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静华  丛林  王钢 《冰雪运动》2010,32(3):48-51
采用实验法测定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高住低训(HiLo)前后氧自由基的变化,研究HiLo对提高短道速滑运动员疲劳恢复的效果和机理;掌握HiLo实施过程中氧自由基在不同暴露期的真实释放情况;认识HiLo时的氧自由基的变化规律,为HiLo应用训练提供应用实验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中等强度训练的低氧暴露能有效提高机体消除氧自由基代谢水平,明显提高短道速滑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水平。  相似文献   

2.
国外低氧训练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杨 《山东体育科技》2007,29(4):104-105
1 国外低氧训练研究现状 以“living hisht ,trairing low,HiLo”为关键词组在Medline上搜寻,可以发现国外学者2005年以来共发表11篇HiLo的相关论文。在这11篇论文中,有9篇是以优秀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对HiLo的应用性进行研究。与国外的研究相比较,国内目前的研究主要还是以机理为主。从所发表的论文看,虽然国内在机理方面的研究质量优于国外同类研究,但HiLo是一项应用性特别强的研究,显然我们与国外的研究相比缺乏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钢 《冰雪运动》2007,29(5):1-5
研究目的:探究高住低训法(HiLo)对提高运动员身体耐力要素的效果和机理,掌握HiLo实施过程中血象指标在不同暴露期的真实释放情况,认识HiLo时的血象指标的变化规律,为HiLo应用训练提供应用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实验法测定优秀耐力性项目运动员(HiLo)前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实验表明,中等强度训练的低氧暴露能有效提高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ET)、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蛋白含量(MCH)及血球压积(Hct)水平,明显提高短道速滑、自行车等项目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黄玺章  徐洋  王钢 《冰雪运动》2011,33(1):54-57
认识高住低训法(HiLo)对提高短道速滑运动员疲劳的恢复机理,掌握HiLo实施过程中免疫系统指标在不同暴露期的真实释放情况与变化规律,对提高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具有指导意义。采用实验法测定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高住低训前后免疫系统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白细胞在HiLo前后的变化持一种稳定状态;免疫球蛋白在HiLo前后的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证明,中等强度训练的低氧暴露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5.
模拟高原训练的新发展——从HiLo到HiHiL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HiLo(living high-training low)作为提高运动员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已得到体育科学界的认可,并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最近,在HiLo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住高练低训"(living high-exercise high-training low,HiHiLo)被认为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有更加显著的效果,大有取代传统高原训练的趋势。本文从运动生理学角度解释HiLo、HiHiLo  相似文献   

6.
高住低练(HiLo)训练法是由高原训练发展而来。本文讨论了HiLo与传统高原训练法的区别,以及HiLo对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有研究表明,HiLo不仅能引起与高原训练相类似的增强有氧运动能力的有效生理刺激,同时又避免了高原训练不能维持相应运动强度的不足。HiLo一方面改善了机体呼吸系统、心肺系统的功能,另一方面,HiLo增强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效的延缓机体疲劳的产生,从而使机体的有氧运动能力得到提高。但值得注意的足,HiLo所产生的训练效果会受到训练持续时间、运动项目及运动员的个体差异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高住低训(HiLo)提高橄榄球运动员体能的效果。将14名国家男子橄榄球队运动员随机分成HiLo组(n=8)和LoLo组(n=6),进行为期4周的实验。HiLo组每晚在O2浓度为14.7%的实验室居住10h。每周除正常训练外,还有3次30min在O2浓度为15.4%、强度为个体72%V.O2max的功率自行车运动。LoLo组的训练方案与HiLo组相同,但没有低氧居住和低氧运动。每周3次的30min功率自行车运动在常氧环境下进行,强度为个体80%V.O2max。结果表明,HiLo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12min跑成绩明显提高;对4种距离折返跑时间、球门折返跑等无氧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帮助;对Hb等血象指标的提高没有显著作用,但可以保持运动员正常的Hb水平。  相似文献   

8.
衣志宏  王钢 《冰雪运动》2011,33(4):49-52
采用实验法测定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高住低训(HiLo)前后血清睾酮及皮质醇的变化,研究短道速滑运动员血清睾酮及皮质醇的变化,了解在低氧实验中这些激素的变化规律,为合理安排运动训练、监控和调节运动员体能,掌握恢复手段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HiLo在短期内提高血清睾酮及运动能力有明显的效果,对加强合成代谢能力、提高赛前储备能量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扬  包大鹏 《体育科学》2006,26(11):96-96
“高住低训”(Living high-training low,HiLo)已被广泛用于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在HiLo实施过程中,训练模式的最佳化需要反复的摸索和尝试,特别是低氧暴露的浓度和周期,对于不同运动项目和水平的运动员具有较大个体差异。为探讨这一问题,BRUGNIAUX等分别让法国3支不同项目的国家队运动员(越野滑雪11人,游泳18人,中长跑12人)在备战世界锦标赛和欧洲锦标赛期间实施不同方案的HiLo,分别在低氧暴露前期(PRE)、低氧暴露期(POST1)和低氧暴露后期(POST2)测定白细胞、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功能,并用Lake Louise Consensus评分法判别运动员是否出现急性高山病(AMS)。  相似文献   

10.
高住低练对游泳运动员红细胞免疫分子表达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住低练(HiLo)及恢复期女游泳运动员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2周HiLo开始前、训练中及恢复1周后检测6名运动员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研究内容涉及红细胞CR1黏附功能和CR1、CD55、CD59分子表达;结果:2周HiLo期间RBC-C3bRR明显下降,RBC-ICR升高(P<0.05),恢复1周后,两个指标已恢复到训练前水平,红细胞CR1数量无明显降低,但恢复1周后CR1数量显著性升高(P<0.05);HiLo期间红细胞CD55、CD59数量相比训练前明显增加(P<0.05),而恢复1周后CD55、CD59表达继续增加并明显高于训练前和训练期间的水平(P<0.05);结论:2周HiLo明显抑制了运动员红细胞CR1免疫黏附功能,恢复1周后CR1黏附功能及教量已经恢复,CD55、CD59高表达有利于红细胞抵御补体的攻击,防止溶血.  相似文献   

11.
赛艇运动是典型的有氧耐力运动项目,有氧代谢可直接影响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发挥及运动成绩的提高,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的变化又能反映运动员能量代谢的状态,8周HiHLo、HiLo和LoLo训练后,通过对运动员VO2max、VO2max/kg等有氧代谢主要评价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低氧训练组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均有所增长,由于训练模式的不同增长幅度各异,总体表现为HiHiLo组提高幅度大于HiLo组;LoLo组有氧代谢能力没有明显变化。从研究结果不难看出,不同模式低氧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提高幅度不一,这与训练量、训练强度的安排与控制密切相关,且应考虑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因此在今后的训练中应按照运动员个体情况合理安排训练模式、训练量及训练强度,以期获得较好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验法,将24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分为4组(每组6人),分别进行4周低住低练(LoLo)、高住低练(HiLo)、低住高练(LoHi)和高住高练低练(HiHiLo),旨在探讨不同模式低氧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血象指标RBC、Hb、Hct和WBC动态变化的规律和特点。结论认为:不同模式低氧训练中RBC、Hb和Hct的变化幅度、特点与规律存在一定差异,与高原训练比较也有所不同;HiLo、LoHi和HiHiLo3种低氧训练模式均能明显提高运动员的RBC、Hb和Hct,但不同模式提高程度不同,RBC表现为HiLo〉HiHiLo〉LoHi〉LoLo,HB和Hct表现为HiHiLo〉HiLo〉LoHi〉LoLo,RBC与Hb和Hct的增加不完全同步;4周3种模式低氧训练效果至少可以保持2周,而HiHiLo组训练后保持Hb的能力要优于HiLo和LoHi组;不同低氧训练模式虽对WBC造成一定规律性的改变,但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的结果表明,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机体免疫机能虽有影响,但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HiLo(高住低训)——耐力训练的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 1990年美国学者Dr.Leving提出HiLo (高原居住、低处训练 )的新方法 ,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实践证明这是比传统高原训练更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本文以比较的角度介绍此方法 ,旨在引起我国体育工作者的重视 ,加强这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运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定量评估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我国运动员血红蛋白(Hb)水平的影响,为科学运用低氧训练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Pubmed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检索,对所纳入文献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低氧训练有助于提升运动员Hb浓度,总体影响程度属于中等效应水平,Hb浓度平均升高5.57 g/L;(2)高住低练(HiLo)模式对运动员Hb浓度的影响程度处于较高效应水平,Hb浓度平均升高6.78 g/L,高住高练低训(HiHiLo)模式次之,最后为高住高练(HiHi)模式;(3)不同HiLo训练持续时间对Hb水平影响不同,当训练持续时间为4周时,对Hb浓度增长幅度最明显;当训练持续时间小于4周时,Hb浓度水平则呈下降趋势。结论:总体而言,低氧训练对提升Hb水平有明显效果,但持续4周的HiLo模式对提高运动员Hb水平最优。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不同强度模拟HiLo与常氧训练对白细胞及其分类指标的影响,研究不同强度模拟高住低练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成6大组(16小组):常氧安静组(8CC)、常氧高强度组(TCH)、常氧低强度组(TEL)、模拟HiLo安静组(CGD)、模拟HiLo高强度组(TGDH)和模拟HiLo低强度组(TGDL)。5周低强度训练6周高强度训练结束后分别取样,测得白细胞及其分类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间歇性低氧暴露与急性运动的双重刺激比单纯的急性运动更加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长期的有氧耐力训练、无氧耐力训练后即刻免疫机能显著下降,休息后可恢复;此外,模拟高住低练可以提高机体对极限负荷适应能力,从而改善机体的免疫能力,这将为运动员模拟高住低练时机体监控和评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4周LoLo、HiLo、LoHi和HiHiLo低住低练(LoLo)组、高住低练(Hilo)组、高练低住(LoHi)组和高练高住低练(HiHiLo)组,训练对人体白细胞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以24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专业训练年限为4~7年。将运动员随机分为4组,每组6人,即对照组-低住低练(LoLo)组、高住低练(HiLo)组、高练低住组(LoHi)和高练高住低训组(HiHiLo)组,在每周训练后检测白细胞系3种白细胞计数。结果: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3种白细胞的影响效果不一,HiHiLo模式会使粒细胞数下降的幅度较大,HiLo训练模式会使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数量下降,而粒细胞数却出现大幅上升,LoHi组3种白细胞计数则无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耐力训练的新方法—(HiLo)高住低训法   总被引:52,自引:5,他引:47  
胡扬  黄亚茹 《体育科学》2001,21(2):66-70
HiLo(living high,training low)训练法是近年来被提出来的一种新型、有效的耐力训练方法。研究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解释HiLo训练法的应用意义,并对国外HiLo训练法的发展状况及HiLo训练法对生理生化机能影响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夏培玲  王璟 《体育科学》2011,31(4):75-80
高原训练是人体运动科学研究领域内很重要的分支,是运动训练学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Web of Science所收录的2005—2010年高原(或低氧)训练相关研究文献索引资料进行科学计量分析,发现近几年国外高原训练研究前沿与热点。分析表明,现阶段国外高原训练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美欧等发达国家。研究前沿热点主要集中在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以及高原训练模式的探索研究,如最大耗氧量、血红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高住低练等。众多学者研究发现,中等海拔高原(2 000~2 500 m)以及不小于3周的"高住低练(HiLo)"方法其效果要优于传统高原训练(HiHi)方法。Levine BD、Stary-Gundersen J、Saunders PU等著名学者在高原训练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也是高原训练研究的重要领军人物,其研究成果构成了高原训练研究领域的重要知识基础,并成为备受关注的主要参考文献群。  相似文献   

19.
高住低练即HiLo训练法,是近年来被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高原训练方法,可以解决传统高原训练中存在的不足。就HiLo训练法对机体血液学指标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模拟HiLo与常氧训练对照组的网织红细胞及其参数指标,探讨不同强度模拟HiLo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16小组,模拟高住低练组与常氧组各8组且一一对应。5周低强度训练、6周高强度训练结束后,检测大鼠的网织红细胞及其分类指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模拟HiLo的高强度定量负荷组与极限负荷组的Retic%显著低于常氧组(P<0.01)。两氧环境中,高强度定量负荷组Retic%显著低于运动后40h安静组,极限负荷组较高强度定量负荷组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低强度的模拟HiLo对骨髓造血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高强度、极限强度训练骨髓造血功能相对常氧受到显著抑制;在两氧环境下,高强度运动后即刻骨髓增殖活性受抑,而极限强度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骨髓造血,休息40h后,模拟HiLo出现代偿性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