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提出和落实,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其地位也在小学教育中逐渐提升。然而,虽然这一教育理念已提出多年,但是实践中依旧存在着家校联系不足和偏重学生成绩等问题。这样的教育现状不仅暴露了家校共育模式的问题,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家校共育为基础,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探讨共育、德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思维和方法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在当前的小学教育模式中,家校共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拉近了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距离,通过家长、学校以及教师三方的密切沟通与联系,实现了高效率的三向互动,不仅为小学生提供了健康成长和学习的良好氛围,还让他们获得了更高品质的生活及学习体验。在社会持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家校共育模式已经被快速推广和普及到我国的各个城市及地区。就当前的应用情况来看,家校共育的小学教育模式展现出了良好的促进效果。本文主要对新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家校共育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A1):13-14
教育并不仅仅只是学校的职责,更加是学生家长的职责。为了学生能够在初中阶段茁壮成长,这就需要学校与家长能够手牵手地一同开展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从而保障教育工作的全面性。而家校共育教学理念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能够提高学校对于学生培养的效率,更加能够满足学生在校期间对于受教育需求的满足。从现阶段我国家校共育政策落实情况来看,我国家校共育政策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教学成果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家校共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专业性。但是,在各个学校具体进行家校共育实践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以下,本文以学校与家长牵手教育策略的有效性的研究为题,从学校与家长牵手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校与家长牵手教育的有效对策两方面展开论述,深度研究学校与家长牵手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家校共育的观念和模式逐渐兴起并深受各类学校的重视。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并且,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较为依赖家长的状态,因此,在此阶段采用家校共同育人的模式,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使用家校育人的模式,通过家长和学校的协调配合,能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文章提出宣传家校共育、构建家校沟通平台、丰富家校合作形式、充分发挥家长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等策略,以此助力家校共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落实。  相似文献   

5.
林传生 《师道》2023,(5):36-37
<正>“双减”是一场力度空前的基础教育生态改革,给农村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共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有望改变多年来应试教育积累的负面教育生态。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家校社协同共育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如何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战略,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家校社协同共育体系,打造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教育生态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21):41-42
面对现代化教育的背景,积极地落实家校共育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教育工作的实际要求,同时突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同等重要地位,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设出更为优良的环境。家校合作的小学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地彰显出家长在学生学习阶段的重要作用,确保育人职能得以体现出来。文章重点结合家校共育模式下小学阅读教学情况展开分析,明确当前的时代背景和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要求,制定出有效性路径,推动小学阅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家校共育是近年来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关键,而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借助家长的力量,可以不断完善和提升教育教学的成效,保持教育的连贯性,尤其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薄弱,自律性不强,导致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逐渐成为薄弱环节。因此,必须由家长提升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学校一同开展教育教学的引导工作。而数学学科本就是一项抽象且复杂的学科内容,家校共育可巧妙解决数学教学的困境。本文将围绕小学数学的家校共育实施路径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学校与家庭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不一样,教育内容也各有侧重,学校教育重在“教书”,家庭教育重在“育人”,两者若是能够实现深度结合,可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文章通过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整理归纳牧区小学家校共育模式,首先分析家校共育的重要意义,指出这可以实现教育目标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互补性,还可以提升教育的及时性。基于此,依据家校共育需求与特点,简要阐述牧区小学家校共育模式的构建策略:树立正确教育理念,夯实家校共育基础;合理设置家长课程,构建家校协同局面;有效建立沟通平台,提升家校共育合力;立足实际开展亲子活动,促进情感交流;实施多元化评价,建立完善的共育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在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不少家长由于平常工作繁忙,对小学生的学习关注度不高,认为有学校老师在,家长没有必要关注孩子的日常学习,对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没有充分的认知。这种因素的存在,也给农村小学家校共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带来了阻碍。立足农村小学家校共育理念,就如何有效改善当前农村小学家校共育模式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小学四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身体与心理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参与,这样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单单是家庭或者学校某一方的责任,双方也只有认清这一点,在家校共育问题上主动承担起各自所承担的责任,才能实现双方所预期的教育目标。主要对影响家校共育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生的家校共育问题提供一些可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基于家长问卷调查发现,班主任个体化家校联系存在对象不均衡的问题,学科教师几乎没有开展个体化家校联系,学业成绩、学习品质、师生关系一般的个体化家校联系少,低学历、低期待、亲子关系一般、忽视型和专制型家庭个体化联系少,乡村学校和镇区学校开展个体化家校联系少。因此,建议区县研训部门要开展对教师“家校共育”能力的专项培训,学校要建立个体化家校联系常规管理制度,学科教师也要主动联系家长,联系弱势群体,提高家校联系能力,促进家校高效共育。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家校合力协作不仅能促使英语教学达到良好成效,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互联网媒介的不断增多,有利于家校之间的联系、沟通与合作,更有利于创造良好家校共育的平台,从而实现高中英语教学目标。本文就新时代家校共育对高中英语的促进作用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3.
在“双减”政策施行后家庭协助教改的作用有所增强,家长不仅需监督学校教学实践落实减负增效目标,还要响应“五项管理”,解决学校减负、家庭增负的问题,继而在家庭、学校携手共进的前提下助推育人活动发展。如何在新时代提升家校共育水平成为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家校共育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以期为助推小学数学教育活动减负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徐良 《甘肃教育》2021,(3):38-39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换代,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家校共育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融入家长的教育助力后,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本文就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构建家校共育的心桥,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助手。校园卫生安全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新家校共育模式的产生,让大部分家庭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并随之生成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家校共育问题。基于此,文章围绕“校园卫生安全防控背景下小学阶段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家校共育策略,促进家校共育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6.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在其成长过程中能够起到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和家长的管理与引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小学生价值观念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这也就意味着家长和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合作共育是一种必然,也是各教育主体和教育工作者们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一条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教育途径,而班主任作为家校共育背景下的专业教育人士,在实际建立家校共育体系和开展家校共育工作时就需要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基于此,本文就站在家校共育视角下来分析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应当如何开展,从教育观念、共享平台、管理制度、活动策划和学生定位等诸多不同的角度探究如何提升管理实效,以求能够在顺应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前提条件下推进当代教育育人水平的优化和提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变得愈发重要,因而,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就成了每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立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从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兴趣激发;积极融入生活要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落实家校社共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背景下,实际教学资源利用进程中,家长和教师自身的教育素养不能适应于现今育人的需要;而在转变传统模式理念的过程中,为使小学家校共育有实际成效,就需要家校双方对相关核心素养机制、联系平台等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受到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家校共育”一词不再陌生,它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笔者正是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结合所处学校和自身实践经验,通过分析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特点,以“沟通”为中心,为更好地实现中小学“家校共育”提出一些简单设想。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教育惩戒要高度重视家校共育的独特价值,这是保障家长和学生权益|推进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互信的家校关系,充分发挥惩戒育人实效的基本前提。根据《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具体要求,家校共育形成惩戒教育合力的策略与路径具体包括:学校要落实各项法规政策的要求,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高办学质量和改进惩戒效能,开展以学校为主导的教育惩戒宣传;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家校共育实施教育惩戒的水平,提高教育惩戒中家校双向沟通的效率;家长要信任学校和教师能够进行合法合理的教育惩戒,并积极配合管教违规违纪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