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甜蜜的负担     
亲子游戏 目标:发展孩子动作协调性,锻炼腹部力量。准备:一块较大的练功垫或地毯。 玩法1 家长双腿屈膝平躺,孩子面向家长坐在家长的脚上双手紧抱家长的小腿。2.家长仰卧起坐,起身时轻碰孩子的额头。  相似文献   

2.
对幼儿来说,手是他们认识事物,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幼儿方方面面的发展,需要促使幼儿意识到这一点,喜欢自己的小手真能干,愿意提高自我服务能力,感受做事的乐趣。幼儿期是幼儿躯体动作和双手动作发展的最佳时期,孩子的手越巧,脑子就越聪明。故从小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非常重要。一、在各种活动中为幼儿创造动手的机会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和引导者,为了支持幼儿去探究,那么动手操作是最好的办法。教师应为幼儿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只有让孩子在活动中动手、动脑,才能使孩子的智慧与能力得到发展。剪纸活动是典型的手脑并用、手眼协调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之一。3岁幼儿身体和手的动作发展已经比较自如,能够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手指的灵活性,双手的配合能力也不断提高。幼儿已经能手握剪刀剪些简单线条。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与肌肉的成熟发展,幼儿已能手眼协调地进行创造性的剪纸活动。那么如何引导幼儿开展剪纸活动?我的体会是:1.激发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为了激发幼儿…  相似文献   

4.
活动1 拍拍小皮球(适合2岁~6岁幼儿)活动对象分析2岁~6岁的幼儿,虽然掌握了大多数日常基本动作,但还不够协调,同时他们也喜欢模仿父母或老师的动作。活动通过教孩子随着欢快的音乐学习拍皮球,让孩子体验节奏的感觉,以提高孩子动作的敏捷和协调。活动步骤1.准备一小段音乐(最好是孩子熟悉的,轻松欢快,1/4拍,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2.让孩子熟悉这段音乐,告诉他播放所需的时间。3.父母随音乐有节奏地拍打(双手、单手都可)小皮球,让孩子模仿。4.提高动作难度,如随节奏挪动脚步,向前走,向后走,或和孩子玩接力赛(亲子合作在…  相似文献   

5.
动作说明 间奏:两脚分开,比肩宽一些,两手叉腰。在第四个咚哒哒哒处,右脚不动,左脚向前跨一步,身体转向右边,在|6 1 2 5|这一小节的第一拍上,两手从侧面打开,合十于头顶。后面三小节保持这个姿势不动。 (1)幼儿做马步,在重拍6上,双手合十于胸前,后三拍保持这个动作。 (2)前三拍幼儿腿保持马步,双手向外推成侧平  相似文献   

6.
1.对孩子要求过高、急于求成的家长与这类家长沟通时,教师应多向他们解释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其明白过高、过急地要求孩子只会适得其反,使幼儿丧失自信心。如,不少家长问“孩子念儿歌时总是手舞足蹈,怎么办”。我便对他们说:“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需要用动作来帮助自己理解儿歌内容,这是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的。”同时我告诉家长,这还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方式,平时给孩子讲故事或描述事物时也可采用这个方法来帮助幼儿记忆。2.对孩子期望过低、任其发展的家长与这类家长沟通时,教师应客观地评价孩子,既有横向比较,又有纵向…  相似文献   

7.
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多才多艺呢?在我们的周围,不难看见为数不少的家长在忙着教孩子认字,数数……方式各异地进行着早期教育;忙着给孩子报表演班、钢琴班、英语班……让孩子学习各种才艺。这些固然对孩子的成长有好的一面,但身为孩子母亲又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我,发现了一个既简单易行,又可以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方法,那就是让孩子“动手”。我们常说“心灵手巧”,从幼儿教育学与幼儿心理学中,我们了解到,手和脑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的大脑中,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双手从事一些精巧的动作时,这些区…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的:1.发展幼儿腿部的运动机能。2.增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适合年龄:3岁以上的幼儿。玩法:家长与幼儿分别躺在床上或地毯上,脚底对着脚底,可以单脚对也可以双脚对,大家的脚象骑自行车一样左右脚来回转动;也可以上、下、左、右移动,家长可根据幼儿的年龄来确定活动时间的长短、动作幅度的大小及速度的快慢。  相似文献   

9.
<正>0-3岁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对幼儿的认知能力、自理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婴幼儿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婴幼儿智力的发育,促进婴幼儿素质教育的开展。对幼儿进行精细动作的训练,不但可以使幼儿巩固掌握精细动作的能力,还可以对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为幼儿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影响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因素1.家庭因素。首先,家长文化程度影响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相对重视孩子们的智力及动作发育  相似文献   

10.
刚刚能够独走的幼儿平衡能力较差,步态不稳,很容易跌倒,因此,父母或祖辈带领孩子外出时总习惯拉住他的一只手,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可是,家长的这—做法,有时却会给孩子带来另外的伤害——牵拉肘。 牵拉肘的医学称呼应该是“桡骨小头半脱位”,是5岁以下幼儿肘部最常见的外伤,多是由于家长没有正确搀住幼儿的上肢,用力牵拉手部而引起的。例如家长拉着幼儿手臂上楼梯;幼儿要跌倒时,猛然拉住他的手部;家长牵拉幼儿的双手玩耍;给幼儿穿衣把手从袖口抽出,以及给幼儿做按摩时用力过猛等。  相似文献   

11.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不少孩子总是一个劲地将手指往自己嘴巴里伸,成人刚把他的手拿开,过不了一会儿,他又会津津有味地吮吸起手指来。对这种现象,家长和教师免不了要指责,或加以禁止。他们的理由无非就是手脏不卫生。然而,从教育心理的角度来看,成人指责或禁止幼儿吸吮手指是不利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首先,吸吮手指是幼儿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对幼儿的协调动作、抓握动作和智力等方面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人的动作,特别是手的动作是在大脑皮层的直接参与和控制下发展起来的。刚出生的孩子,由于大脑皮层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育,思维是单一的,大脑还不能随意指挥自己的手  相似文献   

12.
一、错误对待涂鸦期18个月左右的幼儿开始学着大人在纸上画一些凌乱、毫无意义的线条。一般家长对幼儿乱画乱涂并未引起重视,由于涂鸦经常把手、衣服、家具和墙壁弄脏,父母都很讨厌幼儿这种行为,而加以制止,甚至打骂。这阻碍了幼儿的正常发展。幼儿涂鸦,起初是一种无控制的动作,也没有任何创造的意向,动作的快感和对纸上出现线条的惊奇,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开始。幼儿可以通过涂鸦使手、眼、脑逐渐协调,使手的肌肉得到锻炼。他们在无意识的乱涂中,享受笔在纸上涂抹的那种有节奏的快感,渐渐地能控制双手的力度,学会笔在纸上有轻有…  相似文献   

13.
废弃的纯净水桶只要稍做加工,就可以用来和孩子玩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戏。这可是一个既提高孩子的能力,又能培养亲子感情的好方法哦。踩桶目标:让孩子锻炼双脚的协调性,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准备:纯净水桶一只。玩法:将桶横放在地上,搀扶孩子站在桶上,家长协助孩子保持平衡,使幼儿双脚交替向前或向后踩桶。小兔吃萝卜目标:让孩子练习投掷的能力。准备:纯净水桶一只,大小球若干。玩法:家长在桶上画一只张着大嘴的兔子,放在固定位置,幼儿站在离桶2米处将球扔向兔子的大嘴中。可增加距离,不断提高难度。打老鼠目标:让孩子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及手和眼的协调能力。准备:纯净水桶一只,绳子一根,小沙包若干。玩法:将绳子一头系在桶口,另一头系在家长腰间,将水桶比喻成“大老鼠”,家长拖着“大老鼠”向前奔跑,孩子手持沙包扔向“大老鼠”,打中发出响声即为成功。滚滚乐目标:让孩子锻炼手臂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准备:纯净水桶一只,竹竿两根。玩法:家长和孩子各站在竹竿两端,双手各握一根竹竿,将桶放置竹竿一端,有桶的一端双手托起竹竿,使竹竿形成斜面,让竹竿上的桶滚向另一端,如此反复操作。赶小猪目标:让孩子锻炼手和眼的协调能力,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准备:纯净水桶两只,...  相似文献   

14.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幼儿期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小肌肉动作是极其重要的.艺术拼贴是其中之一,可以激发幼儿的美感,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进行多种材料的艺术拼贴,还能促进手指的运动机能.  相似文献   

15.
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存在着相互调节的关系。手的活动可以刺激脑髓中的手指运动中枢,手指活动越多、越精细,就越能刺激大脑皮层上相应运动区的生理活动,从而使思维活跃,智能发展。而大脑在不断接受新的刺激后又促使手的动作更加协调和灵巧。在幼儿期,为了让幼儿的思维更加灵活,应当注重培养幼儿手的操作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提出过要“解放儿童的双手”。为了更好地发展幼儿手的精细动作和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6.
教师常要求幼儿勤洗手,有时却会忘了自己也要勤洗手。从卫生角度考虑,教师更应保持一双洁净的手。幼儿园教师和孩子接触频繁,时常要用手摸摸这个孩子的头,拍拍那个孩子的肩;帮这个孩子整衣服,替那个孩子梳头发。分点心、盛饭菜、给幼儿服药等等都要靠教师的手去做。如果教师不经常洗手,这双手就可能成为传播病菌的媒介。所以,教师在和幼儿接触时,一定不要忘了手的卫生。  相似文献   

17.
亲子圈操     
亲子圈操共8节。请准备两个健身圈。第一节:准备动作。家长和孩子跪坐在地上,每人双手拿着自己的圈, 挺直腰,做头部的各种动作(转头、绕头等)。每种头部的动作都做1个8 拍。  相似文献   

18.
母子体操     
说明:该体操适合2~5岁幼儿。动作如上图,简单易行。家长可根据孩子的能力,提高和降低动作难度。最好在家中地板上或户外草地上进行,注意安全。  相似文献   

19.
李妍 《考试周刊》2014,(34):196-196
<正>儿童的智能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许多科学家都证实,手和脑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幼儿期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小肌肉动作是极其重要的。小肌肉动作也叫精细动作,是由小肌肉群组成的随意动作,主要的小肌肉动作就是手的活动,它包括手眼协调、指尖动作、手指屈伸等局部运动,而这些活动正是发展幼儿精细动作的重要途径。所以在了解小班幼儿手指精细动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小班幼儿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充分地把握幼儿生长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0.
时下,年轻的父母大多舍不得让年幼的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原因之一,是他们对劳动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缺乏认识。一般说来,劳动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促进手脑并用,心手相应。幼儿的劳动和成人的劳动在意义和内涵上有所不同。对幼儿的要求都是最基本的简单劳动,如会自己吃饭、喝水,会穿脱衣裤,会大小便,会洗手、洗脸等等。通过这些基本的劳动训练,可以使孩子的双手和大脑得到协调的发展。2.培养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