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列举了基础教育“减负”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政策表面化、政策扩大化和政策被替换等失真表现,分析了基础教育“减负”政策失真的原因,提出加强宣传使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准确,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建立基础教育“减负”的督导评估制度等对策来解决基础教育“减负”政策失真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列举了基础教育"减负"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政策表面化、政策扩大化和政策被替换等失真表现,分析了基础教育"减负"政策失真的原因,提出加强宣传使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准确,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建立基础教育"减负"的督导评估制度等对策来解决基础教育"减负"政策失真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从2011年教育部征集"减负"良策以来,三年弹指一挥间,从相关文章和讨论以及各地的动向来看,这项工作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成效似乎不大。因此,必须认识到目前基础教育减负中存在的种种误区,才能找到合理的解决对策。基础教育减负存在的误区学校和家长在对孩子培养的选择上,往往遵循这样的逻辑:如果有一个孩子,在学校给他压力能让他成才,或者不给他压力不一定成才,大家选择哪种?大多都选择前一种。这也体现着基础教育减负陷入误区的原因,即主观认识偏颇、舆论导向功能失调、社会失范。首先,主观认识偏颇。在对教育目的的认识中,人们普遍把教育的产出理解为:学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也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经过这儿年基础教育减负政策的实施,并没有给素质教育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本文试图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减负难的原因予以分析,并对影响减负工作顺利开展的各种制度因家,如现行考试制度、当前就业形势及教育评价机制等给予关注,试图从中找出一些摆脱基础教育减负幽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减负增效运动。减负增效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部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制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的一项有力举措。减负做到了,如何增效正困惑着广大一线教师.本人结合自身的化学教学工作,谈一谈如何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把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自新时代以来,基础教育发展步入“后减负时代”,具体表现为:顶层设计站位高、减负主体多元化、减负对象丰富化、减负策略系统化。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失衡的表征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症结在于教育功利心的驱使。“双减”政策对重塑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具有深刻的价值观、方法论和认识论意义。构建基础教育良好生态系统,要坚持以疏为主、标本兼治,回归学校育人本质、重视学校特色发展、推动评价机制改革、寻求教学过程突破、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7.
减负增效,是当下基础教育的主旋律。何为负?负从何来?为什么要减负?如何减负?怎样增效?我们只有思考清楚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弄明白减负增效的内涵。这里,我想起了黑格尔说的话:"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提出了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为学生减负给课堂增效的课题。怎样才能更好地给学生减负,怎样做才能使课堂高效呢?  相似文献   

9.
正对基础教育而言,特色教育是指在总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的与众不同。特色教育的实质是在完成基础教育任务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减负的目的则在于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通过特色教育的创建过程,就能把减负工作落到实处。实践证明,成功的特色教育是减负提质的有力抓手。依托这个抓手,我校的减负提质工作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基础教育减负问题的重视,中小学"减负"政策失真的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减负"政策的失真一方面不利于中小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因而,切实落实"减负"政策迫在眉睫。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减负"政策失真的原因,并针对其提出了现应的措施,以促进"减负"政策的切实落实及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1.
减负政策执行失真是中小学减负实现的主要障碍。减负政策本身的缺陷、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博弈、执行环境的制约以及执行监督不力等是导致减负政策执行失真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教育的发展。目前在中国已受到广泛置疑的教育收费问题,则是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财政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不协调导致基础教育收费不合理,其根本治理应聚焦体制改革的协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平行式推进,能减少财政与教育体制改革的不协调成本。要注重提高县级财政支持基础教育的能力和保障程度,完善基础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制中的战略地位体现在:它在个体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在整个教育体制中具有基础地位。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在于基础教育具有全民性、全局性和义务性特点,高等教育是测定一个国家文化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应有合理发展比例,达到协调平衡发展。办好基础教育需抓好素质教育。解决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  相似文献   

14.
Balanced allocation of fundamental education teacher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to achieve the highest qualit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t also guarantees an accelerated achievement of a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fundamental education.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of ethnic minorities, unbalanced teacher allocation is a major factor that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fundamental educ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policy system, investment mechanism, and teachers’ training mechanism can be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balanced teacher allocation and to achieve a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fundamental education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of ethnic minorities.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2005: 3  相似文献   

15.
基础文明教育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对基础文明的认识与实践存在诸多问题。于是,有必要从社会、家庭、学校、教师、个人等多个层面,剖析学生基础文明认识程度不高的具体原因,并通过树立目标、加强保障、把握原则与方向、制定规范、搭建平台等措施,构建符合高职院校特点、体现职业素质教育目标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体系,以促进高职院校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的开展,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德,是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总称。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以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为纬,以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大学德育(高职德育)等层次系统为经,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构建全程、全面、全员可操作的学校德育体系;二是加强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三是重视学校文化和中国德育馆建设。  相似文献   

17.
已有的中国教育史教材,侧重于制度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形成一个相对系统的封闭体系。这种系统而封闭的编排形式,缺乏民生教育,大多数教育对象被遗忘,科技教育和商业教育缺失,制度化教育单轨独进,学习者在系统了解制度化教育历史的同时,容易对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产生误解。其结果不仅不利于教育及教育史的理论建构,而且对教育实践活动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机构的基本状况,提出了建设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估机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越来越呈现出从理论教学模式向人本性教育模式转换的趋向.这种人本性的一个根本体现就是工作文化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是对传统教育文化的承传和对现代西方教育理论的借鉴和扬弃,是文化教育的一个根本向度。其实施方式是设计基本理论教学和工作文化教育双重教学内容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及学位制度的改革与现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在历史上有别于其他国家,苏联时期的学位制度亦比较独特.独立后的俄罗斯不论在高教层次结构还是学位制度上都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以顺应教育国际化的总体趋势.本文在对苏俄学位制度的沿革进行历史梳理的基础上,着重评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学位制度方面的变革与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