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生态产业化机理及其典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产业化是新时代推进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循环、促进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作为黄土高原典型地貌单元,其乡村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退耕还林(草)工程后生态功能显著改善,但农业基础薄弱、水土约束增强、生产效益偏低等问题依旧突出,亟需推进生态产业化提升乡村生产和生活功能。本文从生态资源价值增殖角度,探讨了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生态产业化的内在机理,并结合延安市治沟造地工程后的典型实践,提出了适合该区域发展的产业化模式及其可持续途径。结果表明:①乡村生态产业化应遵循乡村地域系统演化规律、耦合机理以及价值转化原则,依托地理工程技术加快生态资源培育,建立生态产权管理制度实现生态资源资产化,通过资产集中流转、经营主体培育、产业要素融合等推进生态资产资本化,完善生态市场交易机制保障生态产品与服务市场化;②延安市部分乡村依托治沟造地工程实现了生态资源培育,探索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路径,已初步形成了高效种养、休闲农业和多元综合等生态产业化模式;③未来应注重地理工程成效管护、健全产权管理制度、发挥能人带动作用、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以及构建动态评价机制,补齐产业化过程中的短板,推进乡村生态、生产、生活的有机融合,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的振兴目标。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与实施,促使黄土高原生态建设进入了生态治理成效巩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期。文章系统总结了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和主要问题,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提升、社会经济系统绿色转型、国土空间科学布局、全流域统筹协调治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有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注重农业农村的有限发展,依照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并将乡村振兴战略看作为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之一,同时对全面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生态宜居"方面开展讨论,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为入手点,阐述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是中国生态最为脆弱和经济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是制约其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榆林市米脂县孟岔村为研究基地,以山地红枣为研究对象与技术示范平台.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技术创新与集成、技术示范与培训,构建了以山地红枣矮化密植栽培技术和山地红枣微灌节水技术为核心,山地雨水就地集蓄利用技术、山地枣园土壤保墒技术和山地果园高效施肥技术为配套的陕北山地红枣集雨微灌工程技术体系,形成了“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创建与实施,实现了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统一,为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干旱缺水两大瓶颈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为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贡土高原持续土地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黎明  林培 《资源科学》1998,20(1):54-61
本文在分析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历史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作为黄土高原今后的综合治理和指导思想,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土 统一起来。以陕北米脂县泉家沟流域为范例探讨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持续土地利用模式的理论方法物技术路线,其主要步骤包括小流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分析、土地利用系统结构优化、土地利用优化模型空间面积分配、土地系统生态设计以及土壤侵蚀量输出分析和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6.
(一) 米脂县泉家沟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实验示范区,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峁状丘陵沟壑区。该实验区自1979年开办以来,取得了以下成绩:1、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农业基础,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7.
王强  张勃  戴声佩  邹悦  马中华  张亚宁 《资源科学》2011,33(8):1613-1620
本文基于1982年-2006年连续25a的GIMMS AVHRR NDVI植被覆盖指数,采用了最大化NDVI均值法、提取植被覆盖度法和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方法,对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区的四大建设区(风沙区,西北荒漠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东北、华北平原区)连续25a的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近25a来,研究区植被NDVI平均值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增速为0.007/10a,其中风沙区和东北、华北平原区植被增速最明显,而西北荒漠区植被呈微弱下降趋势;②四大建设区植被覆盖度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覆盖度上升最快,比1982年提高了9.66%;③在1982年-1991年、1992年-2001年、2002年-2006年三个时期内,大兴安岭中、南部,小兴安岭中部,长白山东北段,燕山,辽西低山丘陵区,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东段,西北荒漠区东部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南部等地区的植被覆盖面积分别增加了472994km2、451032km2、435196km2;而在相同的三个时期,大兴安岭两侧,呼伦贝尔高原西部,三江平原北部,科尔沁沙地南端,西北荒漠区南部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北部等地区的植被覆盖面积分别减少了197717km2、270192km2、182690km2。  相似文献   

8.
深入开展黄土高原沟道农地转型过程特征与模式研究,可为黄土高原沟道人地关系演化规律探究和农业多功能转型提供科学参考。本文以延安市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选取2012—2018年研究区12 幅Landsat数据,利用CART 决策树提取沟道农地分布信息,结合高清遥感影像数据和野外实地考察,分析研究区沟道耕作转型过程,进而揭示该区域沟道耕作转型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①研究区沟道耕作重心由1100~1300 m范围向800~1100 m的低海拔地区转移,且坡度范围主要集中在0~16°。②研究区沟道耕作向集聚转型,尤其在小空间尺度上沟道耕作集聚特征更加明显,沟道耕作转型可总结为6种地域模式,其转型过程主要受经济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的驱动。③黄土高原沟道耕作由耕作区域内广种薄收的纯农粗放生计方式向生态经济下的集约化转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沟道农业转换,功能趋于多元化,人地系统发展趋于协调高效。研究结果不仅对探讨黄土高原沟道乡村土地利用转型、生态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及乡村产业发展具有参考价值,对深入理解黄土高原沟道人地系统绿色可持续转型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陇东位于黄土高原的中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黄土残塬及沟壑发育,为典型的黄土梁峁状丘陵地貌特征。本文从该地区黄土地貌特征入手,简单分析了该区黄土滑坡的类型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0.
清水河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县总面积2 895km2,总人口1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万.进入90年代以来,在国家、自治区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下,县委、政府立足县情,紧紧围绕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进一步实施了以"水保生态建设工程"为首的经济发展"五大工程",从而进一步把水保生态建设摆在兴县富民的突出位置,按照"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的生态建设方针,坚持在小流域治理上搞突破,在生态建设上迈大步,大打生态建设翻身仗.  相似文献   

11.
王礼先 《资源科学》2004,26(7):26-33
该文从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指出,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质是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再生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划分的8个生态环境建设类型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分区配置的必要性。并以黄河流域上中游为例,重点探讨了其生态环境建设分区的方法与成果。作者采用综合的生态经济指标,以县为单元,将西北地区黄河流域划分为6个生态环境建设区,即:风沙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塬沟壑区、沿河阶地与平原区、土石山区、河源区。在分区的基础上,确定了各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生态经济目标及相应的措施配置模式。针对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分区;因地制宜建设主攻方向;积极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加大投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加强法制建设,把预防监督放在首位;充分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水要求。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是古代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 该区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环境脆弱。土壤水是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生态恢复的重要资源, 土壤水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对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文章从黄土高原气候变化趋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成效及其引发的土壤干燥化问题等方面, 讨论了当前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资源与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重点分析了土壤干燥化的概念、特征、环境效应及其调控等研究进展, 在此基础上提出黄土高原土壤干燥化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和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土壤水资源管理策略与目标, 以期为国家及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乡村聚落用地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凯悦  宋永永  薛东前 《资源科学》2020,42(7):1311-1324
研究黄土高原乡村聚落用地规模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对优化乡村聚落空间格局,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位序-规模法则、核密度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乡村聚落用地的空间分布和规模等级特征,揭示乡村聚落用地规模格局形成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1990年以来,黄土高原乡村聚落斑块数量和用地规模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中2000—2005年乡村聚落斑块数量增加最明显,2005—2010年用地规模扩大最显著。②黄土高原乡村聚落用地规模处于非均衡发展阶段,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在地理空间上表现为主体延伸和局部填充两种形式。乡村聚落密度在区域上呈现“一极两翼”的空间结构特征,关中平原地区是乡村聚落核心集聚区,银川平原—六盘山区—陇东高原、河套平原—汾河谷地—豫西盆地内乡村聚落集聚与分散趋势并存。③黄土高原乡村聚落用地规模格局的形成受到多重要素的综合作用。地形起伏度、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等是主要的自然作用力,人均粮食产量、总人口数和乡村人口比重等是关键人文驱动力。其中,任意两个因子的交互作用对乡村聚落用地规模空间格局的影响均强于单个因子的影响。④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黄土高原地区乡村聚落用地规模格局的影响差异显著。自然地理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土石山区和高原风沙区的乡村聚落用地规模格局影响最为广泛,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和河谷平原区乡村聚落用地规模格局具有明显的协同增强效应,粮食生产与区位条件对灌溉农业区的乡村聚落用地规模格局具有显著的协同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4.
基于Kohonen神经网络的中国土地资源综合分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彭建  王军 《资源科学》2006,28(1):43-50
本文在综述我国土地资源综合分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地资源综合分区的原则、依据和等级体系。在前人相关工作的基础上,采用自上而下的演绎途径,根据水热气候指标与地势差异划分出我国的11个土地资源区,即东北山地平原农林用地区、华北平原旱作农业与工矿建设用地区、黄土高原旱作农业与林牧用地区、四川盆地及秦岭山地农林用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农渔与工矿建设用地区、江南丘陵山地农林用地区、云贵高原农林用地区、华南、滇南热带亚热带农林渔果与工矿建设用地区、内蒙古高原及长城沿线旱作农业与牧业用地区、西北内陆干旱荒漠与绿洲农牧用地区、青藏高原高寒荒漠与林牧用地区;在各土地资源区内部,采用自下而上归并的途径,依据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属性指标,以县为基本单元,应用Kohonen网络进行非监督分类,在全国续分出41个土地资源亚区。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东南红壤丘陵区面临侵蚀、酸化、肥力衰减、重金属污染、季节性干旱等退化问题,造成红壤生态系统退化和土地生产力下降,制约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985年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建站以来,系统开展了红壤生态系统的长期观测和生态学基础研究,以及红壤退化与修复、耕地地力演变与提升、红壤养分循环与高效利用、红壤污染与治理、红壤生态农业模式与区域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和示范推广。在红壤发生方面,发现现代脱硅富铝化过程仍在继续,小流域土壤自然酸化速率较低;针对红壤农业利用中的加速酸化,研发了抑制质子产生和提升土壤抗酸化能力的新方法,挖掘了红壤区新的耐铝植物资源,揭示了植物耐铝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建立了红壤区土壤侵蚀多尺度监测方法,编制了土壤可蚀性因子分布图,查明了红壤侵蚀演变和崩岗发育机制,建立了侵蚀红壤的开发性治理模式;探明了红壤区季节性干旱发生规律,揭示了红壤孔隙形成机制以及不同尺度的水文通量,研发了农田水分高精度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建立了低丘红壤区高效节水农业模式;建立了土壤-农作物系统重金属和稀土元素迁移预测模型,提出了红壤和水稻土安全阈值,集成了红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模式;查明了南方红壤地力和养分平衡的演变状况,揭示了红壤碳氮转化生物网络的驱动机制,提出红壤大团聚体生物培肥技术;创建了江西省耕地保育与持续高效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发展了红壤小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为红壤区耕地质量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新一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秦大庸  刘俊  鲁欣  冯琳 《资源科学》2006,28(4):172-176
提出了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为保障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缓解区域内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之间的矛盾,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主要包括5个方面:①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鼓励外出劳务、提高人口素质;②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③积极推进以坡改梯为主要内容的水土保持综合开发、增加涵蓄汛期雨洪资源能力;④发展窑窖集雨补充灌溉农业和推广应用各种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⑤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藏农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取向及其路径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西藏自治区农牧业正稳步向现代农业转变,但存在一系列问题与矛盾。农牧业生产体系整体布局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导致农牧业资源配置产生扭曲、利用效率低下,是西藏自治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缓慢的主要障碍因素。经营主体、经营方式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远不能满足西藏自治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实施粮食安全保障战略向食物安全保障战略转变,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西藏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内在要求。构建以青稞产业、农区畜牧业与设施农业为产业发展重点,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与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内涵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西藏现阶段农牧业转型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