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素是指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可以从三个角度对语素进行划分。其中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的意义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语素的分类应该从构词能力和成句能力两个方面去区分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以及自由语素、黏着语素。而成词语素中的一部分,即永远成词语素只能单独成词,不能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相似文献   

3.
语素的分类应该从构词能力和成句能力两个方面去区分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以及自由语素、黏着语素。而成词语素中的一部分,即永远成词语素只能单独成词,不能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相似文献   

4.
不成词语素是语素的一个重要分支,从语言的历时性角度观察,现代汉语中的不成词语素多为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其本身大多都保留着明确的意义,但在语言的嬗变过程中逐渐丧失了独立性,其功能只限于专职构词.不成词语素和成词语素是相对的,区分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由于是着重语素功能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汉语单音节词引申情况复杂,最能反映词义引申情况,当它变成语素构成合成词时,仍能反映词义引申发展,不成词语素的引申义也颇能反映词义引申变化;与英语词引申义对比,语素能与英语词相对应。因此,分析词义引申应扩展到语素。  相似文献   

6.
"志"从古至今经历了语素化演变,即由自由成词语素演变为黏着的构词语素。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句法层面,单音词"志"的自由度从南北朝开始逐渐下降,到清代完全黏着化;词法层面,"志"作为构词语素构词力逐渐发达。是双音化推动了"志"的语素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语素的定义出发,找出确定汉语语素的依据、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对语素进行分类.同时,进一步分析语素、音节和汉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计量的方式从微观层面来研究多义词,即多义复合词的词义与其构成成分——语素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语素的多义性使复合词也具有多义性。或者说复合词的多义性来源于构词语素的多义性。由语素的多义性产生的多义复合词,其词义基本上可以由语素的字面意义获得。  相似文献   

9.
语素的切分是各种语法理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汉语语素的切分与提取存在各种争议.对汉语素切分中存在的问题,从方法论角度分析了汉语语素提取中的双项对比、不定位双项对比以及剩余语素的解释力,提出汉语语素切分的两个必要条件:1.平行;2.切分出的最小音义结合体能够在构词层面直接参与构词.此外,从共时角度,在重新认识汉语语素的基础上提出汉语语素的切分程序.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古语素,由于语素义相互影响、词义变迁、古语词留存等原因,古语素义日渐陌生化。本文从古今汉语的实例出发,分析古语素的特征、类型,探讨古语素义陌生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谈剩余语素     
剩余语素是语言历史发展的产物 ,共时体系中的剩余语素都是从普通语素演变而来的。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词语形式复音化 ;二是文字形式偏旁类化  相似文献   

12.
(一 )语素的概念出自北美结构主义语言学派 ,现已在现代汉语语法、词汇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如何根据语素的定义确定一个形式是否语素 ,还存在一些疑难问题。通行的“同形替换法”检验的是语素的结合能力 ,然而一个音义结合体不一定具备与两个以上的语言单位结合的能力。正如我们所指出的 (杨锡彭 1993a,b) ,结合功能的标准解决不了偏义复音词、借形词的语素辨认问题。石安石 (1993)列举了结合指数为 1的“一用语素”。董为光 (1994)也对“两端替换法”质疑 ,认为语素的构词利用率高低悬殊 ,有一些近于“一次性”使用的语素。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鲁昌 《现代语文》2010,(3):123-125
语素义释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词汇教学法,这种方法有很多优点,但同时也有很多局限性。这些局限性表现在:词义和语素义显性关联度不高,词义中的语素义选择面临诸多困惑,难以解释语素组合成词语时产生的增加意义,难以解释同义或近义、反义语素构词的一些现象等方面。笔者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以词语整体意义的教学为中心,以语素义为拓展手段,并注意适当讲解语素在加合时常见的结构及意义,使学生在掌握词语意义的同时,能够了解词语所包含的语素意义和结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语素、音位和义素作为语言学中不同层面上的三个"最小"的单位,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文通过探讨语素与后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掌握语素知识有助于学习者能更准确地用词、更有效地记词.  相似文献   

15.
常用合成词语素显义类型统计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中不少合成词的意义都与其构词语素的意义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本文对汉语常用合成词的语素显义类型进行了梳理和统计,对汉语教学中讲授语素知识所适用的对象、阶段、课型、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语素化是指由只表音的音节演变为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的过程。音节固定为语素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语素义在语言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变化。本文首先明确了语素化概念及其判定标准,然后基于词义变化理论,分析了单音节、多音节以及字母语素化后语素义变化的类型,探讨了词汇语素义及语法语素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语素的定义出发,讨论语素、音节、汉字的关系,明确了汉字与语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阐述了对外汉语教学中以语素为本位进行语素扩展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语素教学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明确了进行语素扩展时应注意的问题,以指导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素教学。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高频语素的词语群研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高频语素的研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对现代汉语高频语素的构词能力情况进行分析,对现代汉语高频语素的特征进行分析,以及研究现代汉语高频语素词语群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代汉语中新产生了一些新同音语素,它们数量众多,来源广泛,有他源的,也有自源的,其最主要的促生手段是简缩.新同音语素及其使用很有特点,主要表现为数量众多、高频使用和一组多素情况比较多.  相似文献   

20.
考察国内近年来出版的十部现代汉语教材,从语素的确定,语素与音节、汉字的关系,语素的分类三方面对教材中的语素部分进行了比较。比较中发现了一些教材不够稳妥的观点,对其作了分析鉴别,并提出了教学中处理这些问题的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