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平 《新闻前哨》2012,(10):119-119
记叙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巴西和智利见闻的新书《飞掠南美》,最近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作者江作苏是长江韬奋新闻奖获得者。他从万花筒般的巴西、智利社会生活中,选取与中国有关的新闻荟聚笔下,反映了在国际风云变幻的新时期,中国与托丁美洲不断发展的经贸与文化交往,具有清新的生活气息和新闻特点。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为本书作序,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高善罡题写了书名。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随着中国和巴西的交往日趋密切,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愿望与版权交流不畅的矛盾日益凸现。为改善两国版权交流现状,日前,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CAC)与巴西BOA公司签署版权合作协议,双方联手为两国版权贸易和联合出版提供安全、高效和便捷的交流途径和技术,并积极发展版权贸易,为出版商及著作权人创造接触机会,拓展联合出版。CAC和BOA还将联合主持中巴版权信息网(www.boa.org.cn/CN-BR_CopyrightAgency),网站将同时在北京、香港和巴西设立,以中文、英文和葡文制成,传播两国出版单位的各类版权信息,为两国出版商、作者、版权代理者…  相似文献   

3.
以宋木文同志为团长的中国出版代表团一行五人,于1983年10月11日至11月25日先后访问了巴西、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和墨西哥五国。这是我国建国以来首次派出版代表团访问拉丁美洲地区。代表团受到了这些国家的官方和民间机构的热烈欢迎,增进了我国和拉丁美洲地区出版印刷界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探讨了双方合作出版的可能性,执行了文化交流计划的项目。 (一) 代表团首先访问的是巴西。在巴西,我们会见了圣保罗州市文化局负责人,外交部派来礼宾车供代表团使用。图书会(即出版家协会)、图书工会等负责人宴请了代表团。圣保罗的民族教育出版社为代表团先后举行了两次宴会,邀请了社会名流作陪;巴西文学院90岁高龄的院长亲自接见了  相似文献   

4.
苏振华 《今传媒》2016,(8):136-137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迁,我国出版业也在不断发展,出版形势、技术手段、出版体制等都在不断创新、不断改革。在“互联网+出版”的新时代背景下,出版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与发展需求,出版业必须在具有时代使命和文化坚守的基础上,有效推动出版创新。  相似文献   

5.
李新社 《出版参考》2009,(19):18-18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版概念不断泛化和延伸,数字出版已经突破了出版的传统思想范畴。数字出版的实质就是文化知识内容在新技术创造的不同载体上的复制和传播。没有合适的内容,数字出版就无法发展,数字出版要求资源相对丰富,内容资源成为数字出版的最重要基础。不管何种出版形式,只要是内容的正式出版,就要求出版的产品做到系统、权威、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2009-2012年JCR收录的中国、印度和巴西科技期刊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三国科技期刊的出版情况、学科主题分布以及文献计量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得出了中国、印度和巴西三国科技期刊的优势和劣势。从比较分析得出,中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高于巴西和印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版概念不断泛化和延伸,数字出版已经突破了出版的传统思想范畴.数字出版的实质就是文化知识内容在新技术创造的不同载体上的复制和传播.没有合适的内容,数字出版就无法发展,数字出版要求资源相对丰富,内容资源成为数字出版的最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章征柏 《今传媒》2016,(3):107-109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不断融合,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传统出版不得不面临数字出版的冲击和挑战.传统出版社的编辑要转变观念、积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及素质,把数字出版技术和互联网思维融入出版的选题策划、生产流程、市场营销宣传中,以适应数字出版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张周 《采.写.编》2018,(1):152-153
伴随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儿童的阅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数字出版更使儿童书籍出版的结构转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面对传统出版方式转型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寻求适合少儿图书数字出版长期发展的策略,丰富图书出版的内容和形式.本文分析了我国少儿图书出版转型所面临的不利条件,并提出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与作者个性化需求的自助出版,不但在国外逐渐跻身主流出版,也在国内获得合法的出版地位。自助出版不断冲击着图书馆发展的传统思路与途径。图书馆应通过于自助出版平台、社区、作者的合作,不断调整角色定位、服务职能和服务方式,为用户提供符合其时代需求的多样化服务。  相似文献   

11.
数字出版是对传统出版的超越。我们将数字出版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探索中不断对数字出版的发展思路进行积累和优化,形成了对发展数字出版产业若干问题的基本认识。一、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构建数字出版在内容的制作、传播和应用上与其他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高度关联,这就为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构建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盘点了2022年我国数字出版持续迈向高质量发展,成为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文化强国和出版强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即出版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推动出版融合迈上新台阶;数字出版意识形态阵地作用更加凸显,持续推进精品化发展;出版科技创新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数据赋能作用逐渐显现;“走出去”迈向深入,国际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对2023年数字出版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武君丽 《采.写.编》2021,(10):127-128
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出版行业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逐渐从传统的纸质出版模式转变为数字出版模式,出版环境趋于数字化、网络化.教材出版行业与其他出版行业的发展脚步一般无二,大多教材出版社也在一步步探索和实践中运用数字出版模式.在出版行业对数字出版了解不断加深的过程中,整个业界对于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观点出奇一致:两者之间仅仅是出版介质不同,其出版的内容并没有改变.这就表明在业界出版环境中,出版工作的重点依旧是编辑工作.但在新的出版形势下,编辑也必须改变自身固有观念,积极探索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在探索自身角色的过程中,通过新的编辑方法,促进出版业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孔庆萍 《编辑之友》2015,(11):107-10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版权保护工作变得紧迫.在数字出版著作权保护方面,西方国家起步早,法律法规相对完善,他们取得的宝贵经验,可资我国数字出版著作权保护法律法规借鉴.但同时,我国的数字出版工作有本国的特性,应该在合理借鉴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并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数字出版著作权保护法律法规,促进我国数字出版工作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 主题出版是我国学术界和出版界深入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主题出版在实践层面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理论层面的思考与建设也有序推进。学界开始从不同角度阐发主题出版的内涵与意义,随着主题出版的不断发展, 研究领域日益拓宽, 将为我国的主题出版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岁末年初,又到了写数字出版年终盘点的时候,数字出版产业多年高歌猛进所制造的虚火和泡沫,一定程度上在2012年得到了消化,良好的产业氛围也促使更多出版单位完成了对数字出版业务发展的决策。在出版社内,数字出版业务被重视的程度不断提升、不断趋于理性,在行业内,数字出版人也不断地被升迁、被猎头、被转会,可以说,"产业发展、人才洗牌"是2012年中国数字出版业发展的一个特点。一、政府支持力度空前政府对于数字出版的支持力度,正随着对数字出版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7.
社会在不断前进,人们对于图书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展。出版工作只有适应不断前进的社会和不断发展的读者需求,才能生存和发展。《编辑观念的更新与出版空间的拓展》,就这个问题发表了颇有见地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黄闽 《出版广角》2015,(1):26-27
数字出版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是成功的市场化运营,出版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产品具有实际的市场需求,出版活动能够实现盈利。出版单位在这个基本前提下,要具备长远发展战略眼光,充分用好国家的各项政策资金支持,将财政支持和营业收入用于扩大再生产,不断提高数字出版收入的水平和比例,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图书出版总的来说继续呈现不断发展、走向繁荣的好势头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十四大召开以来,各地各出版社不断传来深化改革的好消息,有的已见成效。有的正在探索、试验。在这个出版改革的热潮中,图书出版的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继续呈现不断发展,走向繁荣的好势头。这个好势头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卞晗 《采.写.编》2022,(5):136-137
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媒体融合的趋势也在不断加深,在此背景下主题出版的工作环境也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其转型发展具有一定必要性。本文首先简要讨论了融媒体时代主题出版现存问题,接着重点研究了融媒体时代主题出版的发展策略,旨在优化主题出版手段,使有关工作更加符合融媒体时代的要求,保证主题出版具有足够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