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讲过"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天中有很多环节的活动,其中就餐活动是孩子们一日生活中最基本的功课,重在培养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和就餐能力,这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学陶行知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孩子与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可以说孩子的学习是随时随地发生着的,所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皆是课程。  相似文献   

3.
正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该如何去组织实施好这些"课程",做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现在,请大家将视角随我转移到幼儿午睡后的起床环节。实录:起床的千奇百态起床的铃声已经响了,醒来较早的几个孩子已经在穿衣服,还有一小部分孩子睡眼惺忪地从被窝里钻出来,呆呆地坐着,视线不知道看着什么地方,更有甚者,在被窝里豪无动静。老师在一遍遍地催促:"起床了!起床了!"终于,所有的孩子都被拉了起来,老师迅速地  相似文献   

4.
王丽娜 《中国教师》2009,(24):34-36
<正>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1]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育只有满足了生活的需要,才有意义。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课堂教学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真正  相似文献   

5.
冷静 《少年世界》2010,(1):46-48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挖掘一日活动中各环节资源,树立教育的整体观,适度把握生活环节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的重要表现之一,而幼儿的一日三餐又是生活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目的关注幼儿进餐环节的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生活学习习惯和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本源是生活,生活是教育的需要.我们应该关注生活给予孩子的各种发展机会与潜能,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教育价值与意义,关注孩子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疑惑、困难与问题,关注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发展历程.利用生活教育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并结合园本课程的研发,将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育只有满足了生活的需要,才有意义。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课堂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只有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从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出发,才会真正具有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提出:教学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习作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顺应新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在习作教学中遵循生活教育的发展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地实施审美教育,教师应该在进行习作分类指导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指导,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习受到高尚情操与美的熏陶,从而发展个性、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致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辅导员》2008,(11)
策划背景: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不断增多,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家长对子女爱护有加,使得不少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都无法自理。如何教育孩子们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自强不息?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社会、自然、生活是陶行知先生的课程资源观。陶行知先生遵循生活即教育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他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陶行知先生的理论再一次说明了重视对种植园地的管理,有效地将种植园地与课程的开展紧密联系起来是一种大胆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11.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全心投入。这一方面源于父母的职责;另一方面,父母如果希望收获孩子健康成长这枚果实,就必须像勤劳的农民照料自己的庄稼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投入到孩子的生活中,投入到孩子的成长中。全心投入孩子的成长就是要强化父母的教育意识,意识到家庭教育在每时每地都在进行着。本期"焦点"探讨的是厨房中可以进行的教育。这也是生活教育的一种。生活中的教育需要的是父母有抓住一切生活中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意识。这是家庭教育的特  相似文献   

12.
付家丽 《贵州教育》2014,(20):26-29
正一、问题的提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在《纲要》、《指南》的指导下,我们更加认识到幼儿园教育必须回归到生活化教育,幼儿园的教育任务是要为孩子终身的人格完善和为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奠定基础,是幼儿品德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提出"儿童的一饮一食,一草  相似文献   

13.
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培养教师读书习惯,作为教师专业成长与润色人生的重要途径与方法。练笔活动,培养教师的观察反思习惯,锻炼文笔,提升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思想的成熟。  相似文献   

14.
无悔的青春     
毕业那年,小梅刚满二十岁,和六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子一起分配到一所乡村学校.学校的老教师戏称她们为"七仙女",她们当然喜欢这个称呼,更希望自己通过实践成为优秀的教师.然而学校地处偏远的农村,破旧的教室,不便的交通,教学资源的匮乏,沉重的教学任务,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困扰,所有这一切使她们真正体验到了教师生活的平凡和艰辛,也明白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彷徨和困惑包围着她们,她们像一个个迷路的孩子,不知何去何从.此时,睿智的老校长及时地指点了她们,使她们豁然开朗,彷徨和困惑烟消云散.学生们的潜能是无限的,等着她们用心去挖掘.她们是孩子们盼来的伯乐,怎能轻易退缩?她们七人默默约定:为了孩子,永不言弃.  相似文献   

15.
陈林君 《考试周刊》2009,(15):222-222
一、教学背景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接触《我与小动物》,我的第一感觉是:"学生喜爱它!"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都爱养小动物,爱和它们一起玩耍,所以我觉得学生一定对这个课题感兴趣。  相似文献   

16.
韩锦 《父母必读》2021,(2):109-113
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财商教育的契机。从新年愿望开始,和孩子一起做计划,一起体会财富背后的价值和意义,能让孩子的财商越来越高。财商是一种计划未来、掌控自我、经营幸福的能力。家庭财商教育最重要的是观念的教育,是家庭价值观的传承,是帮助孩子掌握和提升把握幸福的能力。我们每个家庭都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培养孩子的财商。  相似文献   

17.
生活教育系列——人们都说,家庭里面都是日常琐事。但从教育的角度看,家庭中的日常琐事都可作为教育孩子的载体。如何利用平凡的琐事,在日常生活中来培养孩子的兴趣、塑造孩子的品格,孕育、丰富孩子美好的心灵?为此,本刊特开设慧心父母——生活教育系列选题,以期能为家长朋友们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教育案例。  相似文献   

18.
孩子学习的机会蕴含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孩子学习的课堂,所谓"生活处处是课堂,课堂处处有生活"就是这个意思.幼儿教育不仅要关注孩子每一天的成长,更要关注孩子的生活.幼儿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机,为孩子们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将生活引入课堂,把课堂带到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9.
<正>一、问题的提出皮亚杰的"智慧的花是开放在孩子手指尖上的"道出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促进孩子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性。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身子女的增多,家长投注更多的"关爱"和"保护"去孩子所有的生活,为他们包办一切,致使孩子丧失许多自我锻炼机会,表现出动手能力差,依赖性又强,性格怯懦、畏缩等,从而牵连了他们更多方面的发展,这将是教育上一个难以抵偿的代价。为挽回我们的失误,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改变教育观念,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  相似文献   

20.
一切教育执行切入点都在于"攻心为上"。给予孩子一个健康的身心比任何成绩和成功都更重要,这也是给孩子生命成长最优质礼物。是师者"得生心者,得师道也"。1鼓励孩子相信自己1.1赏识优点,唤醒孩子潜意识的自信知识型的家长,很有先见之明,给予孩子赏识教育和建设性的建议。乡村家庭教育意识薄弱,一些家长忙于工作。许多孩子的心理是否处于健康是不被关注的,更不用说被生活所累的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