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凝炼学校文化内核,在继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学校文化一所学校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就是学校的"魂"和"根",是学校师生的精神动力和文化规约,是学校师生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与表现。  相似文献   

2.
李大奎 《生活教育》2014,(3):101-102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品牌,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髓,是学校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多年来,江苏省赣榆县塔山镇第二中心小学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着力美化校园环境,凝炼精神内核,构建物质载体,提升行为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行知"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3.
校训是学校特殊精神和个性文化的高度凝炼,它依存于学校的发展而又作用于学校的发展.文章结合校训的功能及作用,通过对浙江工贸学院校训"大气致远,精工诚贸"的诠释,全面分析了学校精神的内涵以及校风建设中教风、学风、政风与校训的关系、责任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学校文化的培育和建设要经历从发展特色项目到整体文化生成、从自发关注到自觉引领的过程。宜昌市实验小学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成功地发展了艺术特色,然而仅有特色是不够的。学校在梳理和反思的基础上,凝炼出"首善文化"理念,确立了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整体框架,提出从艺术特色到首善文化嬗变的构想,其核心是培育形成"以善孕善"的环境文化、"善中求善"的制度文化、"以善育善"的课程文化、"以善养善"的活动文化以及"尚善至善"的主体文化。  相似文献   

5.
让"文化"在学校发展中领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文化是学校内部一切教育力量、教育因素的集合.优质教育品牌内蕴着高品质的学校文化.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正是学校发展的永恒动力.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中心小学以"培养现代城市人"为目标,精心打造学校文化,诠释学校文化价值,塑造学校文化精神,提升学校文化竞争力,使学校步入了新一轮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在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背景下,亟需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针对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当中存在的以物质文化建设替代精神文化建设、学校文化"有文无根""有文无魂""有文无体""有体无型""有文无化"等问题,要通过准确的办学定位以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凝聚集体智慧以形成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集体合力;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形成结构优化、和谐统一的学校文化;建设专家库,加大专家的引领力度;建设学校信息资源库,积淀学校文化;坚持科学评估,引领和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等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优质学校建设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要以"美"的理念引领学校不断发展。优质学校建设要有"美"的办学文化,注重学校精神境界的提升;实施"美"的课程,在美育视野下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特色校本课程;培养"美"的教师,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注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责任心和合作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优质教育;优质学校还要建立"美"的联盟,让优质资源辐射,带动更多的学校成为优质学校。  相似文献   

8.
“以校为本”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凝炼学校办学理念,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实施绩效考核评价,进一步激发文化自觉,促使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应传承学校原有的历史积淀、绵延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大学精神.在物质文化上要充分利用新校区优越完善的资源,实现校园物质文化科学、合理的全面发展;在制度文化上要结合时代需要、学校可持续发展、办学定位等因素,建立起协调配套的教育、管理体制,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在精神文化上要树立符合本校特色的大学精神,特别是经过多年实践和发展凭借其环境优势、资源强势打造起来的优质品牌和特色,培养既有共性又具个性魅力的大学精神和独放异彩的精神文化,从而使学校具有走向未来的张力和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每所学校都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和文化传统,经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炼、发展,可以升华为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一种高度成熟并为学校师生自我认同的主体精神文化,是学校具有特殊意义的、具体化了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也是校园内部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的内化管理的体现,也反映了校长的管理思想,有继承性和发展性,显示学校特有的文化底蕴.校园精神一旦形成,将对师生起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等作用,对师生乃至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生命和根基。学校文化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主要以物质文化为基础,营建氛围,润物无声;以管理文化为引领,自主管理,凝聚人心;以精神文化为核心,深层激励,彰显"爱·搏";以行为文化为载体,活动引领,深化内涵;以特色建设为依托,亮出品牌,成就梦想。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创建于1957年,现拥有两个小学校区和五所省级优质幼儿园。学校秉承"健康快乐、主动成长"的办学理念,弘扬"光明、温暖、健行、日新"的"向阳"文化精神。学校以"成人"为目标,以"成事"为策略,着力满足师生的发展需求,优化其生存状态,努力建设动态、开放、充满生命活力的新型学校;坚持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大学办学特色的创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本科教学评估引发的对办学特色的重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了认识上的一些误区。中国大学要从总结办学特色走向创建办学特色,以"类特色"为前提,在竞争中选择,在学校发展的历史、文化中生长,明确学校创建办学特色的方向、目标,通过凝炼核心教育理念,实施大手笔的举措,在评价中发展,有效推进办学特色的创建。  相似文献   

14.
决策是管理的灵魂。在学校管理中,决策既是体现校长素质才能、管理水平的标尺,又是提高领导效能、保证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措施。文章探讨了以"诚朴"校本文化的构建来引领决策理念、管理举措、办学目标,重建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促进学校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育人",直入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而学校真正的办学个性和办学特色,也从此而来。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用5年的时间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以特色促均衡优质发展,也用5年的时间,向大家展示了"文化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无锡市广益中心小学坐落于繁华的崇安新城。学校创建于1957年,现有35个教学班,1500余名学生,87名教师(其中市区骨干教师25人)。学校现代化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假山池塘相映成趣,走廊文化、橱窗文化、楼名文化主题鲜明。学校重视规划和发展的顶层设计,以"在实践中求真,在实践中求学,在实践中求发展"为办学思想,凝炼了"强学力行"校训,生成了"传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化是"人化"的"外化"形式,学校精神文化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文化本身比较复杂,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要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文化影响,学校必须重视精神文化的选择。在文化选择的过程中,要以"真善美"为标准,同时要促进学校组织文化与社会大文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教育信息技术》2020,(3):F0002-F0002
南海小学建于2005年秋季,目前学校有38个教学班,1794名学生,98位专任教师。南海小学坚持文化立校,以"固本教育"为教育理念,以"创建生态型、学习型、智慧型的优质特色学校"为办学目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核心素养,完善课程体系,努力打造优质特色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在固本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提出了固本教育的六项行动,简称"六固":固身心健康之本,培育健美少年;固品德习惯之本,育"德"培"根";固传统文化之本,弘扬民族精神;固课程教学之本,发展学习能力;固科学技术之本,培育创新能力;固生活能力之本,学做现代小公民。  相似文献   

19.
学校要构建真正属于自我的办学特色,必须要创新载体,将学校文化生态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的学校文化生态建设还存在着重视硬件设施的投入而忽视学校精神的引领、重视人与环境的和谐而忽视人际关系的和谐、重视自然生态建设而忽视精神生态建设等误区。要提升学校文化生态建设的层次,就必须将"人—教育—环境"有效整合起来:承前启后,延续历史变迁脉络,拓宽未来发展视野;化虚为实,注重细节规范打造,引领师生精神成长;寓静于动,不断丰富传播手段,构建学校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0.
大学精神,是指赋予大学以生命、活力并反映了其历史传统、观念形态、社会声誉、人际关系、师生心态、校风校貌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的一种校园精神文化形态。它是在校园文化特别是校园传统精神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校园文化主体的实践活动并经历史的积淀、凝炼发展而成的,也是高度成熟并被全校师生员工一致认同的,是学校具有特殊意义的优秀文化教育遗产和宝贵精神财富。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地浸透到大学文化的行为主体和各种文化载体中,以其特有的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