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汉字与中国画同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汉字构形与中国绘画具有着共同的审美特点:起源于自然,表现于生活;造型突出特征,追求形式美;注重“神”似,创造旷远意境;表现虚实、黑白、阴阳,折射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理念和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多元化文化对艺术的渗透,书籍装帧艺术设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它在继承和发扬了传统书帧艺术外在形态的形式美的同时,从书籍的整体形态上展示了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立体、多侧面、多层次、动态的艺术审美空间。本文从以下三方面探究现代书籍装帧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静中有动"以强化审美注意的效应;化单纯形态的形式美为整体形态的形式美;寻找与现代人审美心理沟通的互动焦点。  相似文献   

3.
美术字是初等教育系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美术字的教学是以追求字美感为目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掌握技巧的能力,美术字的训练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究学习方法,充分认识汉字间架结构的规律及美术字的书写要素,注重遵循字形匀称、结构严谨、比例合理、有争有让和适当穿插的原则,从而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使美术字真正具有美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汉字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对于强化现代设计的民族化色彩以及审美价值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此,将汉字艺术设计融入现代设计教学体系当中,对于提升现代设计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汉字艺术的结构特点与审美特点两个层面,对汉字艺术所具有的审美性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并从汉字艺术设计教学的目标与定位以及汉字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构建两个层面,对汉字艺术设计教学在现代设计教学中的开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师美术教学,培养的应是立志从教,一专多能的小学美术教师。做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美术教师,不但要能胜任课堂教学,还应能承担小学各种教学活动。因此,在我们中师教学中,应进一步重视学生美术基础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小学教学的需要。   一、美术字书写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美术字书写能力,一是要讲,二是要练,三是要变,而且讲、练、变要相结合。   所谓“讲”,就是教师要把美术字形式美的原理法则,通过形象、具体、生动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对美术字的基本笔画、间架结构、书写规律等有清楚的了…  相似文献   

6.
<字的联想>是美术字设计基础训练课,它与纯美术字教学有很大区别,注重了美术学习的灵活性与趣味性.因此,在教学中要紧扣"联想"突出趣味性、应用性,将汉字的笔画结构与自然物象征性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有趣的象形文字的同时,充分感受汉字的形象内涵,从而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以下是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艺术贵在无中生有.艺术是人们的主要审美对象,艺术的魅力离不开对形式美的追求,也离不开高于生活的超现实性.构成形式美最基本的抽象视觉元素符号为点、线、面.点、线、面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形式无论是绘画还是艺术设计,无论是东方本土艺术,还是西方现代艺术,或倾向于写实的具象表现,或偏重于非写实的抽象表现,都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王保军 《成才之路》2009,(35):67-68
汉字既是中国文字,也是中国传统图形。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都与汉字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从今天的角度看,汉字就是中国早期的平面设计作品,汉字的造型方法和表现方式与今天平面设计的构成方式极其相似。在各种传统要素中,汉字又因其特有的承载属性而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其具有的信息传达优势和自身的结构美、意象美等决定了汉字在中国现代平面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揭示汉字艺术设计的产生和发展演变,必然要区分“汉字”、“汉字艺术”、“汉字艺术设计”这三种不同的又具有紧密联系的文化产物,了解作为汉字艺术设计的载体一汉字的来源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汉字艺术一书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汉字艺术设计形成的意义,才能把握它的发展轨迹,才能发展它的新创意,新审美。  相似文献   

10.
美术字是初等教育系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美术字的教学是以追求文字美感为目的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掌握技巧的能力 ,美术字的训练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讲究学习方法 ,充分认识汉字间架结构的规律及美术字的书写要素 ,注重遵循字形匀称、结构严谨、比例合理、有争有让和适当穿插的原则 ,从而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使美术字真正具有美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汉字本身具有装饰特性,汉字符号背后具有象征寓“意”。在现代男装产品设计中,把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与汉字符号固有的装饰性及其精神内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寻找汉字艺术与现代男装产品设计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融合点,同时在装饰工艺手法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及近代的学作品中,“病美人”、“弱书生”之类的学人物形象和人女性化自喻艺术手法频频出现,说明一种“病态美”充当着学和日常审美倾向的主流之一。不仅是在对女性和女性形象的审美上,在对男性和男性形象的审美上以及在整个传统化的美学视野中,都普遍存在着崇高品格缺席而“病态美”泛滥的现象。对“病态美”现象的分析与解构,可以促进纯粹而抽象的美学理论和艺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3.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现代设计中也被广泛应用。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书法艺术的影子。平面广告、室内装饰、服装设计、染织艺术等等。设计师应该使人们在生活中直接体验到传统书法和现代设计相融所形成的古朴、优雅、飘逸、柔婉的艺术魅力,继续将祖国的瑰宝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书法作为中国古老的源远流长的艺术,最具民族特色且艺术"纯度"极高,它与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式家居设计有许多相通之处:其一,书法的书写特点与中式家居设计有诸多共同之处;其二,书法和中式家居设计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三,意境美是书法和中式家居设计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5.
甲骨文是一种古老而美丽的文字,它兼容了汉字和图画的特点.甲骨文字的装饰美、意象美、简约美对现代图形设计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书法艺术运用笔墨纸砚,以文字作为艺术表现形式,通过书写,在组织安排点、画、线、形的间架结构、节奏旋律、气势变化等方面,抒情写意,营造意境,使其具有一种含蓄蕴籍之美.中国书法所包含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思想的精髓之一.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公共书法课教学比较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审美的鉴赏而忽视文字教育,带来了学生机械临摹、在创作中容易出现错别字等问题.在书法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字教育,使其认识繁体字,感受中国文字之美,这应该成为高校书法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俞兆兵 《成才之路》2020,(8):126-127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当之无愧的瑰宝,其以汉字为主要载体,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许多书法大家留下了经典传世之作,承载了历史之厚重,彰显了艺术之美好。书法教育与语文教学相依而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变学生的书写现状,能塑造学生高尚人格,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文章对书法教育走进语文课堂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文艺美学中虚实范畴的多重表义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文艺学逻辑理路将其系统化分类综合,结合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从六大方面全面阐述了“艺术意境的虚实相生之美”的具体表现。力求给艺术意境的虚实相生之美这一丰富复杂的审美特征以明确的解析。  相似文献   

20.
孔子、蔡元培等人提出了较为深刻的美育思想。中国当代的人格塑造应从这些传统美育观中吸取注重扬美弃丑、注重艺术、注重非功利等美育精髓,在社会中培养具有人格美的当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