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职教重心的移位与农职中的出路浙江郑富远,王孟进两个现象──一个结论:农职教重心已经移位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出现了两个新现象。现象之一:目前,不少以农口专业为主的农职中都面临着新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学生招进难、留不住,分不出。尤其是农...  相似文献   

2.
农职教重心的移位与农职中的出路遂昌县职业技术学校王孟进遂昌县后江民放初中郑富远农职教的重心已发生移位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两个新现象。现象之一:目前,不少以农口专业为主的农职中都面临着新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学生招进难、留不住、分不出。...  相似文献   

3.
这里所指的“农转非”不是指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而尽而是指农村职业中学不开设农类专业,脱离实际地开设一些非农专业的现象。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村职中农类专业出现前所未有的滑坡,表现为学生招进难,留不住,毕业生普遍“跳槽”不愿回家从事农业生产。一些农村职中为摆脱如此尴尬的局面,纷纷砍掉农类专业,而开设非农专业。1994年底,在对某地6所农业职业中学开设专业、学生人数调查统计时我发现:高中三个年级52个班2271名在校学生,农类专业只有三个班(高二1个班26人,高三2个班67人,高一无)93名在校生,分别只占5.8%和4%。而从今年各校的招生意向表明,今年和去年一样,谁也不会招收农类专业,照这样下去,某地  相似文献   

4.
“农”型专业教师指农村职业中学的种植和养殖专业教师,这些曾经托起农职中半边天的骨干教育者们在今天并不显得那么重要而力不从心了。随着“打工热”“经商热”的日渐升温和跳出农门意识的根深蒂固,农职中的种养专业开办一年不如一年,正如不少农业大专院校转向混合型高校一样。有的农职中“农”型专业已不存在,有的学校存在个别班级也只是还未毕业罢了。农职中进入了非农职业学校的行列。而在农职中“农”型专业教师由来已远,人数多,师资水平高力量强。同时,近几年来职教师资的培养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就此,人们不仅要问“农”型专…  相似文献   

5.
农职教发展十几年。总让人感到举步艰难,甚至难以为继。笔者仔细查阅了从1986年到1994年各种职教杂志上有关“农职教滑坡问题”的文章,发现大多数作者都倾向于把“滑坡”归咎于外部原因。最近与几位农职中校长探讨,大家也感到农类专业办不好,确实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起怍用。概括起来,笔者认为农职教发展有以下四大障碍: 一、城乡差别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大力发展的十几年中,城市职教优于农村职教;农村职教内部,非农专业优于农类专业。这主要归因于城乡差别。据报道,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相比,1978年  相似文献   

6.
祝相宽同志在今年第2期《教育与职业》杂志上提出了农村职教发展中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农村职教越来越轻农。轻农的表现是在办学思想、专业设置、学校建设等方面片面追求非农模式。祝同志认为这是农村职教发展中的误区,偏离了办学大方向。笔者基本赞同祝相宽同志的观点,同时觉得对轻农现象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在经济比较落后的中西部贫困地区,适度地压缩农业类专业,开设非农专业,对制止农村职中滑坡,促进当地农民脱贫有着积极作用,不能一概说成思想认识不端正。只要不是片面追求非农模式,对贫困地区农村职中开设非农专业…  相似文献   

7.
“农”字专业的困境与对策溧阳市教育局徐志明现阶段“农”字专业普遍面临着困难,这是公认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职教的“滑坡”,也不是农业技术人才太多了,更不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倒退,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已对农村职教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摆脱困境,笔...  相似文献   

8.
有关全国各地农职中的实际办学状况,近几年总体的感觉是办学困难很大,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下降。农职中“不姓农”,农业类专业普遍滑坡,而农村基层生产却缺乏技术人员的现状,造成了对农职中办学不同的评价,往往以批评和指责为主。有的提出:农职中应端正办学方向,一定要为农业发展服务;应该正确处理农与非农的关系,向农业专业倾斜,保证农职中在主体上“姓农”。其依据主要是对农村现有产业构成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形式的认识和估计。对上述观点,我认为是不客观的。农村职教近几年在调整专业的过程中,出现的“农职中不姓农”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国各地农村职教普遍呈滑坡趋势。为了了解其中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对盐城市农村职教进行了调查。 80年代,盐城市只有3所农业中学。经过“六五”恢复创建、“七五”积极发展、“八五”调整提高,至今已发展到农职业中学27所,其中省级示范性农职中8所,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从调查情况看,盐城市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农”字型专业教师何去何从鞠廷忠“农”型专业教师指农村职业中学的种植和养殖专业教师,这些曾经托起农职中半边天的骨干教育者们在今天并不显得那么重要而力不从心了。随着打工热经商热的日渐升温和跳出农门意识的根深蒂固,农职中的种养专业开办一年不如一年,正如不...  相似文献   

11.
衢州农职中基地建设的三级跳浙江衢州市教委蒋吾达近年来,衢州市的农村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生“进得来,留得往,学得好,用得上”,农职中成了“为当地人民培养致富人才的摇篮。”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非常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在教委的领导下衢州市各农职中...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是农职中农林牧三大支柱专业开设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为切实加强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基础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几年来,我们针对职教特点,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一些探索性尝试,现总结如下。 一、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兴趣是一种  相似文献   

13.
农村职业教育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的农村职教局势令人担忧,尤其是带“农”字头的专业普遍呈滑坡趋势。为什么在中央强调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社会也需要农村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农村有些职业学校却办不下去了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调查了川东农业大县──广安四所职业学校(广福职中、协兴职中、观阁职中和广安卫校),主要采用座谈式和参观式调查法,调查对象为上述职校中层以上干部和任职教师,从一个侧面看农村职校,究竟存在着什么问题。一、“合格”下的水分广福职中、协兴职中、观阁职中三校统计的支柱专业的毕业生合格率、就业率情况见表1。表1说明:三校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职高招生数与普高招生数的比例已超过1:1,年招生数达7000余人。一个与该市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人才需求结构相一致、具有浙西特色的职教网络正在形成。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更是办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开设一个专业,推广一门技术,培养一批人才,促进一项生产,农职中成了为当地农村培养致富人才的摇篮,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两个文明的建设。 衢州市发展农职中的办学实践启示我们:农职中要防止滑坡并健康发展,质量是生命,出路在改革,基地是保证。 质量是生命 衢州市十分重视职业学校的办学  相似文献   

15.
农职中为何招生难说明目前,农职业中学面临着招生难的困扰,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关系到农职业中学的发展和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为此,四川省郫县友爱职业中学的周大瑞老师对农职业中学招生难的问题作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意见。调查涉及四川省郫县、温江、彭州、...  相似文献   

16.
目前,职教理论界普遍通认为农科类职业学校出现了“滑坡”,一时间呼声四起。客观地分析,这种呼吁是不无道理的.“滑坡”已既成事实,那么冷静地找出其原因,正确地分析它们,再从一个侧面思考作为培养农职中师资的农技高师所应采取的对策,对于改变农职中“滑坡”的现状及农技高师自身的发展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试图这么去做的。  相似文献   

17.
农村职中走出困境的突破口产教结合鞠廷忠八十年代农村体制改革,振兴了农村经济,同时也带动了农村职教的发展,农职中从开办就连续出现了高潮和繁荣。进入九十年代,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又使农职中从高潮步入低谷,不得不转轨办学甚至停办,“农职中”似乎名存实...  相似文献   

18.
算算农职中的浪费帐刘国荣长期以来,人们对职教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待遇低等问题谈得比较多,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呼声也很强烈。但对农职中存在的浪费现象却很少有人提及。其实,农职中的浪费现象是惊人的。我们不仿也来算算这个浪费帐。其一是人才的浪费。现在,大部...  相似文献   

19.
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随着市场经济的变革和农村产业结构大幅度的调整,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革命呈燎原之势的形势迫使农村职业教育朝着有利于这一革命蓬勃发展的方向发展。然而,这一伟大的变革也使农村职中,尤其是农类专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职中在发展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困境,尤其是农类专业的严重萎缩、与农村经济发展极不适应的局面,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职中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农类专业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迪是每一个教育工作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科教兴农火种的农村职业中学开办几年来,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农村培养了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技术的初中级技术人才。但是,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现在农职中办学正在经历一个比较困难的阶段:许多农职中学门庭冷落,生源枯竭,学生流失率高。与当前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素质低,科技人才奇缺成为鲜明对照。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如何很好地解决农职中招生及毕业生出路问题,使农中毕业生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是当前农村职教工作者必须抓紧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