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传统由古希腊人开创.动荡多变的历史条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具特色的城邦制促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形成,而且其理性主义在文学、艺术、哲学和史学中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教育史学不断遭到来自女性主义史学的挑战.本文主要以英美教师的历史研究为考察对象,说明在女性主义史学的影响下,西方教师历史研究在史学认识论、研究领域、研究分析范畴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史学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关系、中学历史教师史学观念现状、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历史高考命题的总体趋势等方面看,关注史学研究的新观念、新成果、新思路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的必修课。以"社会转型"的视角为切入点,运用史学研究新成果,找准历史教学方向,初步凝练"以‘社会转型’的视角解读历史"的教学思想。从挖掘新材料充实教学资源、运用新视角解读教学核心、依托新方法重构教学过程等三个方面分析史学研究成果的运用策略。实践证明,该教学思想对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以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对什么是历史的不同回答关于“历史”,迄今还没有任何一位史家对其下一个比较科学或者说比较确切的定义或概念。而“史学概论”教学中首先就会遇到“什么是历史”这个大问题,它既是一个重要的史学理论问题,也是“史学概念”学科体系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因为这门学科中的许多概念和理论,诸如“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的学科性质,以及历史认识过程的许多内容都与“什么是历史”这个问题密切相关。在教学中不对这个问题作出较为深入的分析和阐释,则后面的教学进程会受到影响,所以任何从事“史学概论”教学的教师,都必须在教学中对此…  相似文献   

5.
教学设计是在正式教学前,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预先制定特定环境中将要开展的教学活动的进程。教学设计常常是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关键,教学设计的创新是课堂教学创新的前提。从当前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的一般情形看,普遍比较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运用,而史学理论的运用常常被忽略。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学历史教学长期处于“教教材”的状态,很少突破教科书的历史叙述;另一方面,不少中学历史教师常常用唯物史观代替史学理论,造成对当今史学理论的研究不甚了了,更无从运用。事实上,唯物史观虽然是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但它不能代替具体的史实理论。适当借鉴现代史学理论不仅有利于深.化教师的历史认识,树立“用教材教”的新课程理念,对教学设计的创新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一些成功的课例入手,分析现代史学理论在历史教学创新设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中历史教师普遍比较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运用,而史学理论的运用却常常被忽略。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学历史教学长期处于"教教材"的状态,很少突破教科书的历史叙述;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少中学历史教师常常用唯物史观代替史学理论,从而造成对当今史学理论的研究不甚了了,更无从运用。中学历史教师在史学观念方面的落伍是普遍的,我们应正视这一问题。中学教师不关心高校学者在干什么,高校学者也缺乏有效的渠道向中学普及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发展学生的史学素养,是中学历史课程最主要的教化功能。追求个性化,即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富有效益(学习目标达成率高),深具灵气(教学思想深邃)和形式新颖(教学过程别出心裁)等,是中学历史教师的最大追求。将发展学生史学素养与追求个性化教学融为一体,应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一般而言,史学素养以时空意识、现实意识、证据意识、问题意识、分层意识与融合意识为核心内容,呈现出由主体内容(客观史实、历史叙事、历史认识、历史评价等)、核心要素(时间、空间、人物、史料等)和主要方法(史学研究和历史学习的一般方法及具体方法)等组成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8.
伏尔泰是理性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 ,他的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批判政治军事史 ,倡导文化史 ;批判神学史观 ,提倡理性主义史学 ;不过通读伏尔泰的史学著作 ,我们不难发现其欧洲中心论依然突出 ;英雄史观尤为明显。他的史学思想对于后世西方的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凤光宇 《上海教育》2012,(27):56-57
在新课改步步深入和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十分重要。学科素养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就历史学科而言,包含史德、史学、教学素养等许多方面。如何提高学科素养?多读书、多听讲座很重要,而在教学实践中学习、提高更重要。教师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积累,最终提高学科素养。夯实学科素养的基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我考入了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从工人转变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我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掌握了许多历史知识。走上中学历史教学工作岗位后,我发现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把历史知识转化为有效的历史教学,让学生喜欢历史、学好历史,必须在实践中学习,向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学习。为了做好一名教师,我的学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  相似文献   

10.
朱美 《华章》2012,(23)
当代西方心理史学是以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历史研究开端的,历史学家的历史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变化是精神分析理论同史学家相结合的前提和基础.当代西方心理史学的基本特征有:注重探讨历史人物的童年经历;广泛应用精神分析的概念和术语并扩大了史料应用范围;运用精神分析法研究群体心理.  相似文献   

11.
凤光宇 《上海教育》2012,(18):56-57
在新课改步步深入和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十分重要。学科素养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就历史学科而言,包含史德、史学、教学素养等许多方面。如何提高学科素养?多读书、多听讲座很重要,而在教学实践中学习、提高更重要。教师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积累,最终提高学科素养。夯实学科素养的基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我考入了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从工人转变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我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掌握了许多历史知识。走上中学历史教学工作岗位后,我发现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把历史知识转化为有效的历史教学,让学生喜欢历史、学好历史,必须在实践中学习,向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学习。为了做好一名教师,我的学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  相似文献   

12.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基石,是物理学科学习中重要的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知识本位,大大压缩了概念形成过程,"公式化"、"熟记型"、"空中楼阁式"的问题仍比较常见.本文从分析物理概念的建立,结合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提出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希望对同行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历史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史学研究的情景,引导学生参照和运用史学研究的方式.学会发现和确定问题,搜集、分析、鉴别和提取有关信息和证据,并运用有关方法探究、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研究过程的模拟.  相似文献   

14.
课改至今,历史教师较重视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却对史学理论本身知之甚少,以致教学过程中很少突破教科书的樊篱和传统史学观的桎梏。事实上,适当借鉴现代史学理论不仅有利于深化教师的历史认识,对创新教学设计、转变教学行为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任何史学研究,必须确定其研究对象和范围,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西方史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依不同的历史时代而发展、调整乃至变更。这个过程反映历史学家对社会历史认识的不断深化,说明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斗争中,需要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并力求自觉掌握对历史本质的认识方法。因此,考察这一西方史学范围嬗变的历史过程,对当前我国史学改革是不无裨益的。西方史学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和战争结下不解之缘。被称为"西方史学之文"的希罗多德第一部历史著作是《希波战争史》。古希腊的另一位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代表作也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希腊、罗马时的史学家们叙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根据历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主旨,结合本人从事新课程教学以来的认识体会,我认为在历史教学的课程改革中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优化更新历史知识随着某些传统的观点已被抛弃,历史研究新成果也不断出现,许多历史概念、历史结论也必然随之补充改进、发展完善;许多关于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必然发生改变,因此,历史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要经常了解史学动态和史家新观点,及时把握当今史学发展动态和了解新的史学成果,把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吸收到中学历史教学中去,使课本知识富有时代感,更好地为推进历史课改服务。2.实现知识的交叉融合,成为…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深入,如何使学生把握并运用史学研究方法解答历史问题,成为每位中学历史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认为在高中经济史教学中有效应用两种常见的史学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社会史学重在整体认知,计算史学重在具体实证。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历史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史学阅读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成效显著。然而反观历史课堂,不难发现运用史学阅读进行历史教学仍然存在困境,这种困境突出表现为教师的史学阅读成果“堆山积海”,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却如“凤毛麟角”。教师用史学阅读成果搭建了一个巨大的“学习之塔”,学生虽然身处塔中,但在全心投入、  相似文献   

19.
张广智教授长期关注兰克史学,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在《世界历史》等刊物上发表关于兰克的传略及论文。近年来又格外注重兰克史学的“影响研究”,在每届博士生的西方史学史专题研讨班中,“兰克史学及其影响”都是重点探讨的命题。本文所录,从一个方面可以体现西方史学史专题研讨班及张广智教授的教学风貌。张广智教授:兰克(LeopoldvonRanke,1795———1886)是19世纪德国史学大师,在西方史学史上,他是一位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历史学家。西方史家称赞他为“近代时期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近代以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研究历史的大师”,“…  相似文献   

20.
何炳松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出版家、教育家,为史学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包括从西方引入新史学,强调历史的比较研究方法,在如何正确看待史料和史学的价值方面有独特见解。除此以外,他还把自己的史学思想渗透到华侨高等教育和历史教学中去,收到了良好效果。他在历史研究中有很多颇具特色的思想,值得我们去思考和体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