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1(4):111-113,134
洛克的《论宗教宽容》批判了当时英国国内出现的政教不分以及教派之间互相迫害的状况,主张政教分离和信仰自由.从政教分离与信仰自由两个方面对《论宗教宽容》进行解读,从而剖析作者的宗教宽容思想.  相似文献   

2.
《心灵史》体现了哲合忍耶教派宗教信仰对于穷苦人民精神上的巨大支持,表现了哲合忍耶教派人民在追求信仰与自由时所折射出的自尊、强悍、无所畏惧、隐忍、追求心灵宁静等精神品格。但《心灵史》中对宗教意识与宗教情怀的极致推崇,使人性本身与宗教信仰产生了冲突。  相似文献   

3.
宽容本来是欧洲宗教改革时期为缓和教派冲突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它试图在不同信仰者之间谋求和平共处之道。在应对现代化带来的社会冲突的过程中,宽容演进为规范政府权力,保护个人自由的法律原则 防范多数暴政,确保社会多元的治理规则。宽容的政治价值体现为保障权利的法治结构,多元共存的政治秩序,寻求共识的政治程序,它被民主所吸纳,使得现代民主包含了古代民主所不具备的保护少数、容忍多元、协调差异的理念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4.
在印度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历史、政治、经济、情感和国际形势等因素,使印度的宗教问题难以根除。印度的宗教问题主要表现为锡克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各教派主义的挑战与政党大打教派政治牌的负面影响。通过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习惯、实行宽容的宗教政策可以促进印度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试图突破将基督教与科学作为对立面的传统观点,探求基督教在社会历史与思想内涵这两个方面具有的多元化特征,以及在此基础上体现出来的自由精神、宽容精神及其对科学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发掘基督教作为一种文明形态所包含的宗教宽容思想。  相似文献   

6.
佛教从西藏传入甘孜藏区以后,于公元10世纪末便形成了以甘孜藏区为佛法弘传中心之一的佛教传播区域。由于甘孜藏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环境、加之教派林立、无一教派独尊的宗教格局和历代统治者实施同中有异的政策等因素,使得在甘孜藏区众多土司和教派人物中从来没有出现一个“德高望重”、身兼宗教领袖与政治领袖的服众的土司和教派人物来支配整个甘孜藏区,自然甘孜藏区除德格地区的政教关系极近似于西藏外,其它地区均出现了与西藏不尽一致的政治组织形式——“政教联盟”制度。  相似文献   

7.
“非暴力主义”是甘地主义的核心。我们欲想实事求是地评价甘地及甘地主义的历史地位,必须对甘地“非暴力主义”的渊源做一番研究。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宗教色彩最浓的国家之一。国内教派林立,情况复杂。印度人习惯于以宗教来区划民族,以宗教来代替政治。印度社会长期的贫困、闭塞、愚昧,使得宗教思想到处滋生、蔓延,造就了印度人民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宗教观念。印度的一切,无不打土宗教的烙印。但印度的各种宗教,大多宣扬“善良”、“忍耐”、“宽恕”、“服从”,强调和平与仁爱。因和平而轻视斗争,因仁爱而反对…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建国初期,宗教是其民主制度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清教主义作为一种宗教理念,其中蕴含的平等、自由、主权在民的思想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思想资源。其次,清教徒早期的地方教会自治制度也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此外,早期北美大陆教派驳杂的状况为政教分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总之,宗教在美国民主制度建立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将继续成为美国民主政治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在乔治.爱略特的小说中,对宗教题材的关注,是贯穿其作品的一条主线,为实现她的宗教理想,她主要是采用了一种道德劝诫的方式。具体而言,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从爱与宽容的基础出发,坚持善恶相对的观念,对人性寄予深刻同情和理解;通过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者的对照,宣扬博爱、宽容的宗教精神;强调“后果论”,惩恶劝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处在民主化和法治化的起步阶段,因为历史的尿因,对宗教的认识还不是很透彻。虽然在《宪法》中设立了有关宗教的条款,但是对宗教自由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并且缺乏对政教关系明确的规定。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将与世界潮流接轨,从保护基本人权出发,以更加宽容的姿态迎纳宗教,逐步明确宗教信仰自由和实践自由的范围,加大对宗教自由的法律保护,并认真研究宗教行为与政治行为的界限划分,对宗教团体的行为进行合理的规范和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宗教宽容思想是洛克对他所处时代的政治所做的回应,是他从理性、国家、社会安全等角度出发对宗教问题进行的阐释。洛克并没有局限于宗教宽容,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宽容原则问题,指出教会与公民社会在各自领域内宽容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印度教派冲突接连不断.教派冲突早已越出宗教内部的范围,而与政治斗争交织在一起.不仅教派组织与政党关系密切,政党代表教派利益,而且教派主义与民族分离主义相结合,直接影响着印度政局的稳定和民族团结,甚至影响着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云南是我国宗教种类最多、宗教形态最为多样的省份。不仅存在各少数民族的各种传统宗教(原始宗教),而且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五大宗教均有传播;各种宗教门类齐全,每一种宗教内又有诸多支系和教派。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云南境内各种宗教、各个教派相互交织、互相尊重、包容并存的发展态势,构成了云南多元宗教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兼容并包、和谐发展的良性格局。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中国没有本土宗教。狭隘意义上的宗教中国确乎没有。道教更多的是一种哲学,儒家更多的是一种伦理学和教育学。但我认为,山水是中国人的宗教。中国人对山水的崇拜非其他任何教派所能及。相反,其他教派都要到山水中去寻位置,找归宿。看看我们旁边的岳麓山就一目了然。这座山海拔仅有  相似文献   

15.
清朝对待伊斯兰教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施政措施有一个转化的过程。一般来看,清政府在顺治、康熙、雍正及乾隆前期。对伊斯兰教还是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政策。但是,清王朝在对待伊斯兰教的不同派别和教派矛盾的处理上,出现很大失误。其政策的重心由宽容保护转向严苛的政治管制和军事高压,这在处理甘青地区伊斯兰教派斗争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清朝对待伊斯兰教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施政措施有一个转化的过程。一般来看,清政府在顺治、康熙、雍正及乾隆前期。对伊斯兰教还是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政策。但是,清王朝在对待伊斯兰教的不同派别和教派矛盾的处理上,出现很大失误。其政策的重心由宽容保护转向严苛的政治管制和军事高压,这在处理甘青地区伊斯兰教派斗争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论宽容与自由的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宽容是与自由相关联并以自由为本质的复杂的张力结构。自由是宽容多维意蕴中的一个重要向度;宽容与自由所具有的社会规定性使之达成一种内在的张力关系;宽容和自由的人本旨趣与现实指向决定了它实践转向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术界遵循“学术需理性,信仰要宽容”的原则开展宗教研究。如何理解“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句话,是学术界争论最为激烈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鸦片论”一直作为我国宗教工作和宗教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甚至把它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根本。其实,“鸦片”是马克思承袭前人的提法,是对宗教在阶级社会中一定条件下所起消极作用的形象化比喻,不能把它归结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制定宗教政策的理论依据,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实践中运用的结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堪称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宣化岗是中国伊斯兰教哲合忍耶教派的宗教活动圣地,它的兴建与埋葬于此的第五代教主马化龙有很深的历史渊源。背负"教主"和"贼首"双重身份的马化龙的历史际遇是伊斯兰宗教与中国社会发生的一场深刻互动,而正因马元章秘葬马化龙于宣化岗,并且据地复教,从此宣化岗便被赋予了独有的宗教符号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界过去常常把施莱尔马赫的情感宗教诠释成主体主义的、私人的宗教,忽视了其宗教观中深厚的社会、历史性维度。文章通过对《论宗教》的深入分析指出社会性原则是《论宗教》的建构性原则。施莱尔马赫认为宗教社会对于作为宗教本质的“直观与情感”而言,并非可有可无的“辅助选项”,而是“必须被接收的规范性现实”。施莱尔马赫的宗教沟通具有三个特征:自由、交互和互补,基于此,《论宗教》描述的宗教社会具有三大特征:自由、流动和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