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跟随虎妈的足迹,狼爸欣然登台,狼声离去不远,又迎来了鹰啼。不知道下一个出场的是什么,会是蛇妈?蝎爸?谁将书写家庭教育的下一章?莘莘学子,现在是上有鹰击,下有虎视狼窥。孩子本应拥有的充满爱意的家,现在都要成了"虎穴""狼室"和"鹰巢"了。我们不禁要问,虎妈狼爸式的教育真是未来家庭教育的出路,能为我们培育出引领世界潮流的下一代吗?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若要走在世界的前列,必须要有一大批具有远大理想和宽阔眼界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正"纪念甲午战争,主要是以史为鉴,表达中国人强硬的姿态。""纪念甲午战争,就是要明确‘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提醒国人要发愤图强。""甲午战争是局部战争的缩影,但是对中国、日本的发展都有影响,纪念甲午战争要注重探讨战争本质。"这是2014年9月14日上午,日本龙谷大学名誉教授、厦门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卓南生先生在厦大新闻传播学院会议室主讲"甲午年谈纪念甲午战争的意义"之前,在场的与会者各自抒发的观点。今年是甲午年,我们该如何纪念120年前这场影响深刻的中日甲午战争?在"厦大新闻学茶座"上,卓南生教授为50余位与会者带来不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3.
泥泞留痕     
鉴真大师刚刚遁入空门的时候,寺里的住持让他做行脚僧,就是干外出化缘的活。这几乎是人人都不愿意干的苦差事。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看到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鞋。住持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鞋做什么?”鉴真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愤愤不平地说:“别人一年连一双鞋都穿不破,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位持一听就明白了弦外之音,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落了一场透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看看  相似文献   

4.
房永兴 《兰台世界》2006,(11S):60-61
中国近代反侵略的民族战争虽迭遭挫败,但尤以1894年甲午战败带给中华民族的撞击最为剧烈和惨痛。正如张季鸾在《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序言中指出:“国家之可危可耻龠年以来,未有如今日之甚者也”。“一旦而败于蕞尔,且靡有孑遗,浸至赔饷巨万万,割全台以求成,言之真可谓痛哭流涕者矣”。“甲午中日战争为我国转变的一大关键”.不仅震动了古老的中国社会,而且使中国对外局势急遽恶化,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关于翁同觫、张謇在甲午战争中的作用与影响,历来瓠贬不一,毁誉参半。笔者不揣翦陋,拟就二人在甲午战争中的作用与功过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正近代以前,中国人基本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念。"中华民族"的概念最早是由谁提出的?它的内涵经历了哪些演变?这个概念的形成有何重大意义?严复传递出族群理念习惯上所说的"华夏"、"汉人"、"唐人"、"炎黄子孙",乃至外国人将中国称之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称谓。所谓"华夷之辨"、"夷夏之防",集中反映的也是一种相对狭隘的朴素的种族意识。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尤其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救亡图存的热潮迫使先进的思想家去重新思考许多问题。在"保国、保种"的呼声中,严复的《天演论》传递出一种世界民族之间相互竞争的族群理念,从而使国人意识到"合群"  相似文献   

6.
袁岳 《图书馆杂志》2008,27(5):81-88
袁岳: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每个人都身处其中,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很多人都说中国国情是什么?老外在我们中国做生意,我们会说他们不懂我们的国情,人家就请教你了"你说中国国情到底有些什么啊?"我们会发现国情也不容易说出来,我们到底是什么国情跟人家不一样?事实上在我们中国,国情有两样法宝.  相似文献   

7.
张小雪  沙亮 《出版参考》2007,(12):11-11
鉴真大师刚刚遁人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让他做了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瓦鞋。住持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瓦鞋做什么?”鉴真打了个哈欠说:“别人一年一双瓦鞋都穿不破,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  相似文献   

8.
高小定 《今传媒》2007,(10):40-41
一 不久前,参加了一个"朋友"的聚会.一大桌子人,其中有公务员、有在企业当员工的,还有一位记者.刚入座不久,一个在政府里做事的小头目就冲那位做记者的朋友说道:"你们记者现在自以为很牛?可你知道我们在下面说你们什么吗?说出来你可不要生气哦!我们说记者是苍蝇,碰到了也不能往死里打,一旦打死,就会招来一群.因此,我们现在对付记者,都是给塞点甜头,然后哄他赶紧走."  相似文献   

9.
"满铁图书馆"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晓菲 《图书馆建设》1998,(1):73-75,78
美国朋友Maureen说,近来她在Internet上进行文献分析时发现,有关"满铁图书馆"的研究文献明显增多,日本关于"满铁图书馆"的研究悄然兴起.从1907年到1945年的近40年的时间里,满铁图书馆作为日本侵华的文化机构,在日本对中国实行的经济、文化掠夺中的确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满铁图书馆已成为历史,何以日本学界仍对此兴致勃勃呢?满铁图书馆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民族报道?我认为,民族报道就是关于民族问题的报道,包括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生活、民族团结、民族干部、民族政策等等,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在民族地区办报,可以说,每天都面临着大量有关民族问题的题材需要报道。那末,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尤其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什么是最主要的民族问题?或者说,民族问题集中表现在哪里? 在旧社会,少数民族不被当人看,政治上的不平等自不侍言,甚至少数民族的称谓公然被加上歧视和侮辱的“犭”旁。解放后,实现了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少数民族的权利受到普遍尊重。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颁布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壮族聚居的广西成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区之内,又成立1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一大批民族干部,进入各级领导岗位。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问题,应该说是已经成功地解决了。那末,还有什么民族问题?从广西的情况看,突出的问题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从全国来看,广西这个民族地区的经济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很多人都在回顾反思,甲午战争究竟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历史启示?这里涉及"落后就要挨打"以及海洋意识、海权意识、海军建设、人才培养等。《船政学堂》这部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的选题,对今天的教育意义极为深远。《船政学堂》讲述的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第一所海军学校的故事。这个"海军摇篮"的地位,应该明确树立起来。我曾经看过一部日本电影叫《啊,海军》,讲日  相似文献   

12.
一切事物都有深奥的规律,无论你是什么角色,让我们如同世上每一个人那样去追求真理,接近真相吧!也许因为是女人,所以会坚定不移地将所有问题杂糅在一起,为什么不可以?如果说我们的职业是一架跑车,那么"热情"就是不可或缺的"汽油"。只要把油门踩下去,管它什么问题、什么方式,女人的一  相似文献   

13.
邓少云 《大观周刊》2011,(48):41-41
日本的企业文化很好的与本民族的传统理念、民族精神相融合和嫁接,这是导致了日本成为如今的经济大国的重要因素之一,日本给了我们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及其理念上的参考。但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情,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特点,走的路都有所不同,我们不可能去仿效日本,那么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怎么走?本文力求通过对日本企业文化构建的分析,对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做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代民族国家在成为"想象的共同体"之前,必须是"视线的共同体"。而视觉文化则强调人们如何看和看什么,实际上受其社会文化的制约,并不存在纯天然的白板式的视线。近代日本在塑造国民意识和构建民族国家文化之时,通过博览会和铁路交通、明治天皇肖像画"御真影"的生产与流通以及殖民地的风景这些可见和可视的具体事物,来塑造民族情感,目的都在于强化国民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此后,随着日本民族主义的膨胀,这一系列措施都不可避免的带有浓郁的殖民色彩和对外扩张意识。  相似文献   

15.
难道中国文化真已到了非要借外国的鸡来下蛋不可的地步了?中国为什么不能有自己更多的原创性的作品来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洋为中用"固然实用,但,在此同时,我们失去的又会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重复出版现象很普遍、很严重。所谓普遍,什么书都重复出版。“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出了几百种;外国文学名著,你译、我译、他译,未见译出新意,版本已有一大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水浒、红楼梦……,翻过来,掉过去,出了多少版本?各种形式多样、内容雷同的职称书、热点书,比比皆是。所谓严重,以前出版社出书的原则是,你出什么,我就不出什么,以示其风格与品位,现在有相当一些出版社,看人家出了什么,就忙不迭地跟着出什么,时间长了,对重  相似文献   

17.
我不懂什么是"国学".国,是哪一国?当然是中国.那么别的国家,有没有"学"呢?总不好意思说别国都没有,只有中国有.既然不好意思那么沙文主义,那就只能勉强承认每个国家都有它的"国学".可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土耳其等等这些国家,自称过他们的"国学"啊."国学"这个词,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只要略微看看晚清以来的思想斗争史,你就知道了,所谓"国学",实际上是清朝末年、一直到"五四"以来,有些保守的人抵制西方"科学"与"民主"文化的一种借口,是一个狭隘、保守、笼统、含糊而且顽固透顶的口号.人家讲"科学",你总不好讲"反科学";人家讲"民主",你也不好讲"反民主",于是就提出一个含糊其辞的概念:"国学".那意思就是,我这个"国学",跟你那个"科学"、"民主"是不一样的.现在居然搞出一大堆所谓的"国学名人",真是荒谬."国粹"是另外一个意思,那是清朝末年一部分搞革命的人,拿来对付满清的武器.  相似文献   

18.
记者采访往往会出现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觉得什么都新鲜,什么都想采写,抓到一大堆材料后,又不知道应当报道什么;二是认为什么都一般化,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值得报道;三是依赖领导.领导出什么题目,就去采写什么稿子;四是跟着请柬走.你请我到哪里,我就去哪里采访,你要求报道什么,我就报道什么。这几种情况的共同特点,就是完全推动了记者在采访中的主体地位。究其原因,就是记者缺乏一种特有的职业嗅觉,职业敏感。发现不了什么是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这里所说的职业嗅觉,职业敏感,就是记者的新闻敏感。  所谓新闻敏感,是指记者…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反侵略的民族战争虽迭遭挫败,但尤以1894年甲午战败带给中华民族的撞击最为剧烈和惨痛。正如张季鸾在《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序言中指出“:国家之可危可耻,百年以来,未有如今日之甚者也”。“一旦而败于蕞尔,且靡有孑遗,浸至赔饷巨万万,割全台以求成,言之真可谓痛哭流涕者矣”。[1]“甲午中日战争为我国转变的一大关键”[2],不仅震动了古老的中国社会,而且使中国对外局势急遽恶化,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关于翁同、张謇在甲午战争中的作用与影响,历来褒贬不一,毁誉参半。笔者不揣翦陋,拟就二人在甲午战争中的作用与功过问题,作一粗浅…  相似文献   

20.
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摄影师,他所做的是在一堆又一堆光鲜、炫目却刻板、缺乏生气的巨星形象里,找出他们各自真实的模样安迪·格慈的食指总是放在快门上,无论他是在和拍摄对象交流、闲谈,还是已经正式开拍。"你永远也不知道你想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