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引发全球瞩目。“双碳”目标教育与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天然联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双碳”目标教育,体现了地理人的担当与作为。文章以“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为例,以情境教学为依托,通过五个“碳秘”,让学生了解“双碳”目标概念,构建“双碳”目标意识,走向“双碳”目标行动,从而实现“双碳”目标教育在地理课堂的融入。  相似文献   

2.
国家“双碳”战略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通识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大概念理念下,以问题整合地理学科相关内容的教学方式,借助“双碳”大概念的构建和迁移,可共同实现“双碳”教育目标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文章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载体,探索了高中地理“双碳”教育的大概念整体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及实施“双碳”战略的大背景,结合高中地理课程要求,阐述了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双碳”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对地理课程学科特性、教学理念及知识体系的系统梳理,论述了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双碳”教育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渗透“双碳”教育的路径,旨在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双碳”理念,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地理是渗透“双碳”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地理课程中渗透“双碳”教育是发挥地理课程综合育人价值,丰富“双碳”教育实践经验的有效探索。文章解读了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双碳”教育内容的内涵,并以“何以为家”主题为例,以理解我国的“双碳”目标和参与“双碳”行动为教学内容,进行了在地理课堂中渗透“双碳”教育的尝试和探索,最后提出了高中地理课程渗透“双碳”教育的建议:拓展渗透“双碳”教育的空间,使课程活动落到实处;丰富渗透“双碳”教育的“影响源”,使课程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提升渗透“双碳”教育的视野,使课程情境完整连续。  相似文献   

5.
袁靖艳 《科幻画报》2023,(3):197-198
目前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即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彰显了我国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积极应对环境变化的决心。[1]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如何在“双碳”战略如火如荼推进的背景下,立足本职,将“双碳”概念融入科学课堂,将“低碳”理念在学生中普及开来,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尝试在科学课堂、科技活动中不断渗透“碳”相关知识,让学生逐渐理解“双碳”的内在原理,并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积极探寻绿色低碳的有效方法,真正践行绿色低碳路线,为“双碳”目标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双碳”战略也随之出台。税收秉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提供物质保障,是国家宏观调控和战略调整的重要手段。从理念更新、制度优化和实践运行三个向度将“双碳”战略融入“纳税申报与筹划”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文章通过挖掘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中蕴含的“双碳”目标相关教育内容,基于实现“双碳”目标的“三路综合、四举并进”模式,探索了渗透“双碳”目标融入中学地理教学的路径,并采用该路径以资源枯竭型城市乌海的转型发展为例进行了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8.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加强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着力推进系统性环境管理教学改革,探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高等教育的有机融合,对建设“双碳”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构建以生态文明为纲领、以系统思维为“眼睛”、以“双碳”目标为“向导”的环境管理系统教学模式,形成“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使之更契合当下城市及区域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并就激发学生在环境管理学科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具体做法及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从北京冬奥会看碳中和为主线,整合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与北京冬奥会“双碳”行动等内容,通过个性化作业设计,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与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双碳”目标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危机的主动作为和共同追求,顺应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大势。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双碳”目标教育是地理学科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文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构建教学结构序列,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双碳”目标教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11.
庄宁 《辽宁教育》2024,(5):69-71
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在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之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气候变化威胁全球人类生存空间及应对资源环境约束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教师应认真解读“双碳”目标与“双碳”行动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厘清“双碳”行动能力培养与地理学科教学、德育课程实践的关系,探索地理教学与德育课程融合视角下“双碳”行动能力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2.
将“双碳”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学,能够改变学生的思想理念和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和低碳生活的理念,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培养时代新人。在“双碳”目标下,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将“双碳”教育理念渗透课堂教学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阐述了“双碳”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了“双碳”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学的可行性以及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双碳”教育现状,提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双碳”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的重要背景和网络时代知识学习的巨大挑战,阐述了“双碳”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的必要性。依据新建构主义理论,构建了高中地理“双碳”教育框架,通过分享、协作、探究、零存整取等教学环节,搭建了课内系统化知识与课外碎片化知识的互联桥梁,最终实现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双碳”教育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观念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践行“双碳理念”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高中生物学是渗透“双碳理念”的优势学科。文章首先对“双碳理念”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可通过契合教材知识点、利用生物学实验、加强碳中和习题训练以及开展实践活动等途径进行“双碳理念”的渗透,最后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背景下,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高效培养优质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是培养适应新经济、新技术发展需求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结合“双碳”目标的重大科技需求和环境学科的特点,在坚持专业特色、重视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上,从构建交叉课程体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比重三个方面,探讨环境学科本硕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各学位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一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6.
“双碳”教育是从人类所面临的气候问题出发,从地球气温升高带来的环境危机入手,到探究地球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再到减排降碳的知识普及,通过教育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推动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文章强调“双碳”教育在初中地理学科中的重要价值,提出“双碳”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学、促进学生“双碳”问题解决能力的设计思路,包括组建教学共同体、整合学科知识、结合良构与劣构问题等。在具体案例中,以“天气与气候”为主题,将“双碳”教育融入跨学科主题学习,通过研学活动设计、研学资源整合、学科融合等策略,引导学生从身边出发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双碳”教育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双碳”教育。将“双碳”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学有利于彰显地理学科的立德树人价值。文章主要从“双碳”教育和初中地理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进行论述,进而提出“双碳”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简要阐述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与美国“清洁竞争法案”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欧美碳关税的实施将对我国的贸易体系产生一定的冲击。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我国政府和企业应该积极应对:主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坚决抵制单边贸易保护,发展低碳技术、大力降低碳含量,增加碳排放成本、提升碳减排效率,加强碳足迹管理、构建产品碳排放核算体系,锚定“双碳”目标,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我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实现“双碳”目标是开展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价值取向,反过来,培育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在透析“双碳”目标与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之间逻辑关联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存在的现实困境,并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三方面提出培育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将“双碳”理念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有效推动能源转换、促进环境改善和优化出行方式。然而,当前“双碳”理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用中,存在发展时序节奏不协调、制度建设不完备、发展理念与转型实践相冲突和多主体统筹协作困难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双碳”理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路径,以期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