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德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应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为指导,理解、尊重学生。发展学生个性。明确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必须正确认识大学生群体;正确认识高校德育的功能;正确认识高校德育的内容,采取切实可行的道德方法,不断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的价值理念是高校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其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高校德育效果的优劣。高等院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从德育理念及其方式等方面推进高校德育创新,努力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岳国梁 《文教资料》2010,(20):180-181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给处于困境中的高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坚持以人为本,使德育内容坚持全面性,德育实施过程坚持协调性,德育目标坚持可持续性,促进德育工作真正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的人本追求,或者说高校德育以人为本的追求,形成并贯穿于60年来的德育实践,它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创造性应用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自觉追求在高校德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坚持教育服务人民、着眼人的全面发展、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是高校德育人本追求的基本内涵.全面把握这一德育追求,是我们更好地理解以人为本德育理念科学内涵与现实要求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现代德育理念。只有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高校德育才能真正提高其实效性。章分析了目前德育中人本精神缺失的现状,阐述了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提出了落实“以人为本”精神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要准确把握高校德育的发展趋势,实现高校德育的发展目标,就要深入地研究高校德育本质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理论为依据,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确立的高校德育本质应是发展本质、关系本质和实践本质的统一,即坚持适应与超越的一致,坚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间的平衡,坚持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高校德育承担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性作用,其实效性关系着高校德育的成败。由于全球化带来的不同价值观冲突导致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以及高校德育存在流于形式忽视实效性的状况,使得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面临困境与挑战。高校德育要取得实效性,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完善高校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载体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要求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关怀是高校提高德育实效的终极目标。目前高校德育人文关怀不够,应在科学性观的指导下,通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关注和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德育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承担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性作用,其实效性关系着高校德育的成败。由于全球化带来的不同价值观冲突导致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以及高校德育存在流于形式忽视实效性的状况,使得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面临困境与挑战。高校德育要取得实效性,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完善高校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载体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德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创新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德育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校园文化建设要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做到以人为本。高校德育工作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和理解学生;要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还必须在德育观念、内容、方法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并分析了高校德育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德育工作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阐述了高校德育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阐明了高校德育建设的实质及其时代性、长期性和导向性。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注重个性发展,坚持德才兼备,努力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积极探索并不断创新德育隐性载体,成为当前高校德育的一项重要课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凝炼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抢占网络制高点。  相似文献   

14.
芦丽君 《江苏高教》2006,(4):133-13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校德育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紧紧把握这个核心,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高校德育观念、内容和过程的一系列转变,促进高校德育工作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是指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和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凸现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明确了高校德育的目的更主要的在于在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促进其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进而提升其生命价值,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德育要增强其实效性,就应该正确处理好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在德育工作中尊重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在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完善,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个性发展,在构建现代德育体系中实现五个统一。  相似文献   

16.
高校德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既是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实现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为保持高校德育的有效性、持久性,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就需要构建适应网络社会发展需要的以人为本的高校网络德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德育是我国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高校德育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过度强调德育目标的社会价值而忽视其主体性价值,德育与现实生活过度分离。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使德育与被教育者紧密结合,使高校道德教育成为主体获得幸福的手段。因此高校德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创造幸福德育的环境基础;使德育回归生活,以实现学生的角色自我与个性自我的统一;发挥德育教师主体作用,以实现自身与学生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德育在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适应和促进教育对象的发展,在坚持不断增强其社会适应性的同时坚持不断增强其个体适应性。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面对在全球化、网络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群体,高校德育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预设统一性和层次性相结合的科学目标、构建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内容体系、探索具有针对性和主体性的有效方法,才能有效增强高校德育的个体适应性,不断推进高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毅 《成人教育》2007,(8):68-69
当前成人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德育实践面临着时代挑战,如市场化进程中的物化倾向及其带来的精神困惑、教育的功利化趋向、社会价值观多样化、生存方式的虚拟化和数字化等。要提高成人高校德育实效,德育理论必须进行反思和创新。要深化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确定成人高校德育目标,保证和促进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改进成人高校德育的方法,推进学校德育的现代化、科学化,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德育理解模糊化、德育主体失落化、德育途径简单化、德育研究和政策导向滞后等问题.切实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在新形势下,要全面推进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德育基础研究,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作为整个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