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岩 《海外英语》2014,(17):164-166,168
口译语料库对口译教学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把网络这一动态元素融合进口译语料库,将使其对于口译教学与研究的辅助作用如虎添翼。记者招待会现场汉英口译语料库正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发的口译语料库,即保留了传统语料库的容量大、语料真实、检索快捷等独特优势,又兼有口译“绘声(音频)绘色(视频)”的特点,更融合了网络方便、易于共享等长处。该语料库对语料进行口译技巧的标注,为口译技巧的教学和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也章显了本语料库的特色。该库对口译教学和口译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口译形成性评估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教学中往往对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度、译语发布的流利程度、交际策略使用的灵活程度等进行一次性评估,但口译质量受制于具体交际语境下相关任务的要求、译员重构的译语语篇及翻译操作过程中的应对方法等。"一考定成绩"难免有失偏颇,而且教学双方都无从了解技能掌握和提高的轨迹。本文拟讨论通过建立小型视译练习语料库,对由学生自己誊写和分析的译语语料进行有关断句、停顿、衔接问题的标注,再对这种小型语料库进行分析,藉此了解学生视译技能发展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实证研究表明,这种动态的、有的放矢的口译形成性评估能及时提供反馈并提高教学训练绩效。希望此研究能对口译教学改革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口译语料库对口译教学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把网络这一动态元素融合进口译语料库,将使其对于口译教学与研究的辅助作用如虎添翼。记者招待会现场汉英口译语料库正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发的口译语料库,即保留了传统语料库的容量大、语料真实、检索快捷等独特优势,又兼有口译“绘声(音频)绘色(视频)”的特点,更融合了网络方便、易于共享等长处。该语料库对语料进行口译技巧的标注,为口译技巧的教学和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也章显了本语料库的特色。该库对口译教学和口译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口译不是简单的语际信息传输,而是借助语言转换进行的动态文化交流活动。鉴于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译者在翻译时要切实考虑目的语接受者的文化接受能力和期待,尽可能准确地传递原语信息。基于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学派的目的论,探讨实现有效文化传播的口译策略对英汉口译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技术》2017,(12):57-62
"欧盟口译语料库"(EU Speech Repository,EUSR)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数字化口译教学语料库。文章介绍并分析了EUSR在语料选取、语料转录、语料标注与语料应用四个方面的情况,探讨了EUSR在建库理念、语料加工、语境重构和学习反馈四个方面对我国口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自1987年以来,中日贸易往来迅速扩大,两国商贸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因此对商务日语口译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商务日语口译人员既要精通商务日语专业知识,又要了解不同商务场景下的日语口译特点及对策。然而,商务日语口译与一般日语口译不同,必须要做到规范严谨,具有商务特色,注重商务礼仪礼节,遵循其特点进行翻译。同时,商务日语口译主要在商务活动的跨文化交流中使用,不同文化背景的中日贸易从业人员在接触的时候,由于对待工作的态度、商务礼仪以及国民性的不同,中方人员在翻译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调查发现,国内对于商务日语口译研究的步伐较之日语语言相关研究比较缓慢和落后,教材或学术论文较少,因此通过对2001—2015年间商务日语口译相关教材和学术论文汇总统计和分析,总结商务日语口译的现状。并对商务交谈时的称呼、开场的致辞、业务谈判等口译实例进行分析。在继承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商务日语口译特点及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总结商务日语口译的特点及策略,为口译工作者和口译教学提供一些实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指导,进而促进中日间的商贸活动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重要载体.非遗翻译肩负着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的重要使命,翻译文本的质量影响非遗传播的效果.基于语料库的非遗翻译研究可以为提高非遗的翻译提供参考的依据.通过构建非遗源语和目的语的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可以发现两种语言在语言特征及篇章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总结出非遗翻译原则和策略,为非遗翻译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自建语料库,对汉英会议口译中的汉语典型文本特征及其英译、英译文本典型特征及口译语料的副语言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范化确实表现为汉英会议口译过程中的一种倾向。其动因主要表现为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及译者受期待规范的影响,前者常导致强制性范化而后者多为译员主观选择。不过,面对源语典型性文本特征时,译员并非在所有情况下均进行范化处理。  相似文献   

9.
漫谈汉英口译的基本类型和常用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译是区别于笔译的一种翻译方式,是一种通过听取和解析来源语所表达的信息,随即将其译为目标语语言符号,进而达到传递信息之目的的言语交际活动。本文归纳了汉英口译的基本类型,介绍并分析了口译实际操作中的常用技巧,对于日常涉外语言文化交流和跨文化语言交际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收集淘宝网及Lazada购物平台上的乌龙茶网购评论数据,以语料来源及发布时间相近、评价内容相似为依据自建了小型中英茶叶网络购物评价可比语料库,并分别对其进行“特征—值”(AVS)结构提取,随后通过单向翻译将翻译后的中文“特征—值”结构语料集与英文“特征—值”结构语料集构成可比语料库。本研究通过对比源语评论及机翻评论之间的差别来探究机器翻译在翻译网购评价时是否存在多义词翻译不当的问题,从而提高翻译文本质量。本研究通过机翻语料和源语言语料的对比亦可探究机翻语料的语言特征以及机翻语料和源语言语料的表达之间是否有系统性异同。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语料库翻译研究,以翻译平行文本语料库为对象,主要关注词句层面的分析,缺少对语篇整体结构的关注,对译者的翻译实践指导有限。研制以翻译为导向的、能够体现语篇宏观结构和微观语言特点的小型双语可比语料库,并以体裁分析理论为基础进行语料选择和语料标注可以更好地为翻译实践和教学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2.
逻辑训练上承信息听取,下接目的语输出,是口译练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中坚环节.为探索英语口译逻辑训练的方法,选取学生口译练习的真实语料进行转写分析,发现口译教学目前存在重字句轻逻辑、语言逻辑理解有误等问题,而逻辑训练方法包括源语言与目的语复述交叉训练、阐释改述练习、运用逻辑思维创作和练后反思及自主纠错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内外对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逐渐开展,翻译学与语料库语言学的融合也形成了语料库翻译的研究方向,从而使得面向学习者的翻译语料库成为了翻译学与相关教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然而,目前主流的大型通用语料库对于翻译学习者的针对性不够,而且价格往往较为昂贵。因此,面向学习者的小型翻译语料库可针对特定对象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与低开发成本的优势,对于高校外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性价比相对较高。文章试从语料数据库框架的建立与语料库软件开发等方面简述面向学习者的小型开放式口译语料库DIY与实用性验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脱离源语语言外壳为核心的释意理论对于会议口译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口译活动中的释意是口译的实质,意义是翻译的目的。同时,译员在目标语篇产出前的新语义建构思维举足轻重,但目前口译实践过程的目标语语义建构思维和意义传达路径还未受到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5.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作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认为翻译属言语交际行为。而在口译这种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中,译者需要对源语与译入语做出选择、加工和转换。文章从口译的理论研究和特点出发,结合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关联原则及翻译观,举例探讨如何在口译过程中实现关联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口译,顾名思义是一种翻译活动,即指学生以口语的方式,将源语转换为目的语的方式。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意识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避免跨文化语用失误对口译来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兼顾从培养跨文化意识的角度研究口译,分析语言文化与口译之间的关系,指出口译中存在的文化障碍现象。本文从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口译中存在的几种语用失误现象的分析,探究口译中语用错误的问题及其原因,以求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减少误解、进行有效沟通和更好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7.
苏宝英 《海外英语》2014,(5):131-132,135
运用语料库对口译专业学生语块使用特征进行考察,研究发现:1)学生在口译实践中偏爱使用句子构建和短语架构语块,较少使用习俗语和多元词语块;2)语块的使用频率和口译者的流利度呈正相关。研究表明,语块可以有效提高口译的准确性和流利度,因此,在口译教学中应重视语块的有效输入和输出。  相似文献   

18.
范星星 《考试周刊》2013,(56):79-79
生态翻译学从生态的角度解读翻译研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全新的视角,特别强调了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同样,口译作为翻译的一种形式,生态翻译学对其也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口译的生态环境及对口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了2017年习近平达沃斯开幕式演讲为研究对象,在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框架下分析译员口译过程中的显化策略应用。根据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作者分别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视角对语料进行剖析,以期对汉英口译中显化策略运用起到理论上的指引作用,同时对口译实践中生态翻译学的重要作用进行证明。  相似文献   

20.
拓扑学是数学的分支,是研究空间基本特征之间关系的学科。斯坦纳首次将拓扑学引入文化及翻译研究,他认为文化传承是具有拓扑性质的变形。口译是翻译的一种形式,虽然在口译过程中有各种策略,但其实质是遵循拓扑等价的原则对原文的忠实传达。该文章将结合实例考察拓扑学的口译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