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老师,我发现2000年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不少的“话题作文”,如山西、武汉、福建、内蒙古,江苏南通、镇江、徐州等。那么,请问什么是“话题作文”呢?师:好的。我们先来研究一下目前中考作文的命题方式。总的来说有三种命题方式: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和你所说的“话题作文”。如2000年天津的“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北京海淀区的“我想让__更  相似文献   

2.
幽默对话     
王铎 《湖南教育》2010,(6):62-62
假如 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假如我当了经理》。学生们一个个动笔开始写作文,唯有一个男孩反背着手,靠在椅背上。老师:“张明,你为什么不写?”张明神气十足:“我在等秘书。”  相似文献   

3.
我们班有个较认真的学生,他在《假如我会克隆》的作文中写道:“我想:‘假如我会克隆,我一定要克隆出许许多多的人体器官,让器官有病的人都换上好的器官。’”我在批改作文时,将“我想”后面的冒号改为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都是“话题作文”。如,1999年关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2000年的关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2001年关于“诚信”的话题,2002年关于“心灵的选择”的话题。写作这一类作文,既不是让你从材料中引申出一个哲理来加以论述,也不是让你就材料讲的生活故事来谈思想方法等问题,所谓“材料”,其实只是给你一个引  相似文献   

5.
一、"说"的能力——创情设境,口头作文"说"是写的基础。有利于书面语言的提高。每次作文前都有目的地创设情境或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去体验。如参加学校开学典礼、团队活动、文艺汇演或观看"四川大地震纪实"和"神七飞天"录像后,都让学  相似文献   

6.
“半命题”作文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有自拟题目作文的自由性;既能考查学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又给他们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写作能力的广阔空间。正是“半命题”作文题目的这一优势,使它备受命题老师的青睐。综观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目,每一年都少不了“半命题”作文题目。2000年北京中考有四个区均用“半命题”,海淀区是“我想让更”,朝阳区是“留在我心灵深处的”,  相似文献   

7.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这里强调了口语交际训练的互动性,学生只有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加强“互动”。一、创设“互动”情境,激发训练欲望创设情境,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口语训练的欲望,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如以图设境、以音设境、以物设境、以演设境、以事设境、以文设境等等。下面着重介绍以事设境和以文设境:1.以事设境。就是以生活实事创设情境。教师通过生…  相似文献   

8.
我该怎么办     
[教材原题]我很想帮爸爸、妈妈做些家务事,可是他们总说我做不好,不让我做。我该怎么办呢?帮我出个主意,好吗?[思路提示]这是一道设境作文题。设境作文,就是假设一种情境来写作文。这道题中的“我”看来是一位小学生。他很想帮爸爸、妈妈做些家务事,这说明他是一个很勤快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课程”不仅仅是“跑道”,更是“跑”的“过程”。李吉林老师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的开发,将情境教育的实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其实,每个一线教师几乎都在实践着情境教学,开发着一个个“微”情境课程,只不过境界有不同、功效有差异而已。拜读了李吉林老师关于情境课程开发的理论,结合《航天飞机》一课的教学,我体会到,情境课程的境界之分,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教育教学效果。关键是要引领学生能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努力让学生成为情境课程中的“小主人”。  相似文献   

10.
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来看,作文的形式,由材料型转向了话题型,只是指定了写作的范围,这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让考生在这个空间内去立意构思。在短暂的时间内,不少考生仓促应战,写出来的作文不太理想。怎样在短时间内写出比较好的作文呢?这就需要一个比较科学的处理程序。首先要审文题或审试题的要求定文体。话题型作文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命题型的,如“生活告诉我”、“高中生活是什么”、“××我想对你说”等。另一类是试题要求型的,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再如“以反映素质教育给…  相似文献   

11.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形象资源,创设具体事物的场境,使学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接受新知识。本篇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情境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一、从1999年起,高考作文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话题作文”也变成了一个广泛的话题,您如何看待这种作文形式?答:就目前来讲,“话题作文”较之其它作文命题形式是一种较好的命题形式,因为它不会像“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那样,因偶然性审题失误,湮没了考生的写作才能。但“话题作文”对“话题”本身的要求较高。我认为,一个好的“话题”,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有自主的思考空间;第二,有个性化探索的权利;第三,有辩证的色彩;第四,有助于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发挥。从近三年的话题作文看,我认为只有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  相似文献   

13.
情景再现上课时,我精心设计的一个情境——喷香水,让大家印象深刻。我问学生,能否闻到香味,学生当然回答“能”。我马上话锋一转,问学生: “假如你失去了嗅觉会怎样?”并要求学生立即用英语回答,目的是操练句型。由于有了情境,学生有了情感,这种交流和互动获得了比较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高考作文的模式主要有三种: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一、话题作文。只要题干中有“请以‘XXX’为话题”一语,你立即便可认定:这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材料”,只是命题者的一种“启发”和“提示”,仅供参考。它的核心是“话题”,话题是明确的、法定的指令,大家  相似文献   

15.
学生作文,首先接触到的是题目。题目陈旧、程式化,学生就会厌烦,很难写出好作文。好的题目有助于引出话题,能一下抓住孩子的心,而跃跃欲试,文思泉涌。怎样的命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呢?我认为应注意“五性”“五结合”。一、命题的多样性作文命题方式单一乏味,会使学生失去写作兴趣,因此应讲究命题形式的多样性。(1)可提出作文范围,或提示作文重点,不硬性规定题目。如“写一种动物或植物”“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等。(2)可命补充题。如“我尝到的甜头”“我忘不了”等。(3)可提供开头结层,只续写经过。(4)给材料作文。(5)可自由命题。老师…  相似文献   

16.
该怎么办     
1、说说这三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2、互相说说小明该怎么办。3、评一评谁说的办法好。(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19页)[说写话题][看一看]这是一次设境说话的训练。设境,就是假设一种情境。你本来不是小明,小明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请你来为他想想办法———这样的说话训练,就叫设境说话。设境说话,应该这样进行:第一,把自己放进去这三幅画的主人公是小明,你就要把自己想象成小明。假如你是小明,会不会收王爷爷的钱?假如王爷爷因为你不收钱,就不让你取奶了,你将怎么办?怎样才能既不收钱,又能继续为王爷爷送奶呢?这些问题本来都是小明应该考虑的,现…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高考命题建议中明确提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任务驱动型作文正是顺应这一命题建议的作文类型。它明确的指向性任务、具体的写作情境有效遏制了学生动机缺乏、过程机械、套作宿构的“伪写作”的发生,为学生“真我”写作提供了路径。教师可以尝试从情境、过程、思维、语言等方面探寻和优化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的具体策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观照现实、裨补时阙”历来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坚守与追求,近年来此价值导向愈发凸显。综观学生的考场作文,“观照现实”意识之缺乏、“路”“术”之困窘现象仍普遍存在,且出现了诸如“放眼寰宇”“且听且看”“揆诸当下”“反观现实”等泛化罗列与机械套版情况。为此,教师可根据多样化的作文命题材料与任务情境,有针对性地拓展联想、阐释、思辨的思维路径,强化基于隐喻折射的现实锚定、基于事实理论的双向互动和基于问题情境的个体认知,以帮助学生形成应“材”而运、应“境”而思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们班有个较认真的学生,他在《假如我会克隆》的作文中写道:“我想:‘假如我会克隆,我一定要克隆出许许多多的人体器官,让器官有病的人都换上好的器官。”’我在批改作文时,将“我想”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并去掉引号。没想到,作文本发回去后,这个学生找到我说:“老师,课文里‘想’字后面就是用冒号、引号的。”我说:“你说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是,你是否发现课文里有在‘想’后面用逗号的,有在‘想’字后面用句号的,也有在‘想’字后面用冒号的?”他不解地问我:“那‘想’字后面到底该用什么标点符号呢?”我对他说:“这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的语境。”  相似文献   

20.
幽默,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作文时,不失时机地幽上一默,能让你妙笔生花,语言出彩。常见的幽默手段有: 1.巧用时代“流行语”。俗话云:良马尚需好鞍配。作文有了巧妙的构思,还要有与时俱进的语言相匹配。如:①“你表演得简直太棒了!你的动作简直是酷毙了!”②我班的长跑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