"传播的优越性,把控主流价值观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接收范围更广、传播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的微时代,媒体舆论往往青睐暴力、灾害、不公等社会阴暗面,传递正能量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话题。本文在分析微时代下正能量传递的特性和方式的同时,助力微时代下的传递正能量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媒体不断出现并呈现出新的传播特点,而"微"是当代新媒体最具突出意义的新特点。当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与节奏、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企业的商业利益新机遇促使了微传播时代的到来。但微传播在彰显其巨大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知识碎片化、思想肤浅化和精力分散化等个人风险。  相似文献   

5.
在微传播环境中信息传播面临复杂境遇:一方面新闻信息不断地"微化"为碎片,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整合"为大数据,微传播与大传播双向发展,微传播越发达、大数据传播也越壮大,大数据传播越强大、微传播则越繁荣,形成了双向背反而又互补的巨大传播场域,极富张力。这种背反与互补具体呈现为背离与依附、分裂与聚合、大众化与小众化、碎片化与整体化、分散化与一体化、大数据与小数据、真实与虚假、专业传播与非专业传播、自创分享与转发分享、个体化与群体化等并存、交叉、混杂的状态,因而传统5W模式各要素均面临着分裂与聚合的背反命运。  相似文献   

6.
<正>移动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文化传播发展阶段的微时代。微时代的特点在于信息的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短小精悍且极具冲击力,易于受众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当前,伴随着微博、微信等软件的发展,微媒体成为我国主流信息传播渠道之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微时代的到来兼具机遇与挑战。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需要积极应对微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并寻求可行的解决策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微媒体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当下,随着微博的兴起,社会已经步入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微时代,与传统媒体相比,微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的传播特性对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在分析微时代传播特性的基础上探析其舆论引导策略,助力微时代下构建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媒体技术和数码技术的革新,计算机和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日渐迷你化。传播技术的每一次创新都带动着文学的革命性变化,在自媒体时代传播技术的变革已经渗入到文学内部中来。该文主要探讨在自媒体时代下的文学的"微"化特点,以及在自媒体背景下"微"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微媒体的迅猛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信息传播进入“微”时代模式,无“微”不至的时代氛围与无孔不入的信息传播深刻影响着当代大众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给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诸多挑战。在分析“微”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特征基础上,对“微”时代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几方面挑战做出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时代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的广泛运用,人们恍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微时代已经悄悄来到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微时代的信息越来越以短小精悍的风格进行传播交流,乃至进行情感沟通,而且传播非常快捷,特别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教师作为人类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理应站在微时代的最前列。微时代从教学到管理,再到教研,都发生了颠覆性变革,直接改变了教育生活。为此,教师应站在微时代的最前列,融入微生活,有效提升工作绩效。在微时代里,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节奏明显加  相似文献   

11.
在"微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危""机"并存的局面。"微媒体"在知识信息传播主体方面的"去中心化",在知识信息传播方面的碎片化,以及在知识信息传播和获取方面的过度开发,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然而,"微媒体"在场域、载体、理念等方面又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探索"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化"危"为"机"之路,要善用"微媒体",占领"微阵地";建立"微环境",融入"微生活";运用"微语言",凝聚"微力量"。  相似文献   

12.
微博与微信等微传播平台的普及,昭示着以信息化为依托的微时代到来。教育环境的变革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微"特点。本文以微传播为研究对象,对微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个人终端的迅速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而与之相对应的微交往、微传播等信息循环时代也在不断常态化。从微文化传播视角出发,分析新背景下高校学生成长特征与需求特性,立足其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领学生微生活的正效性,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价值,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业态的开启。  相似文献   

14.
微时代语境下,主流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和控制能力有所降低,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平民化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效率,"意见领袖"分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为此,要实现微时代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传播:一是建立主流媒体与微时代各新媒介互动的信息传播机制;二是营造良好的传播环境,打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上下"通道";三是注重发挥"意见领袖"的正能量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微时代就是以微博、微信等微媒体作为主要微信息处理方式的时代,微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内容更丰富且具较强的冲击力。产生于19世纪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今时代已经不仅局限于学术界,已经开始有相当大的"群众基础"。造成这方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微时代角度下谈谈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传播时代,创新了一种"无微不在"传播空间,并以四两拨千斤的力量,改变着社会的生存状态、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模式。文章从大力构建微传播平台,充分利用微媒体资源,积极推行微创作实践,努力开创微教育途径等四个方面,论析了微时代教育创新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微博、手机、QQ、MSN等为代表的新的传播介质和工具对于今天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微传播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论述了微传播时代的特征及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了可行性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速度更迅疾,传播内容更新颖,信息交互更便捷,改变原有知识受众的学习行为。选择一款适合微时代教学的二维动画软件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将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胡民 《文教资料》2014,(1):128-129
“微时代”是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受众面更广。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要充分发挥微博等新兴媒介的正面功能和积极作用,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多措并举,努力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原有的单一、中心化的信息传播形式发生改变。信息传播场域和对象的拓展使传统信息传播的叙事方式发生改变,传播影响力得到发展,由此带来思政话语的转变与升级。微时代思政教育的话语主体更为普遍,话语环境更为复杂,表达更趋特色化,需要重构话语主导权、聚焦话语价值体系、优化话语表达逻辑,从而实现微时代思政教育效果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