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三农”思想,进一步明确了“三农”问题的核心,提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伟大理论,在“三农”问题中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三农”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认识和探索中国现代化,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就是坚持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正确理解和把握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辩证关系,经过不断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对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战略工程与精细工程。政党是现代国家治理的主要推动力量,国家治理现代化呼唤具有强大统筹整合能力、战略规划能力、执行落实能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强大政党能力是国家治理得以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凭借自身所具有的政党能力,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强大政治保障、思想保障、组织保障与制度保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创造了根本性的条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领导主体与推动力量。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政党能力也不断得到巩固,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增强中国共产党政党能力奠定了实践基础、提供了价值引领、厚植了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政党能力,构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根本钥匙。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代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既是遵循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常轨”,又是根据国情体现了不同于别国的社会发展取向的“超越”。尤其是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更是把“中国性”与“世界性”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创制”,是最具创新精神的现代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之一。建国前后 ,中国共产党提出以“工业化道路”为主体的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由此发端 ;在此基础上 ,到 6 0年代初 ,又提出以“四个现代化”为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战略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审情度势 ,最终将中国现代化道路定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思想。所以,在实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致使中国的现代化理论渐趋成熟。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现代化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集中体现为:突出和明确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现代化建设的新模武,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8.
从世界现代化的视野来看,中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由“现代化在中国”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加快了中国的发展进程,而且对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在有关现代化这样一些重大关系问题上尤其显示出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在现代化的普遍与特殊关系上,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能动选择和创造;在现代化的“外源”与“内生”关系上,中国式现代化经过自身努力,不再是外源现代化,而是内生现代化,实现了从外源向内生的深刻转型;在现代化的自主与依附关系上,中国式现代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既不“依附”,也不“脱钩”,破解了“依附”发展与“脱钩”发展的二元难题;在现代化的学习与创新关系上,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地实现了从简单学习、模仿到自主创新的重大跨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示范。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深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进一步推动“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理论研究,第二届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华政论坛暨“‘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沪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叙事与理论逻辑”、“中国式现代化与‘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0.
1847-1848年开始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并成为国际共运的一支突击队。这支突击队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壮大了阶段,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60-90年代,国际共运几交处于低潮,中国共产党成立国际共运的中流砥柱。邓小平理论在中国成功的实践,证明共产主义运动终究是历史的必然。按照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精神建设中国共产党,必将对国际共运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经历了从“社会主义工业化”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又从“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针对俄国社会的特殊情况提出了俄国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著名设想,这一理论对于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东方落后国家未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中国国情,推动中国这样的东方大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文章结合马、恩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分析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基本国情和主要任务,从而明确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诞生80年来,冲破重重难关,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源于中国共产党是“三个代表”的党。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宣言,它围绕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第一重大现实问题,向中国和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永远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新时期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就是“三个代表”。江泽民的“七一”讲话及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阐发,从新的高度、新的视角回答了“什么是共产党,怎样建设共产党”的世界性的历史课题,从而实现了党建理论的创新,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学说。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捍卫、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毛泽东、邓小平在中国特殊国情下,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概括、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党建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1918年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提出了中国“犹能卷土重来,以为第二次之大贡献于世界之进步乎”的“中华文明之问”,这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和中国五四运动前,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国家出路的重要思想表达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伟大愿景的思想先声。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领导中国人民通过四个历史时期的接续奋斗,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历经奠基、发端、展开、基本成型过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来探索人类文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必将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观”——使命观、大同观、生态观、价值观。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传统文明”与“现代实践”的辩证统一,秉持“人民至上”的使命观,将“天人合一”生态理念与现代化生态图景相契合,致力于实现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同时并举的现代化价值取向,铸就了独具民族风格与时代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创造性发展和现实性超越,厚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文化底蕴,彰显了“天下为公”大同观的使命担当,也为世界现代化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宏伟蓝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从“三大作风”的形成到“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记录了中国共产党80年的光辉历程。这就是我党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我党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不久前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既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又反映了共产党人的历史真相。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历程,无不证明了共产党人的言行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一致的。面临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成为“三个代表”的忠诚实践,才会在二十一世纪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我国现代化目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四个现代化”的长期历史过程。使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内涵,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从工业化的“一化”到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四化”,形成了著名的“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