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现在,一提到初中思想品德课,许多学生、家长都认为:这门学科是开卷考试,易学、好考。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无形之中感到了莫大的压力,但我们也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事实上,作为开卷考试,考查的是学生平时对知识的积累,考查的是学生灵活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水平绝不是开卷考试时带书上考场就能抄出来的。面对这种状况,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  相似文献   

2.
徐卫 《成才之路》2011,(32):60-61
如何正视初中政治的开卷考试在现实与理想间的差距,怎样深化开卷考试,清除开卷考试产生的疲劳感,这是十分重要的。所谓开卷考试就是指试卷的试题是开放的,学生在考试时可以带着书入考场,试题比较灵活而且答案不是唯一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维艳 《考试周刊》2011,(12):21-21
河北省文科综合(含思想品德和历史)中考实行开卷考试,这一考试模式的转变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开卷形式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优化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构建“归纳——迁移”专题复习模式的背景 广州市自2000年起,对思想品德课中考的形式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主观试题的开卷考试。主观试题具有利于考查学生探究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优势。具体地说,它能够有效地考查考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效地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对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这项改革体现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初中思想品德课考试自实施"闭卷、开卷"相结合的模式后,试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漫画、案例作为知识载体,以开展小组讨论、第二课堂活动为主要手段,就应对开卷考试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开卷考试的形势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面临较大挑战。许多初中生平时不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常常误认为思想品德的开卷考试只需翻翻书,把课本中一些段落抄写下来就可以了。因为基础不扎实,在考试中常常存在解答不规范、口语化严重等问题。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喜欢学习思想品德课,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江西思想品德中考实行开卷考试。开卷考试的试题特点是"情境搭台、观点唱戏、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以社会热点、焦点和学生的社会生活等材料信息立意命题,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运用学科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面对开卷考试的这些特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运用"过五关"学习法,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2011年安徽省初中毕业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思想品德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今年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考试继续实行开卷考试,这是促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实行开卷考试以来,全省思想品德课教师根据开卷考试的指向,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的模式和方法。它改变了过去教条条、  相似文献   

9.
这几年来,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考试形式由过去单一的闭卷考试改变为有的学科实行开卷考试,更加注重考查学生活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市思想品德学科中考就实行开卷考试。作为中学思想品德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适应新形势下的开卷考试,这是学生的期望,也是教师的责任。我的实践体会是注重“三教”,即教会学生梳理知识、教会学生运用模式归纳要点、教会学生运用政治术语答题。  相似文献   

10.
在思想品德课教改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加关注学生,贴进学生生活,但是生活在农村的学生,生活信息闭塞,视野不广阔,加之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缺乏,导致教师和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是假、大、空的说教课,没有意义,甚至出现了只为应付开卷考试,老师为学生收集资料,让学生带进考场,这样完全丧失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教育功能,背离了开设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的.而当前如何走出师生认识的误区,如何改变目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困局,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育功能,让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真正"活"起来,笔者就此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安徽省初中毕业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思想品德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今年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考试继续实行开卷考试,这是促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实行开卷考试以来,全省思想品德课教师根据开卷考试的指向,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的模式和方法。它改变了过去教条条、考条条的做法,使课堂教学着眼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思想品德课的考查模式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由过去的闭卷考试变为开放性考试.学生可以带教材进入考场。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科学的答题方法,及时应对课改的新思路。开卷考试以阅读材料形式出现的题目较多.学生必须读懂材料才能准确答题.这一改变要求学生必须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等。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阅读方法指导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中思想政治中考实行开卷考试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开卷考试以后,思想政治课如何教学,怎样教学已经成为政治课教师探究的专业主题和研究课题。面对中考中出现一题多答,采意给分  相似文献   

14.
胡邦霞 《教育》2010,(8):54-55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达到对知识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行了开卷考试。在开卷考试过程中,笔者发现不仅学生对学科学习存在问题,甚至连许多教师和学校负责人对思想品德学科的考试也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从而极大地影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认识思想品德课存在的误区对提高教学效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今年我省思想政治学科开始实行开卷考试,体现了考试改革的趋势。初中思想政治学科要改掉传统的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革这门学科的考试模式。试卷题型、考法一变,教法与学法就会随之而变。它将对深化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本人结合《宿州市2001年初中毕业考试政治试题》(以下简称《试题》)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谈谈对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如何适应开卷考试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初中思想品德课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开卷考试节省了同学们很多无须强制记忆的时间,加速了学生的理解记忆和开拓性思维的发展,然而就目前的思想品德课开卷考试后,学生的总体成绩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这个状态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很难再有所突破,而且整体水平有停滞不前甚至回落的危险性。这是因为有些同学走进了思想品德课开卷考试的学习与考试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思想品德课实行开卷考试这一举措,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加强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那么,如何切实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提高教学实效?结合几年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略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9.
刘介卿 《教师》2008,(11):17-19
2001年,《中国青年报》就当时全日制普通中学开设的12门课程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吃惊:85%的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认为政治理论过于空洞,有的大道理难以掌握。尽管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带来了福音,让初中思想品德课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和时代的传声筒,可到目前为止,依然存在社会对思想政治课的传统批判,学生对课程学习提不起兴趣,许多地方的政治课教学现状仍令人堪忧;随着整个国家教育体制和招生政策的改变,初中政治学科实行开卷考试,这一考试制度的改革,在广大师生和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思想品德课要进行考查。考查内容包括知识、能力和行为表现几个方面。考查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各地可以继续试验。”怎样进行成绩考查,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这里介绍几种作法以供参考。1.考查的种类:思想品德课考查的种类概括起来可分平时考查和阶段考查两种。平时考查主要在平时教学中进行,阶段考查可在期中、期末分两次进行。2.考查的内容:根据《大纲》要求,应包括知识、能力和行为表现几个方面。“知识”,指学生应了解和掌握的社会常识和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关道德观念。“能力”,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