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日本发展大众体育的特点及趋势--"社会体育"政策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着手发展大众体育。日本发展大众体育经历了发展社会体育和发展终身体育两个阶段。在发展社会体育阶段,主要通过推动增强体力的国民运动和实施发展社会体育的中长期计划发展社会体育。在这一阶段,日本致力于完善国民参加日常体育活动的环境,特别是完善公共体育设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力的强盛和经济的发展,日本大众体育呈现出多样化、成熟化的特征,进入体育人口的安定期和大众体育的成熟期,即大众体育发展的高级阶段,人们渴望获得更佳的体育运动效果,在质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发展“终身体育”的思想,在政策上,将重心由完善公共体育设施转移到培育综合型区域体育俱乐部上来,第一次提出了量化地发展终身体育的政策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日本发展大众体育的特点及趋势——"终身体育"政策篇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终身体育。在发展终身体育阶段,重视促进参加日常体育活动人口的增长,将完善国民参加日常体育活动环境的重心由完善公共体育设施转移到培育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上来。为了发展终身体育,3次出台发展终身体育的中长期计划,两次调整体育行政机构的设置。  相似文献   

4.
日本大众体育的进展状况及其振兴政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日本大众体育的发展经历了大众体育的摇篮期、体育人口的增长期、大众体育的多样化时期、体育人口的安定期和大众体育的成熟期5个时期。在前3个时期,即大众体育发展的初级阶段,日本政府侧重于增进国民的健康和体力,通过推动增强体力的国民运动,有效地促进了国民参加日常体育活动,增加了体育人口。在这个阶段,日本致力-I-完善国民参加体育运动的环境,特别是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学校体育设施开始向普通市民开放。  相似文献   

5.
1.日本发展大众体育的理论与实践(1)重视完善大众体育环境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适应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国民生活方式和意识的变化,日本逐步将发展体育的重心转移到大众体育上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本逐步将完善大众体育环境的重心由公共体育设施转移到培育体育活动组织,即  相似文献   

6.
日本为了促进终身体育的发展,加强日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口的增长。从1995年开始将国民参加日常体育活动环境的重心,由完善公共体育设施转移到培育综合型地域体育运动俱乐部上来。由于日本政府对终身体育的重视,对体育机构进行了改革,并出几次台了各种计划,促使终生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众体育管理体制是大众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和,是实现大众体育总目标的组织保证。本文通过对我国大众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当前我国大众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我国大众体育管理体制的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众体育管理印象与思考 ———以洛杉矶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美国洛杉矶市大众体育管理情况的典型调查,对城市政府在发展大众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大众体育管理体制、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大众体育管理观念进行了介绍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湖北省大众体育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从大众体育的管理体制、市场开发以及各级体育行业协会自身建设等方面探寻改革与发展的措施,为进一步推进湖北省大众体育的发展,完善大众体育管理体系提供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0.
英意西大众体育政策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英格兰体育总署、西班牙最高体育理事会等公共机构和意大利奥委会、英国汽车运动协会等体育组织的调研和对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大众体育管理体制特征的分析,了解国外在促进大众体育方面所采取的制度和措施,旨在为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法对萨摩亚大众体育所展现出的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萨摩亚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今天萨摩亚大众体育的繁荣,其特点有:民众对体育的参与水平高;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体育人口比例大;体育的传播渠道广;仍然保持对传统舞蹈的挚爱等特点。萨摩亚大众体育的发展能给正处于发展大众体育瓶颈中的我们很多启示,提高大众体育的竞技性是满足大众对体育新的需求;着重促进体育场地的开发利用使更多的人便于参与体育;从培养国民的体育生活方式发展体育人口;以及大众体育传播渠道多样化等。  相似文献   

12.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重庆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余暇体育生活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在余暇体育锻炼方面,本科生每周锻炼次数较多,研究生相对不足,锻炼的形式以个性化、小群体的形式为主,锻炼内容呈现多样化,活动的场所主要集中在校内;在体育消费方面,重庆市大学生还处在较低消费水平上。建议高校应建构合理的余暇体育管理机构,优化学校体育环境,加大体育场馆、器材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高校间网络支持服务保证,缩小学校余暇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界限,扩大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13.
体育学新概念——"轻体育"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各学科知识日益融合、渗透的今天,体育学这门兼具人文与自然科学特点的学科触角逐渐深入到经济学、医学、管理学、美学、艺术等领域,其边缘性、综合性、娱乐性、休闲性、个性化、大众性、终身性、科学性特点已见端倪,生态化体育、休闲体育、大众体育、终身体育、旅游体育等新的体育观念、模式、概念正在形成。这里,本文借鉴“轻音乐”、“轻工业”概念,将体育学具有上述特点的,职业和竞技之外的,符合个人兴趣和愿望,以愉悦身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化体育、休闲体育、大众体育、终身体育、旅游体育等,统称为“轻体育”。  相似文献   

14.
群众体育"组织化"是群众体育发展的结构性支撑。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群众体育"组织化"发展的障碍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并提出基本对策。结果认为,自组织、脱域性的组织方式改变了以往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被组织、属地化现象,亟待从理念及制度上对群众体育"组织化"工作进行重新考量和建构;群众体育"组织化"发展需要将群众体育组织置于办体育的主体地位,加大日常健身组织的培育。在此基础上,提出京津冀群众体育"组织化"发展应遵循"复杂问题有限求解"的逻辑思路。  相似文献   

15.
缪佳 《体育科研》2010,31(4):22-25
以中国体育发展为主线,分析社会历史时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以及国际大众体育兴起原因,并对中国全民健身运动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审视了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从组织管理、资源环境、社会背景、意识观念和政策法规等维度对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阻滞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强化组织管理,推行社会化运行;优化社会综合环境,树立同步建设、配套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适时加强资源环境建设与完善;强化意识观念,注重思想引领;强化法制化建设,注重制度保证等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体育运动行为对其一生的体育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必须重视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培养。就此,在对大学生运动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培养大学生运动行为、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与锻炼习惯,提出一些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北方高校冬季体育俱乐部是北方高校体育的重要补充,是高校的一种体育文化现象,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通过对北方高校冬季体育俱乐部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发展冬季体育俱乐部具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营造校园冬季体育文化氛围和有助于学生完成学校与社会的顺利过渡等对校园体育文化多方面的促进作用;提出建立健全俱乐部的规章制度,完善组织机构;多方筹措资金,改善俱乐部场地设施;加大重视程度,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等发展策略,为北方高校冬季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体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