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物理论述题是对某些物理现象的一般规律或对某一物理问题的特殊规律进行论述、证明的一种题型,作为五项能力之一的推理能力,《考试说明》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所给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论述题有助于加强对考生推理能力的考查. 本文拟通过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对物理论述题的类型与解法作些初步探讨.解论述题时要牢记: 1.论述题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解题过程的表达要求上,即在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分析中,要求用简洁、准确、…  相似文献   

2.
物理论述题是对某些物理现象的一般规律或对某一物理问题的特殊规律进行论述、证明的一种题型。要求学生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平时加强对论述题的分析和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解决物理问题时存在的:表达不清、叙述无理、论证无据等各种问题,学会使用本学科的语言来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培养分析、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自1999年开始在高考物理试卷中增加一种新的题型——论述题以来,论述题就成为高三物理复习中不可缺少的题型之一,也成了我们研究的热点.这种题型有利于培养用科学、严密、规范、简洁的语言对物理概念、规律、现象、过程、结论的分析表述能力,有利于培养科研、论证等综合能力.下面就论述题的几种常见题型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徐忠 《新高考》2004,(5):41-43
高考物理对推理能力的考核提出了明确要求: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所给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出现推理能力的考查题.可见.我们在物理复习中要十分重视培养和训练自己的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物理解题就是根据问题的条件,利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一系列的推理,从而获得结论的过程,因此,推理是物理解题的核心.考试大纲对推理能力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所给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的表达出来.近年来各地的高考试题也确实出现许多推理的题目,因此物理备考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逻辑推理的基本形式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物理论证题是对某些物理现象的一般规律或对某一物理问题的特殊规律进行论述、证明的一种题型、恢复高考制度后,80年代初在全国高考物理试题中这种题型曾出现过[如 1980年的第四题、1983年的第五题  相似文献   

7.
1999年《高考说明》中对“推理能力”是这样叙述的:“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所给的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物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与往年《高考说明》相比较,多了“论证”和“能把物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根据这一变化,1999年高考物理试题增加了新的题型——论述题.这一变化说明高校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更全面.通过我们对论述题的解答与分析,体会到它与解答题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暴露思维过程”,要求在论述过程中做到:论之有据,述之有理,语言科学,层…  相似文献   

8.
余锋  梁亮 《中学理科》2007,(6):22-23
一、题型分析 问答题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运用物理概念、规律,采用字说明、解释、论述物理现象和实际问题的题目.它可以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字表达能力.所以,问答题在初中物理练习中占重要的地位,所占的比例也较大.它也是各类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余锋  梁亮 《中学理科》2005,(8):8-10
问答题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运用物理概念、规律,采用文字说明、解释、论述物理现象和实际问题的题目.它可以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所以.问答题在初中物理练习中占重要的地位,所占的比例也较大.它也是各类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  相似文献   

10.
简答题是中考和各类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该类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规律,对物理现象或事实、新科技涉及的简单物理问题、环保问题、能源问题、社会生活中涉及物理的热点问题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论述.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思维的完整性、推理的严密性和表达的条理性,是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查.简答题的主要特点有:1.语言字题.简答题要求学生用语言字说明、解释、  相似文献   

11.
在《2007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物理学科的题型示例中,出现了证明题,这充分体现了高考对推理能力的要求.高考证明题是从论述题“演变”过来的,它是论述题的一种特殊形式,比较而言,无论是从题意还是从物理背景来看,证明题都要比论述题更直观、更明了.证明的过程也是推导、论证的过程,从基本的物理概念、物理定律出发来判断和推导出一些物理规律和结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假设法,是以科学的事实为基础,对物理模型、物理条件、物理命题等进行合理的假设,然后根据物理规律进行分析、讨论、判断和计算,得出正确结论.在研究某些物理量、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的变化时,也可先提出一个假设,接着由假设进行推理论证,进而找出其变化规律.假设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解决某些物理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弹簧与相连物体构成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是学生充分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巧妙解决物理问题、施展自身才华的广阔空间,当然也是区分学生能力强弱、拉大差距、选拔人才的一种常规题型.以2000年高考题为例:  相似文献   

14.
问答题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运用物理概念、规律,采用文字说明、解释、论述物理现象和实际问题的题目.它可以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所以,问答题在初中物理练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占的比例也较大.它也是各类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  相似文献   

15.
辨析题作为高考物理的一个新题型,能够较好地考查考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在高考中占有一席之地,在今后的高考中也将仍然存在.在辨析题的求解中必须牢牢把握概念的正确表达以及状态的正确分析.只有正确理解了概念,才能正确应用;正确描述了物理状态,才能正确运用相关规律去分析解答.一般地,辨析题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我们分别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物理教学中要挖掘学生的潜能 ,必须强化能力的培养 ,它包括逻辑推理能力、物理图景的形成能力以及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物理学中 ,物理定理、定律、规律、概念及相互关系常以图形、图线、图表和数学解析式表示。物理规律的推理论证、物理问题的计算 ,都要用数学方法经抽象推理过程 ,加以具体化和定量化。所以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是物理教学的目标之一。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是正确运用物理定律、规律进行数学的逻辑推理、论证能力 ;…  相似文献   

17.
物理是一门质量的科学,表达和处理问题都离不开数学。本文就运用数学工具正确分析物理问题,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论证及计算等能力方面的培养,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近年高考和各地模拟试题中,出现了一种新题型:图形题.这类题一般以大家比较熟悉的汽车的运动为原型,用图形的方式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运用物理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物理情景陌生,条件隐蔽,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不知所措,花了大量时间仍不得要领.要解决好这类题,首先应仔细观察图形,找出汽车运动位移、速度关系,再利用运动学的规律进行分析求解.  相似文献   

19.
一、推理能力的考查要求 高考对推理能力的要求是: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所给的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20.
高考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中把“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作为必考内容 ,2 0 0 1年的全国卷理综第 3 0题、上海卷第 1 9题就是很好的体现 .在这类被称之为信息应用题型的试题中 ,提供了一段冗长的文字材料 ,具体情景一般是中学课本上所没有的 ,但是由材料提供的信息所反映的物理规律是中学知识能够解决的 .一般要求考生回答一些问题 ,如对某种陈述做出判断 ,或是进行一些具体计算 ,或作出某个结构、规律的论证过程 .一、信息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程序1 .题型特点(1 )呈现背景信息、物理史实、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等材料 ;(2 )给出规律或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