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对伪满体育指导思想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伪满体育指导思想包括“关注学校体育,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提倡体位向上,养成全民皆兵的思想”以及“崇尚竞技活动,培养坚毅性格的思想”。而其成因与“日本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日本军国主义思想”以及“日本的民族性情”紧密关联。因而,伪满体育指导思想始终围绕着以“国”为上的主旨。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朱熹的养生体育思想,分析其养生实践的特色,为现代人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主要结论:朱熹的养生体育思想与其“理”“气”“阴阳”“道”等概念及“明天理、灭人欲”“魂魄论”“动静论”“中庸说”等哲学思想紧密联系,主要的养生原则与方法有顺“道”、持“中”、主“静”、少欲、形神俱养、宜“时”等。建议:将朱熹的养生体育思想贯穿到现代的养生康复实践中,丰富当今的养生体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李铮 《精武》2007,(10):45-45
1944年初,日本战败的迹象越来越清楚,日本侵略者妄图通过支持"圣战"义演打擂的形式,从精神和气势上压跨、驯服中国人,于是关东军军部从日本国内招来了三个重量级的"相扑手"。到"伪满"经济和工业中心奉天城(沈阳)。一些血气方刚的汉子闻讯后按捺不住深藏在心底的民族  相似文献   

4.
日本体育法学的发展及研究动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体育法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70年代末期,为起步阶段。以体育振兴法的研究为契机,学者们开始关注体育与法的研靠,打破了以往“法不介入体育”的传统观念,日本体育法学开始兴起。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为快速发展期。学者们不仅关注体育法学某一领域的研究,并且开始探究体育法学学科的理论体系。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中期到现在,为学科形成期。日本的体育法学已经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将体育法学提高到了“学”的水平。体育法学学科的性质、国民体育权利、体育事故与救济、职业体育与法、国际体育法5个方面是日本体育法学界普遍关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体育是教育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分析日本、原苏联战后初期学校体育主导思想,可以看见日本、原苏联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内对学校体育持有的主要态度,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张竞生的生平及其主要思想.其体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美好的身体来源于优生优育,二是崇尚健康的身体、愉快的精神,一切体育活动都围绕这点展开;三是信奉自然主义的体育与健康方法.挖掘几乎被社会遗忘了的张竞生的体育思想,有助于指导现代人的生活,倡导美的体育,使体育再次回归到个体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体育思想深受湖湘文化影响.湖湘文化“躬行践履”的知行观促使毛泽东终身坚持体育锻炼;“探本究原”的哲理思想催生了《体育之研究》;“霸蛮”精神培育出毛泽东的蛮拙体育;“立德、修身”的传统升华了毛泽东对体育功能的认识;“经世济国”精神奠定了毛泽东体育为政治服务的思想.准确把握这种文化渊源,可以更好地领会和解读毛泽东体育思想,指导我国体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力的强盛和经济的发展,日本大众体育呈现出多样化、成熟化的特征,进入体育人口的安定期和大众体育的成熟期,即大众体育发展的高级阶段,人们渴望获得更佳的体育运动效果,在质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发展“终身体育”的思想,在政策上,将重心由完善公共体育设施转移到培育综合型区域体育俱乐部上来,第一次提出了量化地发展终身体育的政策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育思想是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和引领学校体育工作的神经中枢.通过对我国体育教育思想和日本战后体育思想变迁的比较分析,提出重视情感教育等优化和发展我国体育教育思想、有效推进我国体育教育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嘉庚爱国体育思想的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少琴 《体育学刊》2004,11(5):36-38
陈嘉庚爱国体育思想体现在用诚毅精神指导体育工作,把德智体“三育”并重作为集美学校的办学宗旨,遵循“洋为中用”中西结合的体育思想;提出要振兴中华,就得提倡体育,恢复国民健康,坚持科学锻炼身体,注意养身保健等。  相似文献   

11.
武士之道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演绎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日本武士道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涉及到武士道的物质、制度、精神等层面,包括武士的社会地位、教育、生活、人生观和世界观等诸多方面.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作为一种职业军人组织的武士道在其7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远远超越了团体和阶级利益的狭隘性,最终演变成为一种弥漫于整个日本封建社会并深刻影响和塑造着日本民族心理的准宗教形式.武士道既有超越世俗的崇高追求,也有好战、残忍、孤傲等不可忽视的弊端.它是日本封建制度的产物,并于封建制度共存亡  相似文献   

12.
聚焦于思维方式境迁,对当代中国“体育本质”重新发问。凝聚体育哲学学者在体育之所“是”与所“在”上的争议,彰显当代体育哲学论战背后的“分析式”与“存在式”2种思维方式的此消彼长。发现:左右体育哲学学者思考的是深匿于概念定义、理论阐释与争议中,以特定哲学理论为代表的思维方式,其间呈现一条从“西方逻辑”向“中国智慧”迁移与融汇的过程。古典时代的“符合论”、近现代康德之后的英美分析哲学、欧洲大陆哲学分别对古希腊竞技理念、当代体育哲学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并产生西方逻辑下的体育哲学“分析主义—实用主义”“社会学—历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分析模式。随着西方逻辑的解释乏力与概念困境的出现,中国体育哲学汲取西方体育哲学理论成果并兼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初步形成“知行合一”特色体育哲学的“智慧式”思维方式,进一步促发了对体育学与哲学关系的反思,并形成新的体育哲学概念与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13.
高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教育学依据与目标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学校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基地、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课余体育训练对人才培养的特殊作用3个方面论述了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必要性;同时还提出了我国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定位是在全面推动学校体育的基础上,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黄兴的体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军事家,近代湖南著名武术家之一。他一生力行体育并大力提倡,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研究他的体育思想可以了解其时先进知识分子的体育认知状况,追寻其深层成因与历史意义从而以史为鉴,健康地发展武术与体育。文章从历史学和地理文化学的角度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得出黄兴体育思想及实干包括体育报国、体育强军、体育育才与体育强身四个主要内容,受其时历史时代背景与湖南地理人文环境的影响,其历史意义包括“促使民国学校‘尚武’教育方针的确立”和“肇民国高等体育学校之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对思想的践行体系角度出发,溯源而上的梳理了百年来具有独立性和典型性的体育教育思想及其践行体系。然后对现行的体育教育思想进行了反思,指出了现代体育教育思想的理想性及其践行体系的薄弱性;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即有容乃大的践行者体系,专注服务的践行制度和提供多样性的践行形式,才是更好的贯彻体育思想的坚实“护卫队”。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奥林匹克思想的共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作为人类文明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奥林匹克思想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契合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个人身心发展一致和世界和平友好的和谐追求。二是在体育活动中贯穿教育主线,注重教化功能,以推动社会进步。三是崇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深刻把握这些相通之处,消解其间的冲突和差异,对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的深入发展、奥林匹克理想的最终实现以及中国体育的成功走向世界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李刚 《体育科学》2012,32(4):77-83
从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目标、自然教育的体育内容和塑造品格的体育功能方法三个方面对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特质进行分析,揭示出其体育思想的内涵是重视自然的人性和本性能力的自然发展,强调身心和谐的体育目标及注重感官训练的教学方式,主张自然教育的体育内容必须依据儿童年龄和身心发展的阶段,并且注重游戏活动,尊重儿童天性的发展,对于体育活动赋予道德教育的功能,把体育活动视为塑造品格、培养道德的最佳方法。通过对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特质的评析,得出了深化对身心健康培养的认识和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体育环境这两方面的启示,并据此为学校体育理论思想构建提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Doping is a complex moral and scientific dilemma and its prevention has led to a costly but less than perfect control system implemented worldwide by the World Anti-doping Agency (WADA). For a substance or method to be considered for the WADA Prohibited List, three criteria must be met: (1) the substance or method has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or enhances, sport performance; (2) use of the substance or method represents an actual or potential health risk to the athlete; and (3) use of the substance or method violates the “spirit of sport”. The “spirit of sport” is defined as “the celebration of the human spirit, body and mind” and explained with reference to a series of ideal values: ethics, fair play, and honesty; health; excellence in performance; character and education; fun and enjoyment; teamwork; dedication and commitment; respect for rules and laws; respect for self and other participants; courage; community and solidarity. These values do not lend themselves to clear-cut interpretation and are of little help in drawing unambiguous lines in concrete cases. A proposal is made of how to interpret the “spirit of sport” in more precise ways in terms of a combination of the fair opportunity principle and a bi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understanding of athletic performance as a result of the systematic utilization of the phenotypic plasticity of the human organism. The argument is that such understanding improves significantly the possibilities for drawing of lines when it comes to doping issues.  相似文献   

19.
创新型冰雪体育硕士培养对发展区域经济、提升冰雪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哈尔滨体育学院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高等学府,肩负着创新型冰雪体育硕士培养的重要使命。通过分析哈尔滨体育学院冰雪体育硕士的培养现状,围绕“德”、“贤”、“智”、“能”及社会贡献度提出创新型冰雪体育硕士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评价体系上的三大对策和与之相应的修订课程,建立实践基地,完善评价体系,创建学术氛围、引入竞争机制,创设多种实践、教学环节五大措施,摒弃以往注重理论研究,忽视技能培养,致使人才培养规格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弊端,发挥哈尔滨体育学院创新型体育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优势,以期完善和提升地方院校在创新型体育硕士人才培养的全新路径,从而真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嘉庚竞技体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座谈访问、数理统计等方法,分别从四个方面来论述陈嘉庚竞技体育思想。即:运用"诚毅"精神,促进竞技发展;组织各类竞赛,增强民族信心;强化竞技体育,增强国民素质;崇尚国术,我武维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