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机器人高技术对抗活动涉及到人工智能、机器人学、通讯、传感、精密机械和仿生材料等诸多领域的前沿研究和技术融合,集高新技术、娱乐和比赛于一体,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兴趣。从机器人大赛活动中,我们发现它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寓教于乐的载体。也极大地促进了实用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教育改革创新的契机,将信息技术教育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几个迷宫般的小房间中,一个隐蔽的角落放着一支短小的蜡烛,蜡烛燃烧的火焰代表火源。只见一名初中生轻轻地对着一个小机器人吹了一口气,机器人迅速地穿过一个个房间,直奔藏着小蜡烛的地方,“呼”地一下,机器人脑袋上的小风扇转了起来,蜡烛被吹灭了。连续三次,无沦蜡烛披放任哪个房间的哪个角落,机器人都成功地搜索到火源并将其熄灭,所用时间总共不到11秒。  相似文献   

3.
小恍 《小学时代》2012,(11):4-7
号外号外,机器人家族又添了新成员。看看这拉风的外形,看看这庞大的身体,绝对是机器人当中的“巨无霸”吧!目前,日本电子公司研制了一款高3.9米,重4吨的超级机器人。我喜欢叫它“变形金刚”,因为它装配着高科技武器系统,打起架来,绝对像擎天柱一样拉风。这么一个大家伙,用一部iPhone手机就可以控制,操作机器人时千万别在电话...  相似文献   

4.
王丽 《学周刊C版》2014,(5):190-190
机器人是全面体现信息技术价值的特色平台.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采用机器人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兴趣,增强交流合作,让教学体现时代特色.营造出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堂。  相似文献   

5.
水底烛光     
“水火不相容”这是人人皆知的现象。但是大千世界丰富多彩,许多大伙意想不到的奇怪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水中之火”就是其中的一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有趣的实验是如何做的。取一小段长约3厘米的蜡烛,一只玻璃水槽。先用点燃的火柴加热蜡烛的底部,待底部蜡烛融化后,迅速将蜡烛放在玻璃水槽的中间,稍等片刻,待融化的蜡烛重新固化后,蜡烛就粘结在玻璃水槽底部了。再向玻璃水槽中缓慢地加入清水,一直加到水面与蜡烛的上部边缘相平。点燃蜡烛,过一会儿,有趣的现象发生了。开始的蜡烛在水面是燃烧,当蜡烛被燃尽一部分后…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教学资源建设质量,还是教师、学生信息能力的发展等方面.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令原本存在的城乡差异又拉大了。在一次学生问卷调查中,“你喜欢信息技术学科吗”这道题中.93.3%的同学表示喜欢这一学科.可以看出学生学习兴趣盎然。“用一个词概括信息技术学科”这道题。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中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在新的形势下,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并正确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机器人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在中小学开展普及机器人活动,让机器人教学走进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对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探索如何培养学生去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第一次接触课件是在2000年,同事做了一个《老山羊请客》的课件,并在教研组内上了一堂研究课。当看到这篇童话课文在多媒体上生动地展示出来时,我感到又惊奇又神秘,对课件解决难点的效果更是佩服不已。当时的我对计算机一窍不通.更别说做课件了。在同事的帮助下,我开始学习电脑操作,尽管当时办公室里只有一台电脑.我还是积极挤时间边学边实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在构建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外部因素,构建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世界将全面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必将对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能力需求,论述了当前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不足,提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措施.从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看,只有加强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才能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推进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2.
模块化思想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其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减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畏难情绪。教师可借助模块化思想,先分解“机器人”项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特定的不同模块中思考、探究与创作;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机器人各部分组件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机器人,掌握机器人的构成,从而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一、建立信息技术课程综合评价体系,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分数是指挥棒。这句话有它积极的一面。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特别要注意发挥它的积极意义。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存在一部分信息技术教师不看作业、不考试、期末打个“神仙分数”的现象,这好比把紧箍咒丢掉。信息技术本来是一个考查科目,缺乏了评价体系的科目会让学生觉得可上可...  相似文献   

14.
开心魔术     
课外活动开始了,善变魔术的顾利卫老师走上讲台,让同学们开开心心度过了45分钟。蜡烛一吹即燃“一般的蜡烛,当它燃烧的时候,一口气就可吹灭。然而,我有一种特殊的蜡烛,当你需要点燃的时候,只要吹一口气就可以了。”顾老师说完就开始表演。只见他拿一根蜡烛,让台下同学看看,请大家相信这是一根普通蜡烛,然后把蜡烛插到蜡台上,他对准蜡心吹一口气后,蜡烛便燃烧起来了。原来,顾老师在表演之前将蜡烛芯松散开,滴进一些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二硫化碳液体是极易挥发的物质,顾老师吹口长气使其挥发速度进一步加快,当二硫化碳…  相似文献   

15.
邵旭光 《科学课》2009,(8):26-27
片段一:探究蜡烛的变化 师:看看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你将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让蜡烛发生变化?小组商量一下。  相似文献   

16.
郭静 《小学生》2010,(8):6-7
1从《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说起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学生通过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信息技术体验与学习,初步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结合生活与学习实际,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开始形成健康的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勇于积极尝试应用信息技术,富于个性地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这一标准,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就应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其实,上述“处方”是否管用,不一定要让我们的教师去实际试用,只需看看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和英国)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际状况及效果,就可以一清二楚。下面所举的几个事实,就是想通过几个侧面来说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从一间黑屋里传来了一阵说话声,原来是一个电灯在嘲笑一支蜡烛:“我说蜡烛老弟呀,瞧你那又瘦又小又丑陋的身躯,你不觉得脸红吗?你看看我,又白又大,多漂亮!”蜡烛谦虚地说:“电灯大哥,我虽然不如你美,但我也能为人们照亮呀!”“哎呀,行了!你能照多亮?主人一打开我,整个世界都亮了。哪像你,就照着一点点地方,还哭哭啼啼的,瞧你那委屈的样子,哼!没出息。”电灯说。蜡烛连忙解释道:“不,你误会了,我是蜡,遇到火会熔化,但我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心甘情愿为人们服务,决不感到委屈。”蜡烛声…  相似文献   

19.
印度信息技术课教学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2月,笔者参加了大珠三角信息化教育与管理高级研修班,在广州学习了三天后,赴印度考察了5天,在这5天中,我们不仅真实地认识了印度这个神秘的国家,也从他们的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得到了不少启示。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全国有近11亿人口.国土面积328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非常大。在这个国家贫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语文作为一门最重要的学科,它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说具备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信息技术能够给语文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它将为语文学科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把四十五分钟的“小课堂”与信息迅速扩展和信息传递调整发展的“大社会”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要努力让学生做到高效率地吸收大量信息.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