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任何事物都具有不同于其他事物的质。同样,每个新闻事件也都具有区别于其他新闻事件的独特个性,如果我们在采访中注意捕捉新闻事件的突出特点,就能够写出质量较高的新闻。"[1]除了善于"捕捉"外,还要深入"探究"。广播长消息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浸泡"在信息的海洋中,新闻时时刻刻在发生。但这一切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察觉到的,而记者的职业特殊性,恰在于其敏锐捕捉新闻的能力,这种能力就叫新闻敏感性。例如,判断某些看来无关紧要的线索,是否可能抓出有用的新闻;判断在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哪个最为重要;判断某个事件是否可能引起大众关注乃至社会反响等,这些方面的能力成为每一名职业记者所必须具备的基  相似文献   

3.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事件的高度敏感和洞察,决定着记者采写新闻的效率和质量。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与善于捕捉新闻线索能力,是每个优秀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新闻敏感是对事物的一种“直觉”。线索是指临时发生的新闻事件或事件苗头,往往是突发的、偶然的、稍纵即逝的,所以需要捕捉。它往往就在你的面前,就看你能不能识别出来,有没有将它识别出来的新闻敏感。那么,在具体工作中,如何培养新闻敏感及善于捕捉线索的能力呢?注重知识的积累与储备毋庸置疑,新闻敏感只有与丰富的知识以及从实践中积累来的经验相遇,才能擦出“…  相似文献   

4.
博览     
提倡「三个观念」马达在《新闻改革中需要研讨的课题》一文中说:在新形势下,我认为报纸工作中,要提倡「三个观念」。一是「信息观念」。要使每个记者在采写各种新闻中都要捕捉最新的信息,捕捉广大读者最关心的信息。二是「读者观念」。要使每个记者想到,你采写这个新闻要告诉读者什么,读者共同关心的是什么,并使读者对你的新闻报道产生普遍兴趣。  相似文献   

5.
何为新闻判断力 新闻判断力是编辑记者在选题时遇到的首要问题,何谓新闻判断力?有些学者称之为"新闻嗅觉"、"新闻鼻",即新闻敏感. 总的来说,新闻敏感是记者在面临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目光敏锐、反应敏捷,善于从中迅速发现新闻线索和挖掘新闻素材,捕捉现实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电视记者尤其要具备这种能力,现场事件或人物的同期声就是正文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电视新闻记者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即判断该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并迅速在脑子里形成思路,在采访过程中提炼主题,使其所选的材料,包括同期声和现场,都紧紧围绕主题.  相似文献   

6.
博览     
提倡‘三个观念’马达在《新闻改革中需要研讨的课题》一文中说。在新形势下,我认为报纸工作中,要提倡‘三个观念’。一是‘信息观念’。要使每个记者在采写各种新闻中都要捕捉最新的信息,捕捉广大读者最关心的信息。二是‘读者观念’。要使每个记者想到,你采写这个新闻要告诉读者什么,读者共同关心的是什么,并使读者对你的新闻报道产生普遍兴趣。三是‘版面观念’。现在记者写东西,摆在  相似文献   

7.
记者的新闻捕捉能力也就是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主要是指记者寻找、捕捉以及对新闻价值进行判断的自觉意识。记者想要让自己越来越优秀,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性,它是记者最为重要的一种业务能力。新闻敏感度主要是指记者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进行捕捉以及对新闻稿件做到高效撰写的一种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记者的综合素质,可以说是衡量记者是否称职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如何理解新闻捕捉能力和它与记者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记者想要具有新闻捕捉能力需要具备的条件,探究了记者捕捉新闻能力的主要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闻故事在电视中被大量运用,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把新闻人物或事件用生动活泼的故事讲出来,以尽可能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这些新闻故事中,不仅关注事件的结果,更重视新闻事件的过程,注重展现新闻故事情节,挖掘人物的内心情感,刻画人物的个性,捕捉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从而提炼作品的主题思想,拓展电视新闻的报道空间,以增强新闻的可视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同一事件的采访中,由于记者捕捉问题的能力不同,因此写出的新闻稿件的质量就会有很大差别。是什么原因影响了一些人捕捉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按新闻规律准确及时地抓住埋藏在纷纭复杂的客观事件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能否冲破狭小的弧面。走向全圆。  相似文献   

10.
任哲峰 《青年记者》2010,(18):54-54
报道内容:紧扣时代脉搏,服务地方经济 电视经济新闻要想抢夺眼球,就要紧紧抓住时代脉搏,要从观众关心的角度写新闻。要善于捕捉经济发展中刚刚萌芽的社会苗头,善于捕捉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新的社会现象,善于捕捉经济工作中大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加强新闻的服务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新闻敏感性指新闻记者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有了较强的新闻敏感性,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社会现象中,通过观察与分析,及时地发现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是这几年来备受关注的电视新闻类节目。与其它新闻节目相比,此类新闻栏目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彰显自己的个性与品质,切中了普通百姓关心身边事和娱乐化的收视心理,在与传统新闻理念的博弈中以纵向差异而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3.
报道内容:紧扣时代脉搏,服务地方经济 电视经济新闻要想抢夺眼球,就要紧紧抓住时代脉搏,要从观众关心的角度写新闻.要善于捕捉经济发展中刚刚萌芽的社会苗头,善于捕捉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新的社会现象,善于捕捉经济工作中大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加强新闻的服务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毋庸讳言,用照相机作为采访工具,记录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并通过媒体反映出来的新闻,所反映的每个新闻事件都是经过拍摄者筛选,都是一个新闻事件的重现。因此,拍摄者在记录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都必须遵循着事件的发展规律,真实记录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再现本来面目,这样的记录过程就是我们新闻摄影中不断倡导的抓拍。然而,在信息化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5.
谈电视新闻的故事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的故事化,是采用故事化手法来反映新闻事件。它不仅仅关注事件的结果,而且更重视新闻事件的过程,注意展现新闻中的细节与情节。它不排除采用一定的艺术手段,挖掘人物的内心情感,刻画人物的个性,捕捉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提炼电视新闻报道的主题思想,从而拓展新闻的空间,提高新闻的可感性与可看性,提高新闻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在多年的采访实践中我体会到,作为一名记者不仅要对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具有敏感性,而且还要注重要求自己做一个有心人,不断提升对新闻事件的透视力和观察力等素养,做到在纷繁的事物中捕捉有价值的素材,从而写出独具特色的深层次的好新闻。  相似文献   

17.
读了《捕捉新闻灵感十法》,我思考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叫“新闻灵感”? 是否可以这样说:“新闻灵感”是记者或通讯员在采访活动中为人物或事件所感染,产生强烈的写作激情和欲望,并且迅速明确主题和写作思路的一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  相似文献   

18.
异地采访是多媒体时代的要求。大规模的人员、物资和信息流动,使越来越多的新闻事件具有了更广泛和更深刻的影响力,及时捕捉和反映在外地发生的具有本地意义的新闻事件.成为地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新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亲俗新闻标题制作除了必须遵循新闻标题制作的基本要求准确之外,还要标出动感、标出个性、标出情感来。吸引新词新语新词新语因适应人们求新、求变和心理逐步被广泛的应用在亲俗新闻标题中,颇具新闻的生活和时代气息,很受欢迎。捕捉流行时尚一些电影、电视剧和热播,畅销小说的热卖,往往使它们的名称成为具有时尚色彩的流行语句。把这些具有表现力的影视剧名、流行歌名、畅销书名借用到新闻标题中,可以增强标题亲和力和趣味性,给人以新的感觉,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妙用直接引语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或旁观者会对事件发表看法,提取其中最切题…  相似文献   

20.
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主要是指记者寻找、捕捉、判定新闻价值的自觉意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是记者职业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业务能力.新闻敏感度则侧重于将捕捉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及时高效地撰写成新闻稿件的能力.这二者对记者的综合素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衡量记者是否称职的标志.本文主要论述记者具有新闻敏感性的意义,分析如何提高新闻敏感度的方法,以期能够为相关的实践提供些许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