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运用知识考古学方法对"文学起源于民间"的观念进行分析,可以展现此命题中包含的矛盾和裂缝,从而证明"文学史"的本质是一套现代知识话语的建构,思想‘启蒙、文化革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文学的现代定义以及进化论的历史观是促成其诞生的三块基石.虽然今天的研究者正逐渐抛弃用意识形态的观念而倾向用审美价值作为评判文学的标准,但很少对构成文学史话语的全部基础进行彻底反思.所以与前人相比,我们只是将这套知识话语编织的更加圆熟,而并没有更加接近所谓文学发展的"真正"规律或者文学的"真实"面目.现存的文学史能够为理解文学发展提供一种视角,但同时也有可能遮蔽更加丰富的文学史实,因此有必要在文学史研究中对这门学科本身抱着清醒的反省精神,寻找理解文学史的多元视角.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有进化论文学史观、启蒙主义文学史观、阶级论文学史观、现代性文学史观、通俗文学史观、女性文学史观等多种文学史观。纵观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史,"人的文学"是其发展中或隐或显的整体线索,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因此,以"人的文学"文学史观来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既符合文学史的史实,又能体现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价值和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华裔美国文学逐日成为显学,对其教学与研究日趋火热,本文从华裔美国的越界特点出发,对华裔美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作出探讨,并提出有意义的几点建议,以期更好地理解与欣赏华裔美国文学:应重视华裔美国历史与文学史的互动与改写;注重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的多重越界;注重解读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美学越界,以及在文化的交叉、变异与融合中产生的文化误读现象。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初期,钱钟书写下两篇相互印证的论文<中国文学小史序论>(1933年)和<论复古>(1934年),前者对传统和时下的文学观、历史观以及文学史观予以质疑,后者是这种质疑在遭遇"文学进化论"时表现出来的反驳、抵抗.通过对二者的梳理和分析,试图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钱钟书没能写出一部文学史通史?由此而展开对文学史写作的探讨,认为文学史写作是多种话语权力交织冲突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侯金萍 《教师》2011,(24):125-127
华裔美国文学逐日成为显学,对其教学与研究日趋火热,本文从华裔美国的"越界"特点出发,对华裔美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作出探讨,并提出有意义的几点建议,以期更好地理解与欣赏华裔美国文学:应重视华裔美国历史与文学史的互动与改写;注重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的多重"越界";注重解读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美学"越界",以及在文化的交叉、变异与融合中产生的文化误读现象。  相似文献   

6.
讨论十七年文学如何进入文学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这段时期的文学是否具有文学史价值?许多现有的文学史著作以"文学的自主性"作为衡量标准,从而否定十七年文学具有文学史价值,这种作法是不科学的。我们认为,十七年文学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对这段文学史的"重写",旨在颠覆的是以往政治视角下的文学史观,而非基本的文学史实。但对文学史观的置换,会牵连到文本的选取工作。选取哪些文本入史,其根据应该是作品产生的社会影响。十七年文学史写作的正途,应该是从基本的文学史实出发,回归历史情境,屏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和随意臆测历史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7.
文学史从来就不只是所谓"纯文学"的历史,它既是社会政治、文化思想与审美精神的反映,也主动参与了政治、思想、文化与审美的建构发展,它既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时代的助推器。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文学史的发展轨迹更是与社会思潮的变迁表现出千丝万缕、息息相关的联系。在种种的社会思潮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道德精神由于其强烈的渗透性与广博性,而与文学发展表现出尤其紧密而深微复杂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保尔热”现象存在着明显的诗性的误读、时间的误读和文化的误读,这种误读又普泛存在于对其他主旋律作品的解读中。误读的表层原因是解读方法的简单化、形式化和解读心态的急功近利性,深层原因则是文化语境的制约,因而反思要超越话语现象本身,追溯话语背后的语境构成,艺术文本解读才有可能回归常态,并由此促进艺术生态、文化生态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诠释、阅读或碰触、交往,可能产生"误读",但更可能催生出既非东方亦非西方的人类话语。比较文学和文学人类学的目标就是通过文学与人类学的融通来达成文化的多元化和寻求人类话语。叶舒宪、萧兵等人的"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系列就是在这一目标下的实践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0.
“保尔热”现象存在着明显的诗性的误读,时间的误读和文化的误读,这种误读又普泛存在于对其他主旋律作品的解读中,误读的表层原因是解读方法的简单化,形式化和解读心态的急功近利性,深层原因则是文化语境的制约,因而反思要超越话语现象本身,追溯话语背后的语境构成,艺术文本解读才有可能回归常态,并由此促进艺术生态,文化生态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由悲剧观、境界说、南北文学论等构建成的王国维的诗学思想,以及蕴含其中的实证精神、历史理性精神,都是中外诗学对话的结果。其对话方式是立体性的,具体表现为浅、中、深三个层次。正是凭借这种立体性、多层次“对话”的学术话语方式,使王国维奠定了自己作为中国现代诗学开山的历史地位,他的成就尤其是他所采取的话语方式,至今仍能给我们以巨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朱光潜将布洛的“距离的矛盾”系统化为一个普遍适用的文艺批评的标准,但从文学史和文论史来看,这一标准并不完善;而钱锺书立足于王国维的“不隔”说,借助美学上的传达理论,推绎出的文学价值判断的标准可以补朱光潜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是通过汲取西方文化与文论的思想、思维及术语来与中国传统的意境论相融合而阐发出他的"境界"论的。这是一种不离传统、汲取西学、创造新话语的化西方文论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是通过汲取西方文化与文论的思想、思维及术语来与中国传统的意境论相融合而阐发出他的"境界"论的.这是一种不离传统、汲取西学、创造新话语的化西方文论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与形而上学的歧途——王国维与常州词派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与常州词派在文学阐释上存在差异,常州词派继承中国古代诗学传统,以"比兴寄托"为旨,力图通过重建诗歌与历史的关系来阐发作品的思想意义,他们的文学批评是政治性和道德性的。而王国维则站在西方近代美学非政治和非道德的立场上,依据诗歌与形而上学的关系来阐发作品的思想意义。这两种阐释方式折射出中西两种不同的宇宙观。论文还同时揭示了王国维在走出中国古代诗学"阐释共同体",进入西方诗学"阐释共同体"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犹疑和矛盾,而产生这种矛盾的根源,正是被王国维在理论上一度唾弃的历史本身。  相似文献   

16.
"隔与不隔"是王国维的一个重要诗学命题。朱光潜和宗白华都从这一命题"接着讲",他们荡涤"隔"与"不隔"在王氏诗学中的狭义性,拓开自我诗学话语;他们"接着讲"的方式、程度、内涵、目的等均有不同,但都有其重要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境界”说的提出历史悠久。王国维是集大成。在《人间词话》中.已具备了一个包含有境界含义、类别、创造方法的内在体系。“境界”理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当代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  相似文献   

18.
<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同简·爱、苔丝等其他人物形象一样,已经脱离作品而存在,早已成为整个人类文化的象征符号.论文从时代背景出发,结合权利话语理论,从男权文化的视角重新审视罗切斯特,从而得出结论一方面,他始终受着社会权利话语的威压,是父权文化的牺牲品.但同时,他又对妻子伯莎及恋爱中的简·爱充当了不光彩的压迫者的角色,成了夫权文化的帮凶,是一个打着时代文化烙印的复杂而矛盾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文学接受活动从文艺社会学意义上看是一种社会接受行为的具体化。“文革”时期是一个“狂乱的文学年代”,其时的文学是“失态的文学”,或者说是“单向度的文学”,当然还有“地下”(或“潜在”)文学的潮流涌动。“阅读生活的荒凉”是这一时段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面对公开和地下两类文本,受众对“文革文学”的接受因为战时文化心理和缺乏性动机,对当时的文学创作甚至“后文革”时代的文学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可以说,文革文学史的形成过程,更多的是读者的极力推涌。换言之,是他们完成了对文革文学史的撰写。研究“文革文学”需要一种胆略:既要避免政治化的文学解构,也须在社会因素的干预和干扰中持续前行;既要有一般文学理论的架构,还得寻求与研究对象相契合的视野、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以哲学、美学、史学、文学等方面的成就成为近代学术史上一座丰碑。他的词论专著《人间词话》一直为人称道,其中“隔与不隔”这种品评文学实践的理论新标准,更让人们保持了长久的研究兴趣。把它置入文学创作真实境界的视野,再从《人间词话》的本身出发,我们可以获得文学语言的真率、文学想象的真切和文学情感的真挚三种真实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