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判断和确定专利保护范围,是认定专利侵权的首要问题,也是关键性的问题。如果实施行为落在保护范围之内,就构成侵权,反之则不构成侵权。所谓专利保护范围,是指专利权的法律效力所及的发明创造的技术范围,是专利权所覆盖的发明创造的技术特征和技术幅度。1、确定保护范围的原则专利权的授予意味着授予专利权人排他性的实施权。因此,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与发明创造人对技术所作出的贡献相符。从专利权人方面讲,专利保护范围应包括发明创造人对社会所作出的创造性贡献所有公开的内容,以确保其发明创造作为商品进入流通后应享有的地位和…  相似文献   

2.
“禁止重复授权”是世界各国专利制度普遍公认的一项原则。“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被授予一项专利”,这是禁止重复授权原则在我国《专利法》中的体现。现实经济活动证明,重复授权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造成无谓的专利纠纷,使非专利权人变得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3.
申请专利要做哪些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专利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专利 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它是国家政府机关或代表若干国家的地区机构依据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创造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专利权是一种财产权.属于无形资产的一种,同时.专利权也是一种专有权.这种权利具有独占的排他性,他人要想使用专利权人的专利技术.必须依法征得专利权人的授权或许可。  相似文献   

4.
专利权,是指法律赋予专利权人对其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在一定范围内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专利权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除具备其他知识产权共有的特性外,其法律特征还表现为:专利权鲜明的独占性,客体具有公开性,具有法定授权性,效力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何谓专利     
所谓专利,主要是指专利权——由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据专利法授予申请人的一种实施其发明创造的专有权。有行家称之为“一定期限内独占市场的权利”。发明创造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法保护专利权不受侵犯,任何人要  相似文献   

6.
专利法释义     
《发明与创新》2006,(8):26-26
专利法是知识产权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专利法是用以调整由发明创造活动而产生的智力成果所引起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专利法调整下列社会关系: (一)因确认发明创造的所有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发明创造是一种智力劳动成果,属于无形财产。专利法中规定了发明创造所有权的归属原则,即什么人或者单位能够成为发明创造专利权的所有者,成为专利权的主体。(二)因授予专利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专利法的立法宗旨是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专利权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必须经过申请一审查一授权的程序。围绕着如何申请专利权,如何授予专利权,如何获得专利权,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三)因使用专利权,或者说因使用专利技术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法律保护专利权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和推广发明创造,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一项发明创造也只有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才能显示出其使用价值,使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都能从发明创造的推广和使用中获得利益。  相似文献   

7.
对于"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这一原则,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状态说",即在同一时间段,针对一项发明创造,如果不存在两个以上的有效专利权,就不认为是重复授权;另一个是"行为说",即针对一项发明创造只能做出一次授权行为,一次以上的授权行为则应被视为重复授权。本文在理解专利法第9条规定立法本意的基础上对禁止重复授权原则做出了初步的分析,指出了实务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专利权究竟是什么权?对此,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界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专利权的实质是国家授予专利权人在一定期间内的独占的实施权(或排他权)。所谓独占的实施权,从字面上理解,其含义是指专利权人独自享有的实施自己专利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与物权、债权的取得方式有明显的不同。既不能原始取得或继受取得,更不能依靠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取得[1]。专利权同著作权也不相同,著作权从作品完成之日起直接自然产生,而专利权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的法律认定。确切地说,专利权是中国专利局代表国家依照专利法授予给专利权人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其发明创造的权利。因此,时效性是专利三大基本特征(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目前,从高校的专利管理现状看,对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以及专利实施转化率和获得奖励情况,还是相…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专利侵权案件越来越多。国内专利司法实践表明,一件专利侵权诉讼案件往往伴随着一起专利权的无效宣告请求。在越来越多的侵权诉讼中,专利权的无效宣告程序往往被被告用来作为与专利权人进行抗衡的“武器”,这无疑会使专利权的无效程序偏离其立法宗旨。因而,如何限制专利权的无效宣告程序的适用以消除其对专利侵权案件审理的负面影响,不仅是专利司法实践的实际需要,更是专利立法的内在要求。本文即拟就此作初步的探讨。一、专利权无效宣告程序设置的必要性一项发明创造要取得专利权,必须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如何开发利用失效专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随着中国失效专利光盘的诞生,国内掀起了一股开发利用失效专利的热潮,从而拉开了我国公众开发应用失效专利的序幕.大家知道,专利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即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中国领域规定时间内对该发明创造享有的专利权,具有排他性,在专利法规定的有效期间内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独占权.专利无形财产的产权,与有形财产产权相比较,具有专有性、时间性和地域性三大特征,这就决定了保护期届满以及届满前因法律规定的种种原因将导致专利失去效力,即不再受到法律保护,从而出现了所谓的"失效专利",这种"失效专利"进入公有领域,成为社会的公共财富,任何人都可以无偿地自由享用.  相似文献   

12.
禁止重复授权原则是专利制度的基石,各国专利法无一不奉行此原则。我国《专利法》第9条与《专利法实施细则》第P3条第P款,共同构筑了我国关於禁止重复授予专利权的基本原则。特别是《专利法实施组则》第P3条第P款所说的“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被授予一项专利权”,直接表明了禁止重复授权原则的具体含义,在当前第三次专利法修改草案中,该规定一跃上昇到《专利法》第9条亚作为其中的第1款,使其更彰显出纲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专利禁止反悔原则,是美国专利司法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判定专利侵权的一项重要原则,其对于准确界定专利权人专利权保护范围.实现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所谓专利权用尽,是指专利权人在经其许可的专利产品首次售出后,买受人对该产品的处理将完全或部分不受专利权人的控制,即专利权人在该售出产品上主张专利法所授予的权利时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规定专利权用尽原则的理由是:(1)专利权人通过实施其专利,包括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或者许可他人实施上述行为后,即已获取了利益,其专利权已经实现;(2)如果在该产品被合法制造、进口并予以售出以后,专利权人仍可以对该产品享有权利,将不利于专利产品的流通和利用,从而对产业进步及科技发展造成损害,有违专利立法本意.  相似文献   

15.
缴纳专利年费是专利申请授权后,专利权人为维持其权利有效而应尽的义务;禁止重复授权是为保障专利制度正常运作而设定的一项基本原则。本文以专利法第九条为纽带,分析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年费的缴纳状况对发明专利授权的影响,并对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缴纳专利年费是专利申请授权后,专利权人为维持其权利有效而应尽的义务;禁止重复授权是为保障专利制度正常运作而设定的一项基本原则。本文以专利法第九条为纽带,分析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年费的缴纳状况对发明专利授权的影响,并对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专利权是一种独占权.对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若有两个同样的专利存在,就会发生冲突,准也不能有效行使。对这一点,现行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二荣作了明确规定。那么,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同样的发明创造分别提出专利申请,专利权授予谁呢?根据世界各国专利法的规定,有两个处理办法:一是采用先申请原则,即专利权授予先申请人;二是采用先发明原则,即专利权授予先发明人。我国采用的是先申请原则。一、先申请原则的概念专利法第九条规定:“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相似文献   

18.
从法律角度出发,认为专利的价值在于专利权人是否能够有效的行使该权利。专利权的行使一般包括专利权的实施或许可,以及侵权的防止。对于后者,影响的因素包括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权的稳定性(即是否容易被无效)以及他人是否能够通过设计规避专利权。通过两个案例的分析,分别从专利无效和专利规避角度考察专利的特性,由此提供一个透视专利价值的新视角,并为企业专利价值评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专利合同的概念及其类型专利合同,如果仅从名称看,应是指以专利为标的的合同。按照这一理解,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便不属于专利合同之列。因为专利申请并非专利。但是专利申请有可能被批准授予专利权,这时,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实质上屯就成为了专利权转让合同,也就属于专利合同之一种了。可能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专利法第十条对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转让程序及其合同生效程序作了相同的规定。另外,按照技术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已申请专利而尚未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也可以许可他人实施。技术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九条…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石门县地处湘鄂交界 ,是一个经济基础薄弱、教育科技落后的山区县。然而该县的专利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 ,自 1 985年国家实施专利法和专利制度以来 ,该县累计申请专利 1 2 1项 ,授权 96项 ,授权率达80 % ,名列全省各区县前列。 1 999年全县专利项目实施年产值达 80 0 0万元。其中 4位专利权人因发明创造成绩突出 ,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拔尖人才”、“先进科技工作者”、“科技之星”等荣誉称号 ,全县有 5件专利与专利申请分别获省、市、县科技进步奖。近年来 ,石门县共对 2 7项专利给予立项支持 ,迅速将其投入生产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